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区岩性电阻率大致按照黄铁矿化辉锑矿-辉锑矿石-粉砂岩类-细晶灰岩-细砂岩类-白云岩类-黄铁矿化白云岩-石英脉型辉锑矿-生物灰岩(包括厚层灰岩)依次递增,黄铁矿化辉锑矿、辉锑矿石、粉砂岩类、细晶灰岩、细砂岩类,均小于800Ω·M,呈低阻特征。其中,黄铁矿化辉锑矿电阻率最低,低于250Ω·M。白云岩类(包括黄铁矿化白云岩)大于1400Ω·M,该异常呈中高阻特征。石英脉型辉锑矿达2584Ω·M,生物灰岩、厚层灰岩电阻率高达5320Ω·M以上,这两类岩矿石均呈高阻特征。
工作区岩石幅频率或极化率则按照石英脉型辉锑矿-粉砂岩类-细砂岩类-白云岩类-辉锑矿-生物灰岩(厚层灰岩)-细晶灰岩-黄铁矿化白云岩-黄铁矿化辉锑矿依次递增。石英脉型辉锑矿极化率最低(极化率为0.86%),反映的是石英岩的特征,并没有显示金属硫化物的特征,因此有待研究和探讨。粉砂岩类和细砂岩类幅频率为2%左右,为低极化特征。白云岩类、辉锑矿石、生物灰岩、厚层灰岩、细晶灰岩、黄铁矿化白云岩的幅频率为4.2%~6.1%,呈中极化特征。黄铁矿化辉锑矿极化率高达23.7%,呈高极化特征。
工作区内综合电阻率与幅频率测量结果为:①致密块状黄铁矿化辉锑矿极化率高达23.7%,而电阻率低至245Ω·M,表现出良好的低阻高极化特征;②石英脉型辉锑矿石(矿硐中露头小四极测量)呈低阻中低极化特征;③黄铁矿化白云岩呈中阻中极化特征;④白云岩类呈中阻中低极化特征;⑤细晶、粉晶灰岩呈中极化低阻特征;⑥生物灰岩、厚层灰岩呈高阻中低化特征;⑦细砂、粉砂岩类呈低阻低极化特征。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具有中—高极化率(Fs≥4.5%)、中—低电阻率(ρs≤2000Ω·M)、高金属因子、具有化探金属元素异常的地段,是寻找锑、金矿及其金属硫化物矿的有利地段。圈定激电中梯测量异常12处,其中11处具找矿价值。
(五)矿产检查工作
本次工作开展了工作区已有的矿(化)点检查和路线地质调查,涵盖了全区以金、锑为主的多金属综合异常的矿产检查工作,新发现郧西县七岔沟锑金矿点、郧西县解家坪金铜矿(化)点、郧西县茅家沟锑矿(化)点、郧西县庙沟锑矿(化)点、郧西县银洞沟锑矿(化)点、郧西县寨沟口金矿(化)点、郧西县黄家沟锑矿(化)点;同时开展了成矿预测工作,划分了6个成矿远景区,其中B级成矿远景区4个,C级成矿远景区2个,并新优选出找矿靶区3处。
1.成矿远景区
根据工作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已有物探、化探、遥感资料及矿产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本次工作总结了典型矿床的区域成矿要素,建立了典型矿床的区域成矿模式。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工作区内地质矿产特征、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等,本次共划分了6个成矿远景区(图2),其中B类成矿远景区4处,C级成矿远景区2处。B类成矿远景区为湖北口-天台金、银多金属B类成矿远景区,周公山-高桥坡锑B类成矿远景区,茅家沟-槐树金、锑多金属B类成矿远景区,解家坪-茨沟金、铜多金属B类成矿远景区;C类成矿远景区则为药树坪-铁箍岭金、铅多金属C类成矿远景区和寨沟口金成矿远景区(图2)。
1)湖北口-天台金、银B类成矿远景区
该成矿远景区位于工作区西北部。西起湖北口,东至庙川,东西向分布。面积约53.9km2。远景区出露上泥盆统铁山组(D3t)和石炭系袁家沟组(C1y)、四峡口组(C1-2s)、羊山组(C2y)。岩石以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页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等。远景区内构造复杂,东西向断层和北西向断层均较发育。远景区内自然重砂、化探异常强度高,套合程度高,并呈带状分布。主要异常可分成3段。西段:位于罗家山一带,以Hg、Ag、Au元素异常为主,主要异常有8Hg,7Hg、As、As,6Ba、Hg、As、Ag,18As、Au;其中Ag峰值为3.852×10-6,Au峰值为11×10-9。中段位于大夫岭—横路砭子一带,Ag异常有11Ag、9Ag、10As、19AsHg,Ag峰值达7.05×10-6。东段位于三天门—雁子岩一带,以Au、Ag异常为主,有13Ag,12As、Au,24Ag,Au峰值为35×10-9,Ag峰值为4.72×10-6。工作区内已发现水田金矿、三天门金矿点。
2)周公山-高桥坡锑B类成矿远景区
