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季未兴学校以前,基督教监理会已设博习书院于苏城之葑溪。在博习书院未曾成立以前,先设存养书院于葑西之十全街,即今侨绅李氏住宅旧址。盖当前清同治十年(西历一千八百七十一年),曹子实先生[1]于此首创存养书院,偕西教士潘慎文先生[2]主持一切。曹即寓居院内,潘则另赁附近石皮弄内唐馨如家余屋为住宅。此系监理公会设学苏城之破天荒,亦即苏城设学之破天荒。将来若论地方设学之序,监理会当属元勋。惜是时基督教初至苏城,又属内地人民心理对于“教会”二字都不明了,咸抱一种疑惧感想,非极贫困家子弟,不肯入院就学。所以,八年之间,始初不过七八人,渐至十余人,极多时亦只二十余人,毫无成绩可言。及觅得天赐庄地亩(按:1亩约为666.7平方米),自加建筑,改办博习书院,此处即由长老会西教士海士给价永租,建造西式房屋,继续设学。[3]迨海教士迁往木杏桥后,此处又由杭宦姚姓承买,今侨绅李氏则向姚氏所买者。水源木本,我校当局,不可不知也。
在此旧教育时代,只有书院,并无学校,故存养、博习,以及后继之苏、沪两中西,皆以书院名之。惟存养事属草创,规模未备,而博习则房屋既经专建,宿舍、饭堂、课室等等,亦皆各有部署,比较上可称述焉。查博习书院创于前清光绪五年(西历一千八百七十九年),校址在今本校大门内煤屑直路,迤西至葑门之公弄为止,北沿天赐庄街,迤南过横砖路,近炮台为止,约地六七亩。校门北向,约距沿街围墙三四米突,横列七楼七底,后面约距十米突,又列七楼七底,东、西两端,联以长厢,中空大天井,适成四面转楼。讲堂、课堂、饭堂、会客室、藏书室、寄宿室都在其内。循此而西,有平屋两间,楼屋两幢,为格致课[4]试验及机匠之机器室。再西有南向西式楼房一座,为监院(即今之校长)住宅。西南角有圆形小楼一幢,为天文台,内置望远镜,习天文学课者,于此实测天象也。南靠围墙则为厨房,又与转楼后排之饭堂相联络。大门外对街有半西式楼房三幢,为管学堂(即今之校监)住宅。余于前清光绪二十三年(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七年)秋季学期到院,任国文课。时学生七十余人,分高、中、小三班,仍循旧例,以“四书”“五经”为主课,另附圣道、算术、万国史记、地理与浅近格致等课。监院潘慎文先生,系算学专家,故算术一项,尤为注重,然皆用译本教授,并无英文课也。
东吴大学紧临葑门城墙,图录自《1922年东吴年刊》
东吴大学校园周边的葑溪,图录自《1922年东吴年刊》
东吴大学校园一角,图录自《1922年东吴年刊》
附近女学之设置,较博习略后。校址在博习书院东南隅,距离百余米突,中隔海岛式之汙池,宛如海上三神山[5],可望不可接焉。所建校舍与博习相仿,略小而已。监院住宅,即今本校大门内偏东第二宅,故在本校建筑中,此宅当为最古。初办时,并无景海[6]之名,学生数目只及博习之半,诚以风气未开,两校中男、女学生自行束修[7]。以上者实为寥寥,大多数由各地宣道师劝勉而来,与宗教有关系者。故今日办理教会事业之老前辈,多系此等学校出身。可见,社会上无论何种团体,必先培植人才,自有食报[8]之一日。凡留心公众事业者,不可不先生从此着手也。
苏州大学校内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红楼(建于1903年)
孙乐文先生肖像,图录自《1918年东吴英文年刊》
我国自甲午中日一役后,人心始稍稍觉悟。操觚之士,已知科举之学之不足恃,惟官迷不醒,不肯决然舍去。间或有目光远到、思欲研究西国学术者,奈无西法学校,辄又引以为恨。时美国来华宣道之孙乐文先生[9],驻苏城宫巷为宣道师,既抱基督救世之心,尤望我华人同应世界潮流,恒以灌输西学为职志。适有人以西学导师期望于先生,先生当仁不让,辄毅然以兴学自任,遂就宫巷余屋,仿西国学校之意旨,试办中西书院(仍未有学校名称也),课以英文、算学,时在前清光绪二十一年(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五年)[10]。十一月十八日,为开校授课之第一日。学生定二十五名,开校即满其额。先生自任教员,别延李伯莲先生[11]管理校务。次年,学生增至四十人,旋以学生递加课程,添设先生,又分任其夫人与侄女、公子担承授课。至光绪二十三年(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七年)秋季学期,已有学生一百九人。先生知华人之风气已开,设学时机已到,遂开始为筹备大学之运动焉。
在宫巷设学同时,博习书院亦有同样之改进,别定名曰英文馆。其馆址在今景海校场中间靠河、捉狗桥未曾迁移之东堍。新建楼房五幢,饮食、课、宿皆在其内。学生有杨俊生、李君盘等二十余人。今同学会中,此等学生并无一人加入,故是馆之名无人闻问。当时所订功课,只英文、算学两项。文乃史先生[12]教英文,沈觉初先生教算学。学生缴膳金外,兼付学费。其开办宗旨,亦以试探华人对于西国学术之向背如何,与宫巷中西书院同一用意也。
