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通过凯文·林奇的理论改善城市识别性、结构和意义

如何通过凯文·林奇的理论改善城市识别性、结构和意义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势头迅猛。然而,城市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普遍存在。倒是凯文.林奇对城市的诠释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美国人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形象的三个条件:识别性、结构和意义。我们可以运用林奇的理论强化对城市的理解深度。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势头迅猛。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地级城市总数达292个,而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20年,我国市区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达到80个左右。

我国城市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张,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然而,城市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普遍存在。另外,城市建设由于过于注重唯美的形式以及建筑单体的个性,导致城市空间结构混杂而繁乱,环境乏味而缺少新意,城市的空间整体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城市缺乏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图1-1所示。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主要原因却是:当前,我国的现代城市设计,从理论到方法都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所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没有能够对城市空间环境建设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978-7-111-58788-0-Chapter01-1.jpg

图1-1 城市的复制

笔者认为导致上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对城市的理解与认知不够,事实上,即使是专业学者对城市的解读有时也显得有失偏颇。倒是凯文.林奇对城市的诠释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他认为,城市作为一种空间现象,有三个理论分支可支持它的研究,如图1-2所示。(www.xing528.com)

978-7-111-58788-0-Chapter01-2.jpg

图1-2 城市研究的三个理论分支

凯文.林奇认为:“……这三个分支,应该是从同一个树干上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在不同的树干上,不应该相互排斥。在很多地方它们应该有内在的关联,并且相互支撑。一个综合的城市理论应该是一个树干上的树枝编成的席,将来某一天这些分支不再以单独的形式存在。当我们不得不使用其中最薄弱的一个分支的时候,必须了解其他两个分支,并寻找适当的位置引入其他两个理论分支的内容。”“城市被看作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关系的图示、一个整体和分散并存的空间、一个物质作用的领域、一个相关决策的系列或者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

另外,认知城市就必须对城市形象有一个明确的理解与界定。美国人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形象的三个条件:识别性(Identity)、结构(Structure)和意义(Meaning)。还提出了构成人们心理形象的五种基本元素:道路(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物(Landmark)。我们可以运用林奇的理论强化对城市的理解深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