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时期的天文学成就

春秋时期的天文学成就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时初步确立了我国天文学的独立体系。而各个诸侯国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十分重视天文的观测与研究。通过星占学不断去观测和研究天象,预测五星的运动方位和日、月食的发生,对于我国天文观测资料的积累以及天体运动规律的揭示,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国古代十分重视日、月食类异常天象的发生。

春秋时期的天文学成就

春秋时初步确立了我国天文学的独立体系。随着天文观测资料的积累,建立起了以二十八宿为代表的星象坐标体系;在对日、月、五星运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阴阳合历的制历规则。在对天体运行规律所进行的观察中,出现了关于宇宙起源、结构和演化的一些理论学说,为后世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一) 天文观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在为农业和政权双重服务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天文学是政教合一的,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春秋时,周王室和各个诸侯国都设有自己的专职人员负责天文历法工作。而各个诸侯国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十分重视天文的观测与研究。

春秋时代,由于战争纷起,天灾频繁,人们的生活很不安定,因而占星术非常盛行。通过星占学不断去观测和研究天象,预测五星的运动方位和日、月食的发生,对于我国天文观测资料的积累以及天体运动规律的揭示,取得了一些成果。

春秋时,人们为了观测研究各种天象以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星象的分布情况有了相当准确的划分。因为要想准确地表示出各种天象发生的方位,只有以恒星天空为背景,以恒星的位置作为标志。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星象坐标系统。

春秋时对于星宿知识的了解应是比较普及的,《左传·昭公元年》载:“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迁实沈于大夏,主参。”这里所说的参、辰指的是商星和参星两个星座战国以前记载下来的星官(宿)大约为38个,共200余颗恒星。在我国古代,常用的星象是三垣、四象和二十八宿,由此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的星区体系。

(二)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实际上是一个星空定位体系,通过它就可以描绘和度量日、月、五星的运动,对天象进行观测以及历法的制定等,因此它在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二十八宿顺序为:东方七宿(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七宿(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二十八宿是把沿天球赤道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28个不同的星区部分,每个部分就是一宿;至于这些名称的意义,可能与四象、三垣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二十八宿的体系,是在春秋战国时完善起来的。其中部分星宿的名称,在春秋时的《诗经》、《夏小正》等书中已有记载。日本人新城新藏说:“二十八宿是在中国周初或更早时代所设定,而在春秋中期以后自中国传出。”27

关于二十八宿的划分问题,长期存在很大的争论,有的认为二十八宿是沿黄道划分的,我国的许多学者主张二十八宿是沿赤道划分的。英国学者李约瑟也认为二十八宿是一种完善的赤道分区体系。当然,客观地说,二十八宿的划分不是一次完成的,在其演变过程中,会有多次调整。

我国古代十分重视日、月食类异常天象的发生。因为当时认为天象预示着人间的各种变化。春秋时代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日食了。所以春秋以后的日食记录应当是可信的。《春秋》记载的242年中,有史可考的日食记录就有36次28,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日食记录。在《春秋》三传中,《公羊传》记载日食36次,《穀梁传》记载36次,《左传》记载的数量加续经应为37次。经证实其中大部分的记载是准确的。这些日食记录的数量之多和准确程度,在当时世界各国中是无与伦比的。

春秋时还记录了流星雨,《左传》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这是公元前687年3月16日所发生的流星雨现象,也是世界上关于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载。
(www.xing528.com)

关于流星坠地为陨石的事迹,春秋时也有记载。《春秋》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左传》注曰:“陨星也。”明确指出陨石是天上的星陨落而来的。

春秋时,还有不少关于彗星的记载。《春秋》文公十四年(前613年)记载:“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六月甲戌,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由于时人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所以将彗星的出现看作不祥之兆。

(三) 历法

所谓历法,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规律,连续计数时日,判断气候变化,预知季节的法则。编制历法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农事活动,安排日常生活。春秋时在历法的制定上,取得了以“四分历”为代表的阴阳合历的重大进步。历法的内容包括回归年长度的确定,每月日数的分配,大、小月的安排,节气的排布,调和节气的闰月的插置等。我国古代的历法还包含有更丰富的内容,如五星运行与日、月食的推算等。

春秋后期,产生了一种取回归年长度为365 1/4,采用十九年七闰为闰周的历法——“四分历”。我国的四分历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十分先进的,也标志着我国的历法制定走上成熟。制定历法的第一步,即岁实(回归年)和策朔(朔望月)。年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周期为基础的时间单位。春秋时把冬至叫作“日南至”,因为冬至那天日中太阳的高度最低,被认为是太阳处在最南端的位置,故名。据《左传》记载,我国最早的冬至时刻的测定,是在鲁僖公五年(前655年)正月辛亥和鲁昭公二十年二月己丑两次。

以太阳一年四季的变化周期为依据制定的历法叫阳历;而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为依据制定的历法叫作阴历,或叫太阴历。二者并用的叫阴阳合历,是以太阳的周年运动为回归年,以月亮的朔望变化周期(朔望月)为月。我国古代的历法就是这种阴阳合历。

实行阴阳合历,就会遇到一个安置闰月的特殊问题。因为一个回归年是365日多,一个朔望月是29天多,两个周期都不是整数,这就出现了阳历和阴历无法协调整齐的困难,即使安排了大月30日、小月29日,12个朔望月也只有354或355日,每年要差10至11天,三年就差一个来月。因此就必须用置闰月的方法来加以调整。不过,如果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每年平均日数就比阳历年少几天;如果每隔八年插入三个闰月,则每年的平均日数又比阳历年多了几日。古人从长年的经验中逐渐发现,十九年置七个闰月(共235个月)与十九个阳历年的日数(6939.69日)几乎相等。我国大约在公元前五六百年,开始采用十九年置七个闰月的方法。因为根据前述《左传》所载的两次“日南至”的测定,表明当时已知这两次冬至之间相隔133年,鲁僖公五年的冬至在正月,昭公二十年的冬至在二月,显然前一年少置了一个闰月;这其间应有49个闰月,可以推得,正好是19年有7个闰月。所以可以断言,公元前500年左右,鲁国天文家已发现了十九年七闰之法。

这种安排连大月和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阴阳合历中是一种极巧妙的设计。在春秋中叶,即鲁文公、宣公时代,我国已开始有规则地使用连大月和置闰月,表明春秋时期我国在历法制定上已逐步走上确定的准备阶段。

春秋时虽然还没有创立起有规则的制历法,但已实行一年12个月的历法制度,每隔2年或3年插入一个闰月来调节寒暖季节,在一个朔望月内,以日月合塑的那天为“初一”或“朔日”,最后一天叫“晦日”。春秋初期,闰月一般安排在冬12月后,为第13个月。到春秋后期,闰月则随意安排,不一定在12月后。

中国古代使用过多种时段制度,春秋时曾用过十时制,昼夜各分为5个时段,这种时段的划分是不等长的,因为一年四季中昼夜的长短是不相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