前清光绪二十三年(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七年),博习书院监院韩明德先生解职,文乃史先生继任。次年年会时,商榷本公会教育事宜,咸以是校创立已久,历来学生之能卒业、为社会效力者寥寥无几,实因学生既系各处宣道师所挈引而来。其聪颖有志者,固或有造就之望;若秉资愚鲁、无志求学者,率皆半途而去。故二十年来,成绩平平,不如暂行停办,别图发展。因议决:即在年底结束停办,选性质优良、有志求学之三十人,并入上海中西书院,仍照博习旧章,不课英文,优免学膳各费。然以沪院本中、西文并课,而各生转学后,相形见绌多。于每日课程完毕后,私取英文各课,自行研究,居然有志竟成,至毕业出校,英文程度亦颇不后于人。其先后在社会上得重要地位者,如徐可升、陈继善、周楚申、孙闻远、金志仁等,尤为各界所推重,即此三十人选也。当时教职员之随往者,监院文乃史外,尚有三人,余亦预焉。
文乃史先生肖像,图录自《1922年东吴年刊》
上海中西书院[即今第二中学旧址。中间于宣统三年(西历一千九百十一年)将中西归并东吴后,停闭三年,旋经恢复,改为今名] 之成立,在前清光绪十年(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四年),系林乐知先生[13]所手创。先在法租界八仙桥、美租界虹口开设两备校,经三易寒暑之筹画,始购得昆山路之地亩,集资建筑,不曰学堂、学校,而曰书院,亦犹存养、博习之名称,尚在旧教育时代也。校舍虽不多,校场确甚广,南沿昆山路,西沿乍浦路,东北两边均沿内街。如此一大方,除西北角略缺零星房屋两三家以外,全属校场。课余散步及从事各种运动,极为宽舒。今则沧桑屡变,靠西空地,都已建筑,抑且鳞次栉比,无复隙地可寻矣。
博习归并中西,在前清光绪二十五年(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14],时中西已办十五年,成绩斐然。监院一席,已易潘慎文先生矣。潘有得意门生史君拜言,延为总理校务,并授算术。教会所办学校,中、西文并重,自始即标明此旨。故是时教授西文各课者,有潘慎文夫妇、文乃史、刘乐义、曹锡庚、谢鸿赉诸先生;教授中文各课者,有徐楚亭、徐少范、金伯陶、石云汀诸先生,而余亦追随其后。[15]十里洋场,车声轰动,终夜不宁。余初到时,夜不能成寐,殊感困苦,略久则渐渐习惯,不觉其苦矣。“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诚经验之语也。
前清光绪二十五年(西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美国在华宣教团商所以推广教育事业,欲在苏城设一大学,先办文科、医科、圣道科,为监理会最高学府。惟事关重大,应先征询当地官绅意见,始可确定方针。因于是年冬,假葑门外苏关公署,柬请合城官长及绅、商、学各巨公设筵,会议公推美国驻沪领事古纳君[16]为主席,中外一堂,主宾欢洽,李提摩太[17]、林乐知两公将此计划详细演说,合座赞同,并许尽力襄助。由是,备就捐册,分头募集。[18]首由本省抚、藩、臬三宪[19]允为提倡,继之即苏州府、三首县及苏城、南浔、上海、常熟、无锡各绅商,均次第捐输。逾年,美国欧尔林城[20]年会时,经侨华回美之盖、惠两监督[21]先后演讲,又集成巨款汇华,结果收到实数捐自美国者,统计银币七万五千元;[22]捐自中国者,本省抚、藩、臬及本府、三县,合共六千三百元,南浔各绅士三千元,上海各绅士二千七百三十二元,本城各绅士一千八百又八元,常熟各绅士一千二百五十元,无锡各绅士八百八十元,统计银币一万五千九百七十元。信乎!众擎者易举。育才兴学,可见中外有同情焉。
苏州大学校内林乐知先生塑像
【杨旭辉按】 关于东吴大学成立的前后经过与历史,《1910年东吴大学英文年刊》记载甚详,可与这段文字参考,摘录其中有关文字(并附中文译文)如下:
HISTORY
The missionaries of the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South in China met in Soochow in the fall of 1899,Dr.W.R.Lambuth,Secretary of the Board of Missions being present.After thoroughly discussing the educational outlook it was decided to unite all the higher educational work of the mission in Soochow,and there build up a University with Literary,Theological and Medical Departments,other de-partments to be added as deemed expedient.
