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为了满足日趋频繁的战争需求,作战兵器的发展十分迅速。除了已经出现少量的铁兵器之外,青铜兵器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无论形制、数量以及质量等方面都有改进和提高。由于周王室势力衰落,诸侯力量崛起,各国纷纷大量制造青铜兵器,扩大了兵器制造范围;青铜兵器的形制一般都比较轻便灵活,杀伤力增大。如常用的戈,胡加长,皆有三至四穿,缚柲更牢;戈身呈弧形而尖,利于锥刺。矛的形制渐向细长演变,锋部越来越厚实。青铜兵器的冶铸技术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在春秋末年的《考工记》一书中,对青铜器铸造中的铜、锡、铅三种成分的比例作了明确的科学规定。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所出土的青铜兵器如越王矛、越王句践剑、吴王夫差剑等,代表了这一时期的铸造工艺9。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来看,春秋时代的兵器主要有戈、矛、戟、刀、殳、剑、弓箭、弩、抛石机、甲胄、盾等。
戈,是一种可以钩挽并啄刺的装柄长兵器。它由戈头、柲、樽三个部分组成。戈头,主要有“援”和“内”两部分。援是平出的刃,体狭长,有上下刃向前弧收成锐利的前锋,多数体中有脊棱,横切面成扁棱形。内,即援的后尾嵌入木柄的呈榫状的部分,有直内,或尾端向下弯曲之内。内上有穿绳缚柄的孔,称为“穿”;援与内之间凸起的部位,叫做“阑”。援的下刃接近阑的地方,弧曲下延,并沿阑侧增开缚绳的穿孔,称为“胡”。“柲”,是戈上装的木柄,它的长度据《考工记》载为“六尺有六寸”,但出土实物则有长短不同。春秋时代盛行中胡二穿孔,其前锋呈圭首状。春秋早期的戈,援上刃呈斜直状,略有内凹感。通常在援与胡交界处向外突出而尖锐,主要是为了钩杀时更有威力。到了春秋中期,戈的形式较多,更具杀伤性。较为典型的是圭援戈,它与春秋早期的戈相比,援显得相对狭长。此时上刃较平直,有的向外侧稍凹起,类似绷紧的弓背,下刃同样向内一侧微凹,整个援部呈中间鼓、两头稍低的紧绷状,使杀伤力大大增强。这一时期胡也比早期的长,并且有继续加长的趋势。除了圭援戈外,还有一种短援阔内戈,援、胡皆较短,内相对稍宽。春秋晚期,短援阔内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援短、胡短,胡与栏形成一个夹角,内比先期更为阔侈。同期流行的还有狭援长胡戈,戈头锋锐,前锋两侧成弧形收拢会集于尖端,援的宽度与胡宽度相等,在援与胡交界处略向内侧收缩,使援的下刃先收后展,整个援部更显得锋利,而援与胡交界处内收,无疑扩大了这一部分的接触面,这对提升杀伤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这一形制的戈,在春秋时代的战争中占有主导地位。出土青铜戈的春秋墓葬很多,洛阳西郊周春秋晚期墓,上村岭虢国墓,郑国故城遗址,河南淅川下寺楚国墓,鲁国故城墓葬,燕下都遗址,关中地区秦国墓葬,江陵郢都楚墓,河南上蔡蔡国遗址,江苏六合吴国遗址,浙江绍兴越国遗址,等等,都有不同数量的发现。
矛,春秋时仍使用。矛体由锋刃和骹(銎)组成。与商周相比,此时矛的形体由宽大向细长演变,锋部厚重,锋刃有双隅、三隅等数种,骹上无环。矛有长短两种,长柄矛为战车上的车兵所用,短柄矛则是步兵的近战兵器。这两种矛在春秋时代并不是主战武器,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南方的湖南、湖北和西北的陕西、甘肃等地较多出土,应是楚、秦等国较常使用。
