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及变化

春秋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及变化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春秋时代工艺美术的情况,在第二章手工业节中已大体谈及,这里再作一些补充。这一切都对这一阶段工艺美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时期铜器工艺开始采用分铸、焊接法,如鼎的附耳和足实施分铸、焊接,这是铸造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带来了各诸侯国礼制观念的更新,与统治阶级密切相关的礼玉、饰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春秋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及变化

关于春秋时代工艺美术的情况,在第二章手工业节中已大体谈及,这里再作一些补充。

春秋时代由于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国思想文化的繁荣,美学观也跟着进步。如孔子主张“文质兼备”,要求美具有社会性,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并以实用作为美的评价基础,“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琐”。老子的有无观,对“道”和宇宙的论述,也丰富了人们设计时的想象空间,为春秋艺术创造提供了特有的思维方式。这一切都对这一阶段工艺美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一) 青铜工艺

春秋时代的青铜工艺,就风格来看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交龙纹匜,春秋早期

春秋早期青铜器的形制、纹饰等方面与西周晚期相似,也有一些变化。如鼎的形制仍以西周晚期的圜底、蹄足、耳微侈为主要形式,但颈部变宽,三足间距离更外移。簋的形制基本同于西周晚期,主要流行“圈三足”式,只是腹部较圆,双耳的耳孔变小,甚至退化成小钮耳。铜器纹饰一般因袭西周晚期的重环纹、波浪纹、兽目交连纹、横条纹等,新出现的纹饰以龙、蛇(蟠虺)纹来变化组合,比西周更复杂精致。这一时期的铜器朝实用方向发展,新出现了盆、瓶等器物,兵器数量激增,钱币铜镜、带钩等实用器也明显增加。如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出土的一枚螭虎纹铜镜艺术感很强,此镜呈圆形,正面微凹,背面中心有桥形钮,钮座两虎环绕,外围螭纹,边缘规矩,有浅浮雕的效果,在装饰手法上继承并发展了西周晚期的风格,尤其阴刻手法刚劲有力。

春秋中期随着宗法制的衰落,礼器减少,膳器、容器等增多,出现了敦、鉴等新器种,铜器更向实用方向发展。铜器形制因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出现新的器形,如鼎的形制除沿用早期的圜底蹄足式外,出现列国诸侯的新型鼎,主要特征是浅腹、有盖,盖上有规矩形提手,鼎足较长,向底部中心靠近。这时期铜器工艺开始采用分铸、焊接法,如鼎的附耳和足实施分铸、焊接,这是铸造技术的发展。中期的花纹较前规正、精细,蛇纹再度盛行,图案体型较小,结构自由,大多作身体虬曲或交联状。由于青铜器分铸、焊接,花纹也改为方块模印,器上一模联印。模印技术的应用,导致出现以下艺术特征:没有中心点,没有底纹和主纹;不追求对称;都是四方形连续图案。此时的动物花纹中,以虎纹比较突出,常作虎食怪物形。

蟠蛇纹鼎,春秋中期

兽目交连纹编镈,春秋中期

龙纹方壶,春秋中期

春秋晚期由于分铸、焊接法的普遍采用,使形制比较复杂、多样、新颖,还出现了提梁等附件。如盉由以前的后扳变成了提梁,在盖和提梁之间以链条相联,有小口沿而无颈。鼎由于地域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大致可以分为中原黄河流域)与南方(长江流域)两大区域。前者深腹,盖较高,三足细长;后者器腹不如前者宽,盖平,三足内侧较直。由于铸造技术的提高,出现了“莲鹤方壶”等工艺精品。这时期的花纹种类繁多,除波曲纹外,有鱼翅纹、火纹、几何纹、云雷纹、交体龙纹、贝纹、绳纹等。这时期出现金银错工艺,器物以金、银、红铜和绿松石镶嵌,还以错石将器表面打磨错平,各种镶嵌错器显得十分华丽。同时还用坚硬的工具在铜器上线刻禽兽、人物、树木、台阁等图案,使装饰工艺打破以往神秘、呆板、格调一律的风格,表现出生动活泼、富有朝气的艺术新风。由于金属嵌错工艺的采用,不仅提高了铜器的艺术水平,还增强了器物的抗震强度,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所以,春秋晚期的许多兵器如剑、矛、戈等,往往以合金镶嵌而成。

秦公簋,春秋中期

王子婴次炉,春秋中期

(二) 玉器工艺

在礼制严密的西周时代,玉器是为礼制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被赋予极为丰富的内涵,玉被神化和人格化。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玉常常是等级和身份的标志,也是社会地位和道德的象征。除了这些社会功能外,它还具有神秘而非凡的药用价值,即被视为长生不老之药和防止尸体腐烂的防腐剂。西周玉器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达到了中国玉器史上的高峰。

进入春秋(前771年),政治动荡,周王室势力逐渐衰落,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兼并,权力不断膨胀和集中,造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形势。在礼制方面,虽然“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23。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带来了各诸侯国礼制观念的更新,与统治阶级密切相关的礼玉、饰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商代立体玉雕品多,西周尚留余痕,春秋始则日渐平面化,品种也渐少,但制作较为精致。春秋就其社会形态来说是一个过渡时期,反映在玉器工艺上也同样具有过渡色彩。

玉鸟纹环,春秋早期

玉龙纹玦,春秋早期

玉鸟兽纹璜,春秋早期

玉冲牙,春秋早期

玉人首蛇身饰,春秋早期(www.xing528.com)