The next step was to lay the plan before the gentry of Soochow,as their approval and help was necessary to full success.During the winter a conference attended by a large number of the officials and gentry of Soochow met in the Municipal Hall outside the city.The meeting was presided over by Mr.John Goodnow,Consul General for the United States at Shanghai,and addresses were made by Dr.Timothy Richard and Dr.Y.J.Allen.Considerable enthusiasm was manifested,and the purpose to establish a university was heartily welcomed by the gentlemen present,many of them promising to help forward the scheme.
Immediately after this meeting subscription books were opened and a liberal response came from Soochow,Nanzing,Shanghai,Changshu and Wusih.The total amount thus subscribed aggregated about$20,000 Mex.
Effort was now made to secure the necessary land.A large vacant plot,partly public land,adjoining property al-ready owned by the mission near the Fu Gate of the city,seemed most suitable for the projected university.Upon in-vitation Consul General Goodnow again visited Soochow and had an interview with the Governor of the province,Lu Chuan Lin.Mr.Goodnow's statements were favorably re-ceived,and the Yüan Ho district magistrate was instructed by the Governor to secure the land for the university.With this backing there was but little difficulty buying a good tract of land which,joined to that already held,made about nine acres.
On May 12th,1900,the plan for the university was brought before the Board of Missions,then in session at Nashville,Tenn.The plan received their hearty approval and the following resolutions were passed:
1.That this Board of Missions elect a Board of Trustees to whom shall be committed the care and oversight of our whole school work in China,and especially of the proposed university in Soochow.
2.That Bishop A.W.Wilson,Young J.Allen,D.L.Anderson,A.P.Parker.W.H.Park,W.B.Burke,W.B.Nance and J.W.Cline shall constitute the said Board of Trustees,together with Bishop C.B.Galloway,J.D.Hammond,J.At-kins and J.H.Kirkland,who shall ac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Board in the field in advancing the interests of our educational work in China.That the Bishop having charge of the China Mission shall be ex-officio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3.That the Secretaries of this Board of Missions be,and they are hereby instructed to secure as soon as possible,a Charter under the laws of the State of Tennessee,incorporating the institution in Soochow and conferring upon the above named Trustees all the powers usually held by Boards of Trustees of our home colleges.
C.B.GALLOWAY,Chairman.,
A.J.LAMAR,A.W.WILSON,
JAMES O.BRANCH,JOHN W.MCLEAN.
The year 1900 saw the Boxer uprising,and the troubles in North China hindered progress.But while nothing could be done in China,the plans for the projected university were enthusiastically rece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during this Boxer year money was freely contributed to build up a university for China's benefit in Soochow.But it was at the General Missionary Conference held at New Orleans,April 24th,1901 that the enthusiasm reached its height.
During the Conference Sessions the Soochow University scheme was made prominent.On Sunday evening a brief address on the proposed university was given by Bishop Wilson,who had just arrived from China.He was followed by Bishop Galloway in an eloquent setting forth of“Lessons from Master Missionaries.”A spontaneous and unsolicited offering was actually thrust upon the speaker for the Soochow University.The subscriptions of that one evening amounted to$50,150 gold.
The liberal amounts contributed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China made it possible to proceed at once to the erection of the first building of the University,and on December 12th,1901 the contract was signed.
On March 8th,1901,the school was opened in the old buildings of the Buffington Institute,with three American professors and three Chinese.The name,Soochow University,expresses the purpose of the institution to give a broad,thorough education,in contrast to the narrow curriculum that has prevailed so long in China,and to develop into a modern university with 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courses.In 1901,however,this higher class work was impossible in China from lack of students of sufficient training in the new learning to undertake it.Hence the first work to be done was below college grade;students had to be prepared for college entrance.Not only post-graduate but also college work was in the future,and could only be reached by building up from the ground.
The Main Building was partly occupied in the spring of 1903 but it was not fully completed till January 1905.In 1907 suitable dormitory buildings were erected,capable of accommodating two hundred and eighteen students.