戟,是一种将矛和戈合为一体的长兵器,《说文解字》:“戟,有枝兵也。”其柄前安装直刃以刺敌人,旁边枝生横刃以钩啄敌人,刺、钩、啄、割四种功能兼而有之,是我国古代较为先进的一种长柄兵器。春秋时车战仍是主要的作战方式之一,戟大多用于车兵,同时也为步兵所用。《诗经·秦风·无衣》:“修我矛戟。”郑笺:“戟,车戟常也。”《淮南子·氾论训》也说:“出犀甲一戟。”注:“戟,车戟常也,长丈六尺。”春秋以前的戟多采取浑铸制造法,工艺复杂,而且不够坚固耐用。春秋时代,随着冶铸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戈矛分铸联装的戟,即多戈戟,除戟本身装置之外,在其下又装有一或二件无内的戈。这种戟直刺有力,横钩牢固,杀伤能力很强。春秋戟在今湖南长沙,湖北襄阳、江陵,河北唐山、邯郸,河南辉县等地均有出土。
剑,是我国的传统兵器之一,也是古代贵族和士兵随身佩带用以防身格斗、可斩可刺的武器。在春秋战国时,佩剑还是等级身份的标志。《考工记·桃氏》记载上士、中士、下士分别佩带上制、中制、下制的剑。剑一般由“身”与“茎”两部分组成。剑身中线突起称为脊,脊两侧成坡状称“从”,合“脊”和两“从”称“腊”,从外的刃称“锷”,剑身前端称“锋”。剑把称“茎”,“茎”端称首,茎和身之间有护手的“格”,又称为“镡”,绕在“茎”上的绳称为“堠”。一般的剑都有鞘,鞘顶端的玉饰称为“秘”。剑约起源于商末周初,较为短小,在车战盛行的时代并非主战武器,仅作防身之用。到了春秋时,青铜剑的形制有了变化,长度增加,一般都在28—40厘米之间。这个时候,剑得到了重视,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尤其在江南水乡车战并不盛行的吴、越地区,青铜剑因其轻便锋利,成为在当地步兵作战的主要短兵器。所以,春秋时吴、越地区的铸剑技术远远高于中原列国。越国被楚灭后,越国的铸剑技术又传至楚国。吴、越、楚三国被誉为“宝剑之乡”。历史上流传了许多这些地区的铸剑的优美传说。春秋早期的剑与今天相比,没有多大区别,同西周剑最大的不同是剑体越来越长,腊如叶状,中脊明显起棱,向下延长为茎,有首,但仍无剑格。春秋晚期的剑式很多。一类是承袭早期的无剑格,其中有宽从短腊式,也有狭从狭腊式,有的剑腊上狭下宽,形状各异。其中有些剑的两从凹陷呈血槽,标志着当时先进的设计和铸造技术。另一类是有剑格,格作倒凹字,较厚,同时前锷收缩至尖端甚狭,使剑端更为锋利。其中一些剑的制造无论在实用或工艺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春秋剑的式样早期有薄腊无格圆茎短体式和薄腊圆茎长体式两种,前者腊如叶状,中脊起陵,至从末端延长成为圆茎,圆茎较为细长,整体为短剑式。剑的部位除格之外,都已出现。春秋中期流行薄腊锐下圆茎式,腊扁平而薄,锋较短,下端斜收呈尖锐状,脊凸起延长成圆茎,然无首、无格,有时有象牙剑鞘。春秋晚期的剑式有无格斜从扁茎式、无格凹脊扁茎式、无格凹从狭前锷扁茎式等数种。第一种剑式,两从较宽而腊短,中脊呈直线状隆起,两从微斜而凹,下端较平,无格,或格不连铸,扁茎有穿。第二种剑式,腊狭长,中脊呈弧形凹下,两侧突起形成血槽,两从很狭,茎扁。第三种剑式,腊下端较宽,上段收狭,两从凹陷呈血槽,这是较为进步的设计,茎扁而无格。春秋晚期还有两式厚格剑,一类是斜宽从狭前锷厚格圆茎式,该式剑脊呈直线,斜从而宽,前锷收狭,十分锐利,作倒凹字格,体厚、茎圆,剑首分铸,有时在孔中嵌有琉璃。另一类是斜宽从前锷厚格圆茎有箍式,形如上式,前锷所收略同,格亦呈倒凹字形,但圆茎上有两道箍,便于缠堠。1949年后陆续出土了一批吴、越的宝剑,较为重要的有山西原平峙峪的吴王光剑,湖北襄阳蔡坡12号墓吴王夫差剑和河南辉县的吴王夫差剑,湖北江陵的两把宝剑。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出土的越王句践剑,堪称稀世珍宝。此剑通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身宽4.6厘米,剑身满饰菱形纹,剑格两面以蓝色琉璃镶嵌花纹。剑身靠近剑格处有“越王鸠(句)浅(践)自作之剑”八字鸟篆铭文。全剑保存完好,刃部仍极锋利。
(www.xing528.com)