该成矿远景区位于工作区中部。Sb异常主要出现在南宽坪南半幅、上店子幅及四峡口幅南半幅、双河口北半幅东缘,北起周公山—高桥坡—杨式庙,面积70.64km2。区内主要出露中上泥盆统,包括大枫沟组(D2d)、古道岭组(D2-3g)、星红铺组(D3x)、铁山组(D3t)等。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粉砂岩、页岩等。远景区内已有高桥坡、周公山锑矿区做过地质普查工作,矿体主要赋存于近南北向低序次断裂破碎带中,矿体规模小,但品位高。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次级褶皱很多,背向斜紧密排列。
图2 湖北口地区成矿远景区分布图
1.第四系;2.二叠系;3.石炭系;4.上泥盆统;5.中泥盆统;6.下泥盆统;7.志留系;8.中、上奥陶统;9.下奥陶统;10.上寒武统;11.中寒武统;12.下寒武统;13.辉绿岩;14.直立背斜;15.倒转背斜;16.直立向斜;17.倒转向斜;18.实测正断层;19.实测逆断层;20.实测平移断层;21.成矿远景区名称及范围
远景区内自然重砂、化探异常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吻合度高(原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自然重砂测量)。化探异常有20Sb,26Ag、Hg、As、Au,14Au、As、Sb;锑矿物异常有67、9号等。其中,部分Sb异常面积25km2,Sb平均值为356×10-6,峰值为3060×10-6。
区内异常主要特点为:①异常内均见锑矿体或矿化,Sb丰度高、梯度大、浓集中心明显;②异常的出现与Sb高浓集严格受断裂的控制,如周公山锑矿化赋存在北东向、北北东向及南北向小断裂中;高桥坡的锑矿体赋存于南北向断裂中,茅家沟异常锑矿化在近东西向断裂中;③各异常元素组合有较大的异常,常为多元素组合,周公山异常一带仅为单一Sb异常,南部为Sb、Ag组合,而在高桥坡一带表现为Sb、Hg、Ag、As、Au组合,在茅家沟一带则为Sb、Au、As组合。
3)茅家沟-槐树金、锑B类成矿远景区
成矿远景区位于南宽坪幅北一带,西起茅家沟,东至药树坪,面积约为54.9km2。区内主要出露中上泥盆统,包括大枫沟组(D2d)、古道岭组(D2-3g)、星红铺组(D3x)、铁山组(D3t)等。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粉砂岩、页岩等。三岔河与药树坪之间具有较强的铁染与羟基蚀变异常,构造位置处于前坪-药树坪倒转背斜,北西西向的次级断裂发育,具有明显的成矿地质前景,是寻找金、锑矿床的有利部位。区内构造复杂,断层纵横交错,主要有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前者条数不多,但规模大,分布在倒转背斜轴南侧,延长近30km,其余规模较小。
远景区内自然重砂、化探异常中Pb、Zn元素异常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吻合程度高(原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自然重砂测量)。异常主要有茅家沟Sb异常、槐树Sb异常,有多处浓集中心。异常总体呈北西向分布,与本区主要断裂构造相吻合。
4)解家坪-茨沟金、铜B类成矿远景区
该成矿远景区位于工作区西南部。分布在詹家院子—映西庙—邝家院子—邱家娅一带,面积为28.1km2。区内主要出露奥陶系石瓮子组及蛮子营组。岩性主要为泥质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含碳粉砂质千枚岩、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粉砂岩及细砂岩等。细砂岩、粉砂岩中Zn、Hg丰度值高,对成矿十分有利。区内构造以次级褶皱为主,发育有北西向断层。原自然重砂、化探工作已发现Zn、Hg的高值区,特别是Zn元素异常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是寻找锌、汞矿的有利区段。此外,在王家院子发现赋存于奥陶系蛮子营组中的层控内生石英脉型金矿化(点),其构造特征受奥陶系蛮子营组与石瓮子组之间顺层滑脱构造和韧-脆性剪切带控制,对寻找深部的石英脉型金矿(化)体有着极大的前景。
5)药树坪-铁箍岭金、铅C类成矿远景区