In Feb.1908 the first graduate from the College Department received his diploma with the degree of Bachelor of Arts.
【译文】
历 史
1899年秋天,中国南方卫理公会的传教士们与传教士委员会秘书长蓝华德博士在苏州会面,经过对教育的深入讨论后,决定整合教会在苏州的所有教育机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所包含文学系、神学系和医学系的大学,其他科系则视合宜而增设。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把计划展现给苏州本地的士绅,项目的成功必须取得他们的同意与支持。在冬天,大批苏州官员和士绅在城外的苏关公署参加了一个会议,会议由美国驻上海总领事约翰·古德纳先生主持,李提摩太博士和Y.J.艾伦博士(按:即林乐知)也作了发言。与会者热情很高,他们衷心欢迎建立一所大学,其中很多人还表示会积极推动这个计划的实施。
会议一结束,捐款就在苏州、南京、上海、常熟和无锡等地展开了,大家慷慨解囊,共捐得两万墨西哥鹰洋。
接下来就需要努力取得办学校所必要的土地。苏州葑门附近有一块大的空地,有一部分是公共土地,而与之相连的一部分已经归教会所有。这是非常适合争取来作为筹建大学的用地的。古德纳总领事再次受邀访问苏州,和江苏巡抚鹿传霖会谈。古德纳先生的发言受到了欢迎,江苏巡抚指示元和县地方官,确保土地归大学使用。有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筹建人员)很快就买下了一块大约9 英亩(按:1 英亩大约为4 047 平方米)土地,且与教会已有的土地相连接。
1900年5月12日,创办大学的计划提交给了教会,随后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召开的会议上,该计划被接受,并通过了以下决议:
1.本教会将选出一个董事会,负责照顾和监督教会在华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在苏州拟建的大学。
2.威尔逊主教、Y.J.Allen(中文名:林乐知),D.L.Anderson(中文名:孙乐文)、A.P.Parker(中文名:潘慎文)、W.H.Park(中文名:柏乐文)、W.B.Burke(中文名:步威廉)、W.B.Nance(中文名:文乃史)和J.W.Cline(中文名:葛赉恩)以及高乐威、哈蒙德、阿特金斯和科尔克兰德等组成董事会,成为教会在中国发展教育事业的桥梁。此外,负责中国传教的主教也是董事会的当然成员。
3.本会秘书应根据田纳西州的法律,并结合苏州的制度规定,尽快起草一份章程,在苏州设立该机构,并授予上述受托人、本校董事会拥有和美国国内大学董事会一样的权力。
主席:高乐威
拉马
约翰·麦柯莱恩
1900年,义和团运动造成了中国北方的困难。虽然教会在中国暂时无所可为,但计划在中国开办大学在美国受到了热烈响应。在义和团运动期间,美国人民纷纷解囊捐资,要在苏州建立一所为中国造福的大学。人们的这种热情,在1901年4月24日新奥尔良市举行的总传教士大会上达到了顶峰。
在会议上,建立东吴大学的计划是最令人瞩目的。星期天晚上,刚从中国回来的威尔逊主教作了简短的演讲,紧接其后,高乐威以他雄辩的口才作了题为“传教士的经验”的演讲。关于建立东吴大学的演讲,有力地推动了一场自发的捐款活动,当晚的捐款就达到了50 150 美元。
这种自发的捐款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出现了,大家的慷慨捐助使得我们能够即刻修建大学的第一座大楼。1901年12月12日,合同正式签署。
1901年3月8日,学校在博习书院的旧建筑中开学了,当时只有三个美国教授和三个中国教授。东吴大学的名字就表达了学校的宗旨,与中国长期以来盛行的狭隘课程形成鲜明对比,提供的是一个广阔而全面、深入的教育,并希望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现代大学。然而,在1901年的中国,开设比较高等的课程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缺乏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学生去接受它。因此,大学首要的工作便是开设低于大学的课程,为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做准备。不仅是研究生教育,即便是大学教育,都是未来的事情,一切只能从基础做起。