玉虎形饰,春秋晚期

玉剑首、剑格,春秋晚期

玉兽面纹饰,春秋晚期

春秋时代的玉器见之于墓葬的很多,出土玉器数量大、种类多,制作精美。河南信阳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中,有大量玉器随葬。其中黄夫人孟姬墓出土玉器131件,有玦、璧、环、璜、虎形饰品,鱼形、牙形、牌形、蚕形、黑玉串饰及管,圆雕人像、兽首等。黄君墓出土玉器54件,有瑗、鱼、兽面、兽首、蝉玉管、龟甲形玉饰和玛瑙、玉蚕蛾、玉鸳鸯等。黄君孟夫妇墓出土的玉器,均琢刻有规律的几何纹饰,线条流畅匀净,布局严整,动物形象夸张传神。总的风格是小巧精致。

河南三门峡上村岭春秋早期虢国墓出土玉器240余件,器物品种有玦、璧、璜、环、簪、珠等,器形有鱼、虬龙、两头兽、蚕、牙形等,制作相当精美。

山西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晚期墓出土500余件玉器,器物种类有璋、瑗、环、珠、玉尺、玦、玉刀、圭、玉片、璜、璧、玛瑙环、水晶环等十几种。器形有玉龙,身姿灵动。纹饰均为卷曲纹。

洛阳中州路发掘的260余座春秋墓中,有73座出土了玉器。此外在河南新郑故城内的李家楼、城关和洛阳东周遗址中都发现过春秋时代的玉器。在河南固始侯古堆1号墓主棺内人骨架附近发现50余件玉器和粉珠。

综合观察春秋时代的玉器种类,主要有:簪、棕、璜、管、珠、佩、瑗、环、玦、璋、带钩、匕等。多数为礼器,少部分为生活用具。玉在上层统治者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乃至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孔子对玉有过深刻的说明:“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礼记·聘义》)

玉虎形璜,春秋晚期

玉兽面纹梳,春秋晚期

已出土的春秋时代的玉簪,其纹饰主要有几何纹、云纹、谷纹等,少量的在边缘附加雕饰。

玉璧的用途,大致有祭器、礼器、佩饰以及避邪、防腐等。就纹饰而言,春秋以前皆素面,春秋始有纹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青玉夔纹璧,用并行阴线勾划了四个夔龙,空白处配以并列斜线组成的绳纹和阴线交叉,此璧较多地继承了西周线刻玉器的作风。

玦的用途主要有:作佩饰,作信物,作某种处罚表示。其中以佩饰较多见。春秋时期的玦造型简朴,纹饰为简单的几何纹、云纹等,没有丰富的装饰。

璜的用途有礼器、佩饰等。形式多样,大多制作华巧,纹饰有云纹、谷纹、几何纹、动物纹等。璜在黄君孟墓中出现很多,制作及工艺皆属精良。河南辉县固始村1号春秋墓出土一件大玉璜,整体造型呈弧面状,上面雕刻一匹回首马,两侧表面琢雕谷纹,再外两侧雕作兽首形。整件玉器中间镂空,以铜片联属,铜片末端饰以鎏金小兽头。这件艺术品用料、做工精细,造型设计独具匠心。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白玉夔龙璜,四边出脊,隐起柔和的涡纹,边用遒劲的细阴线勾勒。这种精雕细琢的做工是这个时期玉器的崭新风格。

佩在上层统治者中是用来显示身份等级的,春秋墓中出土较多,制作都很精美。故宫博物院有一件白玉蟠夔佩24,极有代表性。夔龙作回首张口弓背蜷尾状,尾上立一鸟,底子施隐起双涡纹和涡头羽翼纹,与寿县蔡侯墓出土的夔首璜相似。

(三) 漆器工艺

中国现代考古发掘实物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商周时代有专门的漆园,春秋战国时期又出现私家漆园,在青铜器用量极大的情况下,漆器不啻为一种调剂和补充,而且有铜器不可替代的作用。铜器刚铸成时金光耀眼,但大件铜器分量重,搬运不便,而漆器则显得轻巧,高贵典雅25

春秋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势力的强大,漆器的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相应的技术也大有提高,并且出现了地方风格。1972年在临淄郎家庄春秋墓中出土了大量彩绘漆器,其中有一件圆形残片,在漆片中心绘有三兽,圆心外围描绘怪鸟、屋宇、人物,底色为黑漆,图像以红色单线勾描,线条匀净流畅。山西长治分水岭269号春秋墓出土的漆箱,绘有彩色的蟠龙、蟠螭,形象疏密有致。1986年在陕西凤翔发现的秦公1号墓,棺椁外侧发现了彩色漆画,很有中国绘画的艺术特色。

使用丰富的色彩是春秋漆器的特点。所用颜色有红、黑、白、紫、褐、绿、蓝、黄等色,大多以黑、红两色为主调,沉稳而热烈。图案纹饰有几何纹、动物纹、人物活动画面等几大类。几何纹主要有三角纹、锯齿纹、S形纹、简化雷纹等,多随器形组成装饰带,分层布局。以漆棺纹饰而论,河南信阳春秋早期黄君孟夫妇墓棺饰皆以曲纹和回纹组成纹饰,晚期苏州真山大墓棺饰以波曲纹、涡纹,明显的是受青铜纹饰的影响,从这一点而言,春秋时代的漆器还未形成自己的独立纹饰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