出露地层以上泥盆统星红铺租,中泥盆统石家沟组、大枫沟组、古道岭组,下泥盆统公馆组为主。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发育;远景区包含遥感铁染5号异常、水系沉积物HS20异常、水系沉积物HS29综合异常、Au16单元素异常、Hg12单元素异常。远景区内分布褐铁矿帽,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6)寨沟口金C类成矿远景区
出露地层以下志留统上津组、中上奥陶统蛮子营组和石瓮子组为主,北西向断裂发育;远景区包含有遥感铁染9号异常,以及水系沉积物HS38、HS40、HS41综合异常;已发现寨沟口金矿化点。
2.找矿靶区特征(www.xing528.com)
1)茅家沟金、锑找矿靶区
茅家沟金、锑找矿靶区位于茅家沟-槐树金、锑B类成矿远景区内,原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4Au、As、Sb乙3综合异常,位于郧西县茅山庙一带,面积4.03km2。其中,Sb元素最高值达2824×10-6,平均值716.9×10-6,呈北—北西向展布,异常区位于茅家沟背斜转折端。区内有北东向的徐家院子-郧西大梁断裂,发育有次级东西向及北东向断裂。出露中泥盆统至上泥盆统铁山组、星红铺组及古道岭组,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砂岩泥晶灰岩、泥质灰岩、页岩、砂岩、薄-中厚层泥质灰岩等。区内发现2条含锑矿石英脉体,产于铁山组白云岩中,与地层产状大角度相交,呈脉状产出,局部常具隆起、分支、复合现象。总体来看脉体严格受北东向层间断裂控制,具平行分布特点,产状倾角较陡,倾向130°~140°、倾角70°~84°。
Ⅰ矿化体:分布于茅家沟一带,产于褶皱翼部脆性断裂之中,北东-南西向展布。矿体呈条带状、透镜体状,长150m,厚度0.4~0.80m,沿走向矿体厚度较稳定,沿倾向方向深部有逐渐变薄趋势,呈倒“V”字形,倾向130°~145°,倾角50°~70°,矿体产状变化不大。地表矿化分布极不均匀,拣块样Sb最高含量达19.68%。
Ⅱ矿化体:分布于Ⅰ矿体东南侧一带,由TC1控制,产于北东向次级断裂带之中,北东-南西向展布,矿体呈条带状、小透镜体状,矿化分布极不均匀,地表出露长约50m,厚度0.3~0.5m,倾向130°~140°,倾角70°~84°,Sb平均含量小于0.5%。
由于地表矿化体已被不同程度开采,本次工作发现的矿化体向深部有继续延伸的趋势,加之本工作区Sb异常强度高、面积大,具备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对向深部寻找盲矿体及发现新的矿体具有较大找矿前景。
2)七岔沟金、锑找矿靶区
七岔沟金、锑找矿靶区位于茅家沟-槐树金、锑B类成矿远景区内,原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6Pb、Ag、Hg、Au、As、Sb甲1综合异常,位于郧西县槐树乡西,面积11.59km2。其中Sb元素最高值达5440×10-6,平均值546.24×10-6,包括了4个Au异常(Au6、Au7、Au8、Au15),2个Ag异常(Ag6、Ag11),3个As异常(As9、As10、As11),4个Hg异常(Hg5、Hg6、Hg7、Hg11),4个Pb异常(Pb1、Pb2、Pb3、Pb4),具有5个浓集中心。Sb浓集处出现多元素异常,主要元素为Au、Ag、As、Pb。Sb高浓集部位与矿体(矿化体)位置完全吻合。异常区位于北西向的前坪-槐树倒转背斜轴部,分布在北西西向的槐树断裂东北侧。矿(化)体受次级北东向断裂控制。
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石家沟组(D2s),为赋矿层位,岩性为灰质白云岩。另出露大枫沟组(D2d)、袁家沟(C2y)、上泥盆统星红铺组(D3x)和铁山组(D3t)。本次工作发现1条金矿(化)体、7条锑矿化体,各矿化体特征见表1和图3。
表1 七岔沟锑金矿体特征一览表
金矿(化)体特征:矿化体位于七岔沟一带,由探槽TC2、TC21-1工程控制,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展布,地表工程控制长度180m,真厚0.61m,Au平均含量0.64×10-6,含量变化较小。金矿化体主要产于星红铺组砂岩之中的层间破碎带内,具强烈硅化、褐铁矿化。
锑矿体特征:区内发现含锑石英脉6条,位于严家沟—王家沟—七岔沟一带,由TC2、TC21-1、TC6-1、TC16-2等9个工程控制,石英脉长度以20~50m者居多,长度在200m以上的仅见1条,脉体一般宽为20~80cm,局部可达2m以上。Sb平均含量在1.91%~4.58%之间,含量变化较大。