1903年春天,主楼已经被部分的使用,直到1905年1月它才全部竣工。1907年,建成了适宜的宿舍楼,可以容纳218 名学生。
1908年2月,大学部的第一位毕业生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
校园景色,图录自《1910年东吴大学英文年刊》
前清光绪二十七年(西历一千九百又一年),即将博习书院略加修葺,先行试办。旧遗学舍,下层平屋以作礼堂、膳室、办事室之用,上层专供学生寄宿。移课堂于旧时监院住宅内,因陋就简,权宜一时。由校董部推派孙乐文先生为监院[23](当时新教育尚在萌芽,仍袭书院例,名监院云),文乃史先生为西文教习,所有英文、算学、西史等课,归两先生教授。国文各课,则黄摩西[24]先生与余两人分任。而校中杂务,由李提调伯莲先生任之。(此等职务英文为Proctor,照字义翻译,中文有提调之称。盖即旧制乡闱大比与学使案临[25],均有提调,以办理外务也。)
在“东吴”二字未曾实现之前,先有政学书院之传言。是时接近当局之人,无不知之。据谓:“政学”二字之意,大概以此校之设,专为我国造就政治人才,以备国家效用。继以二字之义,嫌落边际,且书院二字,究竟名不副实。就地理上着想,因正名曰东吴大学堂。盖东吴系三国孙氏称王之地,以有孙字关系,故即定此名称云。
苏州大学校内原东吴大学校门
本校成立之原动力,只孙乐文先生一人。先生初来华时,见我华人多具优秀之资,惟乏陶铸之术。政府不良,暂无兴学之望,不得不借箸而筹,以尽友邦之谊。惟觉时机未到,不敢鲁莽,先于我国社会、官厅各方面屡加探讨,迨至已有把握,即拟就计划书,先商之于学属部(即今校董部),再商之于差会[26],继由差会函嘱林乐知先生、柏乐文先生[27]等旅华较久、熟悉华事者,会同酌办。时人谓孙乐文、林乐知、柏乐文三人之名,均有乐字,孟子谓“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8],此三人者,真欲实现孟子“三乐”之旨矣!时林先生办《万国公报》[29],柏先生掌博习医院[30],二公声望夙著。惟林先生对于本省绅士、官厅,素无往还,而柏先生行医,在苏声誉日隆,且苏州尤系省城,绅宦、官厅,以及各界人士,多所信仰,故本国捐款,大半由先生募集而来,其功尤不可没焉。
附录 黄慕庵先生所撰《重集经费启》
今日之中国,非闭关、垂堂[31]之中国,而兀立于民族竞争、世界旋中涡之中国也。竞争机力,人才为重;制造人才,则在教育;教育工场,则在学堂。是虽陈人竖士[32],皆能翕然喙[33]之矣。树木畜艾,尚需岁时,至欲晋蒙正而臻庞哲,养私德以溉大群,言之岂易易?饥而谋耕,寒而课绩,亦常不及之势焉。夫中国非无人才也。黠者触卢骚[34]显埋之电于脑部,狂易而走险;朴者锢于科第之夙耆,稿项不返,要其锐意,若循种竺,念侔刻楮,亦五洲所仅见,豫章之枉削也,锦段之错制也,岂才之罪哉?绳墨之,黼黻之,自裕于搘夏补衮之用。故遵教育之恒阶,则蒙学、小学、中学、寻常高等,不可凌躐,而非所限于中国也。假法坏古而罔恤者,正用之即弱毅昧昭矣。挛绁[35]于章句程序之中,而舞蹈自如者,易地亦百科之隽矣。则先设大学堂为彀实,与中国之现势、种性最适。惟是设学堂难,大学堂尤难。法式或可广思择善而定也,师资亦可选于众、资于异地也,而经费之巨,乍闻者色沮。它勿论,一仪器、一标本,直且逾万。欧美之称大学堂者,经费辄兼陶、猗[36]数家之畜,甚简亦需三四十万,非是,则出不雠内[37],而实不雠名。美国监理会之创设此东吴大学堂也,有曲徙[38]之虑焉,有缨被[39]之概焉。中国才隽之悦学者既如彼,其庶热心于教育者又如此,其明了而勇于议、怯于赴,岂重殖己,轻造士欤?得毋因首事者为千万里外之旅人,而尔疆彼界[40]之见未泯欤?某等则诚旅人也,虽习居生爱,谊若一家,而浮岛过云,去来何定?宫墙之美,为禹甸[41]光,非美利加之水土也。生徒济济皆黄农胄,无一皋加索族子弟也。某等不过代垦之工,治庖之祝,摄事之吏耳。主权自在,畴得攘之。然则人才者,中国之人才;学堂者,中国之学堂也。种族之丰殖,社会之改良,国家之再造,一惟中国人。食此学堂之报,收此学堂之果也。矧中国地大物博,高门上流,时作豪举,有振殍掩骼以市义[42]者,有庄严龙象以徼福者,有金粟易簪绂[43]以光门阀者,靡不发箧解囊之恐后。权以大学堂,其德施幸福光荣,当有什伯倍蓰于是三物者。养樲棘而舍梧槚[44],亮诸君子明达之识,断不出此。某等所以昧畛封[45]之异,而不惮为再三之渎也。
节录前年为同学会追述本公会十五年以前之设学概况
监理公会初到苏时,即以兴学为务,历今五十余年。十全街存养书院、宫巷中西书院,一在萌芽,一系小试。若博习书院,若上海中西书院,余皆身历其境而本大学则又自始至今,未尝一日离,均可约略言矣。