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春秋时进入铁器时代已证据确实,铁剑、戈、匕首等陆续出土,其中铁剑最多,目前已先后发现九把之多,最早的是西周末春秋初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2001号墓出土的一把玉茎铜芯铁剑,最晚的是湖南长沙杨家山春秋晚期墓出土的钢剑,长38.4厘米,宽2—2.6厘米,脊厚0.7厘米,相信今后铁兵器出土将越来越多。
弓箭,在春秋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车战中的重要远射兵器,“言武事者,首曰弓矢”。车战时,车左站在战车的左边,专管张弓荷箭,主远射。弓箭中,最重要的杀伤部件就是箭镞,又称矢镞。青铜矢镞在二里头文化中开始出现,商周时期大量使用。春秋早期的矢镞两翼仍像早期的那样张开,但开始有收削的趋势出现。春秋中期以后,三角形刃镞开始盛行,这是横截面作三角形或三角形芒形的狭刃镞。这种镞无翼,只有三条薄而锐利的狭刃附于脊上。有的刃呈三角形,没有凹槽。尚未发现完整的春秋时的箭,出土的基本上是青铜矢镞。出土的弓大都以竹制成,形制粗简,难以看出其在战斗中的雄风。
抛石机,又称雷石,是以人力抛弹丸或石块的一种大型抛射兵器,这种兵器从史书记载来看,春秋时就已经使用。《左传》桓公五年:“郑荟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伯合师以攻之,王卒大败。”汉代贾逵云:“荟为发石,一曰飞石。”《说文解字》云:“荟……一曰,建大木,置石其上,以机发之,以追敌也。”《汉书·甘延寿传》引已佚《范蠡兵法》云:“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而百步。”
弩,是一种装有延时结构、利用机械力量的弓,是在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吴越春秋》云:“弩生于弓。”但比弓有了很大的进步,它射程远,杀伤力强,是我国古代一种威力十分强大的远射武器。弩的原理是在弓上安装木臂和简单的机械,主要由弩臂和弩弓两部分组成。弩臂前有一个横贯的孔来固定弓,正面有一条放置箭镞的沟道,使发射的箭能直线前进命中目标。弩机安在木臂的后端,周围是郭,牙钩住弓弦,发射时,扣动悬刀,牙缩下,牙所钩住的弦就将箭镞弹射出去。弩的发明很早,当不晚于原始社会末期。大约于春秋时真正投入战斗。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形来看,弩最早发现于春秋末年的楚国地区。湖南长沙南郊扫把唐138号墓葬中曾出土了弩,木臂用两段硬木合成,施漆,通长51.8厘米。文献也有记载,《吴越春秋》:“当是时,诸侯相伐,兵戎交错,弓矢之威不能制服,琴氏乃横弓著臂,施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后诸侯可服。”《孙子兵法》也说:“势如弩,节如发机。”在《作战》中还将“矢弩”和“甲胄”并提。可见,弩在春秋晚期已较普遍使用。春秋末年的弩机均无郭,仅有钩弦用的牙、作瞄准用的望山和扳机用的悬刀。
甲胄,是用来防护身体的装备。我国先秦时期盛行皮甲。商周时基本使用整张皮革来做整体的甲片。这种甲片不利于作战。随着制甲技术的提高,逐渐出现了用几十乃至上百片小的甲片编缀而成的皮甲。《考工记》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制甲匠(函人)用甲片编缀皮甲的技术工艺和制造规范。湖南长沙浏城桥1号墓出土的一件春秋晚期的楚国皮甲,由六种大小不同、式样各异的甲片缝制而成。春秋早期的胄,在辽宁昭乌达盟宁城县南山根101号墓中曾有出土,高23.8厘米,前后两面大致相同,左右两侧下垂形成附耳,在两侧附耳的下角各有一小纽,顶中心竖立方纽,上穿一孔。在辽宁赤峰等地也有若干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