石英脉体多呈脉状、网脉状、透镜体状产于破碎带之中,多呈北东向展布,具平行断层走向延伸、尖灭、再现等特征。脉体围岩多呈深灰色—灰黑色,脉体与围岩界线清晰。石英脉严格受北东向、东西向断裂控制,具平行分布、等距分布特点,主要含矿石英脉与区域构造线大角度斜交,一般在石英脉体破碎程度较高的地段锑矿较富集。矿化体厚度变化较大,沿走向、倾向常出现变薄、尖灭、再现的现象,局部常具隆起、分支、复合,多赋存在石英脉体中。估算锑矿334资源量为2710.19t,金矿334资源量为40kg。进一步工作找矿潜力较大。
3)解家坪金、铜找矿靶区
解家坪金、铜找矿靶区位于解家坪-茨沟金、铜B类成矿远景区内,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该区域异常强度高(HS45),位于郧西县解家坪,面积约12.95km2,呈北-南向展布。在1∶5万矿产地质填图中发现了矿化蚀变带,随后进行了矿产检查工作。区内发现含矿石英脉30余条,多长30~50m,最长者达150m。脉体宽一般为0.55~0.8m,最宽达2m以上。主体矿脉严格受地层控制,成带产出,并具平行分布、雁列式分布的特点。
金矿(化)体特征: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含浸染状黄铁矿化的石英脉体中,脉体特征为青白色,色泽暗淡,油脂光泽,呈中-薄层状较破碎,脉体围岩多为蚀变岩性,有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千枚岩,脉体与围岩界线清晰。赋矿层位为上津组下段第一岩性层中的绢云石英片岩中,拣块样分析Au品位为0.3×10-6~8.1×10-6,具较大找矿潜力。
铜矿(化)体特征:位于工作区南部,铜矿(化)体赋存于中上奥陶统蛮子营组上段(O2-3m2)(引自《湖北省郧西县佘家院银、金多金属富集区评价》),矿体呈透镜状产出,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含矿岩石主要为蛮子营组上段的变质石英砂岩夹层,其次为绢云石英片岩。矿石结构主要有鳞片花岗变晶结构、不等粒花岗变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片状构造、斑杂状构造和稀疏浸染状构造等。矿石类型主要有大理岩型铜矿石和石英砂岩型铜矿石。本次共圈出6个矿(化)体,长50~150m,厚1~1.88m,平均厚1.11m,Cu品位为0.5%~4.64%,平均品位1.13%。矿体资源量估算为220t(334),找矿潜力较大。
图3 七 内金、锑找矿靶区矿化特征图
1.星红铺组;2.古道岭组;3.大枫沟组;4.石家沟组;5.铁山组;6.第四系;7.标本取样点及编号;8.平硐及编号;9.探槽及编号;10.剖面及编号;11.拣块样;12.断层及编号;13.地质界线;14.激电异常及编号;15.钼异常;16.汞异常;17.金异常;18.铅异常;19.锑异常;20.砷异常;21.锌异常;22.矿体及编号
3.找矿标志
(1)地层岩性标态:金、锑多金属矿主要产于中、上泥盆统,从岩性因素看大多数的汞、锑矿(化)点均与较纯的碳酸盐岩、特别是白云岩层有关。泥质岩层多为遮挡层;金矿化发育在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一套以泥质岩为主的地层中,与蚀变岩或黄铁矿结核有关。
(2)构造标志:金、汞、锑多金属矿产分布赋存均受构造控制。含矿体都赋存在断裂构造和节理裂隙中在背斜的转折端、倾伏端、倒转翼等部位矿化富集,含矿体的矿化程度及其他地质特征均直接受构造性质控制。
(3)石英脉标志:所有的汞、锑多金属含矿体及矿化点的出现都与石英脉相关,而石英脉又是以充填方式为主。总体看石英脉规模愈大,矿化愈好,矿化总是伴随石英脉出现而出现,但有石英脉出现的地方不一定都有矿化。因而石英脉作为寻找汞、锑多金属矿产的标志依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4)异常标志:汞、锑矿化异常多出现Hg、Sb及其伴生的Ag、As、Au元素组合形式,以Hg为主的元素组合为Hg、As、Au;Hg、As;Hg、Ag、As、Au组合。以Sb为主的元素组合为Sb、Au、As、Ag,Sb、As,Sb、Hg、As、Au,Sb、Hg、Pb组合。以Au元素为主的组合为As、Au(或Au、As)组合形式。上述各种有关组合异常是寻找汞、锑、金的标志。
(5)蚀变与蚀变岩标志:与汞、锑有关的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有硅化、砷矿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金矿化发育在呈近东西向展布的蚀变岩带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