余之初执教鞭于博习书院也,时在一千八百九十七年,院址在今本大学大门以西,地甚偏小,较今只十五分之一。街心杨树,当时在围墙门内,干才及把,今已两三抱。树木如此,树人如彼,古人之语,正可想见。课堂、宿舍,连在一起,系我国旧式之四面楼。在此四面楼以西,有监院住宅;西南有天文台。课程甚简单,以中文为主课,“四书”“五经”统称之为儒书。此种名称,初闻似觉奇特,继知有宗教关系,并无足奇。此学舍、学课之大略情形也。(www.xing528.com)
至在院诸生及今尚能记忆者,高班有周承恩、唐舜臣、陆咏笙诸人,中班有孙鹤鸣、徐可升、金定邦、陈福全、周保昌、赵文弟诸人,小班惟沈冶生、叶采生。尚能记忆三班约共七十人。此学生之大略情形也。
一千八百九十九年,移并上海中西书院,即今昆山路第二中学。当时院址甚宽畅。潘慎文先生为监院,史拜言先生为总理。学生在余处上课而能略举其姓名者,如:余萼岫、马寅初[46]、范莲生、胡福保、石运珍、杨连寿诸人。一千九百零一年,本大学就博习旧址,先办中学,阴历二月初一日开课,权以四面楼为宿舍,监院住宅为学舍。学生半由宫巷中西书院移来。此为本大学最幼稚之情况。
厥后,建设方面由林堂而宿舍、而中西教习住宅、而孙堂,次第落成。教习方面,西国人有祁天锡[47]、孙明甫[48]、司马德[49]、巴克蒙、戈壁[50]、史旺密、齐尔诸先生。中国人有张一鹏[51]、章炳麟[52]、张光彝[53]、方佩刚、嵇长康[54]、吴瞿安[55]、吕诚之[56]、金叔远[57]、王丙祺、薛韦馥[58]诸先生。学科编制由简单而完备,由中学而大学,逐渐进行。此就本大学初办以前及开办以后十年之内,撮要言之。至近今十五年之进行,则知者尚多,姑不赘焉。
林堂雪景,图录自《1922年东吴年刊》
林堂入口,图录自《1918年东吴英文年刊》
林堂走廊边的罗马柱,图录自《1922年东吴年刊》
祁天锡先生肖像,图录自《1922年东吴年刊》
【注释】
[1]曹子实(1848—1902),浙江嘉兴秀水人,幼即父母双亡。后被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传教士蓝柏(James Willam Lambuth)夫妇收养,于1859年随蓝柏夫人到美国,受洗入教,取英文名Charley Marshall(查理·马歇尔)。在美国系统接受西式教育。1889年返回上海,并于次年被派往苏州传教。曹子实在苏州葑门十全街石皮弄租屋传教,同时创办学校,1871年创办存养书院。
[2]潘慎文,美国传教士A.P.Parker的中文名字。1875年11月来华抵沪。1876年,来苏州协助曹子实襄理学务,开始招收膳宿生,首批学生5 人。后一直参与东吴大学的创办和建设工作。
[3]据《1918年东吴英文年刊》中东吴大学的 “Important Dates”条记载:“1874—Zung Yang School opened on Zeh Zien Ka,Soochow.1879—Zung Yang School moved to Tien Sze Tsang and named Buffington Institute.”(译文:1874年,存养书院在苏州十全街开办。1879年,存养书院搬至天赐庄,改名为博习书院。)存养书院的开办时间与徐允修记载有出入,依徐说,存养书院开办八年后搬至天赐庄,是则《年刊》1874 当误。
[4]格致课,即物理课。1900年以前,我国把西方物理学翻译成“格致学”或“格物学”,如:1879年林乐知将罗斯古编写的物理书翻译成中文,并命名为《格致启蒙》,其中第二卷为格物学。
[5]海上三神山:古代中国传说中东海上仙人所居住的三座仙山:方壶(方丈)、瀛壶(瀛洲)、蓬壶(蓬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言景色优美似神仙境界。
[6]景海: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苏州天赐庄创办的景海女塾。民国六年(1917),改为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海淑德(Laura Askew Haygood)是美国基督教监理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女传教士,曾于1892年在上海创办中西女塾,后有意在苏州再办一所女子学校。在她去世两年后,苏州女校建成,为纪念海淑德对中国教育所做的贡献,学校取景仰海淑德之意,命名为“景海”。1903年在景海女塾新落成的红楼,其门楣上就用英文写道,“The Laura Haygood Memorial”。景海女校培养出杨荫榆、王季玉、吴贻芳、赵萝蕤、赵寄石等著名女性学者。
[7]自行束修:自我约束修养。《晋书·夏侯湛传》:“惟我兄弟姐妹,束修慎行,用不辱于冠带。”康有为《大同书》己部第二章:“若后汉之俗,束修激厉,志士相望,亦近于化行俗美矣。”
[8]食报:受报答或受报应。《明史·徐达·常遇春传·赞》:“顾中山赏延后裔,世叨荣宠,而开平天不假年,子孙亦复衰替。贵匹勋齐,而食报或爽,其故何也?”
