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1年,原归向楚的陈国与晋讲和,楚庄王起兵伐陈,陈又附楚。第二年晋国在扈(今河南原阳西)与宋、卫、郑、曹诸国相会,陈侯未去参加,晋国荀林父率领诸侯军攻打陈国。不巧晋成公在扈去世,荀林父只好回军。楚因前几年楚郑在厉媾和时郑伯逃归之事再次起兵伐郑,晋国派郤缺救郑,晋、郑在柳棼打败了楚军。郑国人都很高兴,但大臣子良担心地说:“是国之灾也,吾死无日矣。”(《左传》宣公九年)隔了一年,郑和楚媾和,诸侯军又攻打郑,与郑讲和后回去。不久,楚庄王再伐郑,晋派士会救郑,在颍水北赶走楚军,诸侯军在郑地戍守。公元前598年,楚庄王又伐郑,攻到栎(今河南禹县)。郑大臣子良建议:晋、楚两国不致力于德行,而用武力相争,我们靠拢打来的就行了,“晋、楚无信,我焉得而信?”(《左传》宣公十一年)于是又屈从楚。楚、陈、郑在辰陵(今河南淮阳西)结盟。郑臣子良的话反映了夹在晋、楚之间的小国只能以随风倒的态度来苟延残喘。
郑、陈刚服,楚庄王又攻打宋,亲自领兵驻郔(今河南项城),命令尹艾(孙叔敖)在沂(今河南正阳)筑城,工程仅三十天就完成,将其作为北进的基地。这年冬,楚因陈国大夫夏徵舒杀了国君而伐陈。楚庄王对陈国人表示,只是讨伐夏氏。楚军进入陈国都,杀死夏徵舒,将其在栗门车裂,但却下令将陈国改为楚的县。大夫申叔时出使齐才归来,对楚王此举不表庆贺,楚王责问他,申劝谏楚王不要“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左传》宣公十一年)。楚王听从了申叔时的话,重新封建了陈国,只从每乡带走一人回楚国,将他们合在一处,称为“夏州”,以示讨陈乱的功绩。
(www.xing528.com)
辰陵之盟后,郑又附晋。公元前597年楚又伐郑,包围郑国十七天。郑人打算求和,但占卜的结果不吉利。于是准备前往祖庙号哭,并让每一条街巷都预备一辆车以示决战到底,为此而占卜的结果是吉利。因此都城的人聚在太庙中大哭,守城的将士也在城上大哭,决心死战。楚庄王见此情景下令退兵,想招降郑国。郑人利用时机修筑城墙。楚军重又围困,攻了三个月,破城而入。楚军从皇门攻入,到达大路上,郑伯(襄公)去衣露体,牵着羊迎接楚王,向楚哀求不要将郑国灭掉。楚王认为郑国君还能用民,就退兵卅里,允许其讲和,派大夫潘尪进城与郑伯结盟,郑以大臣子良到楚国作人质。从此郑国屈服于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