[9]孙乐文(1850—1911),David L.Anderson 的中文名字,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人,毕业于弗吉尼亚州华盛顿学院。1895年在苏州宫巷开办中西书院。1901年至1911年任东吴大学校长。
[10]据《1918年东吴英文年刊》中东吴大学的 “Important Dates”条记载:“1895—Beginning of Anglo-Chinese School at Kung Hong,Soochow,by D.L.Ander-son.”(译文:1895年,孙乐文先生在苏州宫巷开办中西书院。)
[11]李伯莲,李政道的伯祖父,李仲覃之兄。1887年毕业于博习书院,是博习书院的首届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国学、数学、初等自然科学以及基督学教义等。后追随孙乐文,担任宫巷中西书院的校务管理与数学教习等。1900年,孙乐文创建东吴大学,聘李伯莲为提调(proctor),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1932年去世。
[12]文乃史(1868—1964),Walter B.Nance的中文名字,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1893年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896年来中国从事教育工作。1896年后在博习书院任教。后又参与东吴大学的创办,在东吴大学教授英语、哲学等与西学有关的课程,是首届校董成员。1922年获范德比尔特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并当选为东吴大学校长,1927年辞职,1950年回美国。著有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一书。
[13]林乐知(1836—1907),Young J.Allen 的中文名字,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伯克郡,1858年毕业于埃默里大学。1860年来华,从苏州人王韬治汉学,后任《上海新报》编辑。同治三年(1864),经苏州人冯桂芬介绍,任上海广方言馆首任英文教习,后参加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工作,任英文教习。1868年9月在上海创办《教会新报》(后改名为 《万国公报》)。1882年创办上海中西书院,1900年筹建东吴大学并任董事长,是东吴大学创始人之一。林乐知创办大学的这一设想形成于1880年。据《1918年东吴英文年刊》中东吴大学的 “Important Dates”条记载:“1880—Dr.Y.J.Allen planned an ‘Anglo-Chinese University’ at Shanghai and opened two schools which soon became Anglo-Chinese College.”(译文:1880年,林乐知先生计划在上海创办一所中西大学,同时开办两所中西书院。)
[14]苏州博习书院于1899年并入上海中西书院,亦见载于据《1918年东吴英文年刊》中东吴大学的“Important Dates”条:“1899—Buffington Institute trans-ferred to Shanghai.”(译文:1899年,博习书院搬至上海。)
[15]夏丐尊《我的中学时代》:“……中西书院(即东吴大学的前身)入学比较容易些,我于是就进中西书院。那时生活程度还很低,可是学费却已并不便宜,中西书院每半年记得要缴费四十八元。家中境况已甚拮据,我的第一次半年的学费还是母亲把首饰变卖了给我的。我与同伴到了上海,由大哥送我入中西书院。那时我年十七。中西书院分为初等科三年、高等科三年,此外还有特科若干年。我当然进初等科,那时功课不限定年级,是依学生的程度定的。英文是甲班的,算学如果有些根底就可入乙班,国文好的可以入丙班。我英文初读,入甲班,最初读的是《华英初阶》;算学乙班,读《笔算数学》;国文,甲班;其余各科也参差不齐,记不清楚了。各种学科中,最被人看不起的是国文,上课与否可以随便,最注重的是英文。时间表很简单,每日上午全读英文,下午第一时板定是算学,其余各科则配搭在数学以后。监院(即校长)是美国人潘慎文,教习有史拜言、谢鸿赉等。同学一百多人,大多数是包车接送的富者之子,间有贫寒子弟,则系基督教徒,受有教会补助,读书不用花钱的。我的同学中很有许多现今知名之士。记得名律师丁榕、经济大家马寅初,都是我的先辈的同学。”
[16]古纳君,时任美国驻上海总领事John Goodnow(中文译名:古德纳)。
[17]李提摩太(1845—1919),英国浸信会传教士Timothy Richard 的中文名字,字菩岳。1870年12月抵达上海,随后去山东等地传教。1886年,李提摩太到北京,发表《七国新学备要》,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各国的教育情况,建议清政府每年拿出100 万两白银作为教育改革的经费。他先后结交了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荃、曾纪泽、左宗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以西方文化吸引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层人士,对近代中国的维新运动有很大影响。
[18]《1918年东吴英文年刊》中东吴大学的 “Important Dates”条记载:“1899—Board of Trustees for a University at Soochow elected.”(译文:1899年,东吴大学董事会选举产生。)
[19]抚、藩、臬三宪:分别指江苏巡抚(抚台)、江苏布政使(藩台)、江苏按察使(臬台)三位地方大员,当时江苏三府设在苏州。明清时期的巡抚是负责巡视本省的军政、民政大臣;布政使主要掌管全省的财政;按察使则主管全省范围内的刑法之事。
[20]美国欧尔林城:当时对美国新奥尔良市(New Orleans)的音译。
[21]惠督:美国教会当时在中国的主教威尔逊(A.W.Wilson),中文亦称为惠督。
[22]《1918年东吴英文年刊》中东吴大学的 “Important Dates”条记载:“1901—850,000 [Gold] subscribed at New Orleans(U.S.A.).Charter granted by State of Tennessee(U.S.A.).Classes organized and work started.”(译文:1901年,在美国新奥尔良筹款85 万元,在美国田纳西州获得办学许可证,开始组织班级和教学。)
[23]《1918年东吴英文年刊》中东吴大学的 “Important Dates”条记载:“1900—Dr.D.L.Anderson elected president of Soochow University.”(译文:1900年,孙乐文博士当选为东吴大学校长。)
[24]黄摩西,即东吴大学首任中文教习黄人。黄人(1866—1913),原名黄振元,字慕庵,一作慕韩,中年以后改名黄人,字摩西,别署蛮、野蛮、野黄、梦闇、诗虎。江苏昭文(今常熟)浒浦问村人。三十岁时,应友人之约,寓居苏州,结交吴中名流吴梅、金松岑、吴湖帆、范烟桥等。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庞树松、树柏兄弟在苏州组织“三千剑气文社”(1909年南社在苏州虎丘成立,黄人旋偕所有成员并入),以文会友,评说时事,并创办了苏州历史上最早的报纸《独立报》,后终因“借明讽清,语多警辟”“言词犯上”而于次年被苏州知府彦秀封禁。光绪二十七年(1901)农历二月,东吴大学正式成立开学,聘黄人任国学教习(教授),直至辞世。
[25]乡闱:古代科举时代的乡试或举行乡试的考场。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下》:“明年会试,经、子、史科,亦依乡闱分年。礼部尚书知贡举。”大比:明清时期乡试一般三年举行一次,称大比。学使:通常称“学政”,清代派往各省负责检查监督各省科举考试和教育工作的官员,一般任期三年。案临:莅临考察工作。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宴》:“无何,学使案临,苦无资斧,薄贷而往。”
[26]差会:基督新教派遣传教士在外进行传教活动的组织,产生于十七世纪初。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允许传教士在内地自由传教,差会在中国的势力逐渐增强,其中以美国北长老会、英国浸礼会和美国南监理会的势力最大。
[27]柏乐文(1858—1927),W.H.Park 的中文名字,美国监理公会传教医生。清光绪八年(1882)到苏州,参与筹建苏州监理公会办的博习医院(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次年建成并开院应诊。曾助孙乐文等筹办东吴大学。
[28]语出《孟子·尽心章句上》。
[29]《万国公报》:原名《教会新报》(Church News),林乐知于1868年9月5日在上海创刊,起初为宗教性质刊物。1874年9月5日,第301 期时改名为《万国公报》(Globe Magazine),仍为周刊,报刊内容开始演变为非宗教性质。中间曾一度停刊,1887年广学会成立,将其作为机关报,仍由林乐知主编,于1889年复刊,英文名改为The Review of the Times,改为月刊,至1907年停办。《万国公报》是当时在中国发行最久、影响最大的杂志之一,时人称为“西学新知之总荟”。1899年2月,《万国公报》还最早把马克思以及他的《资本论》介绍到中国来。
[30]博习医院: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1882年,美国南方监理会派遣医疗传教士柏乐文、蓝华德到苏州,他们用教会和地方士绅捐款的一万美元,在天赐庄购地7 亩,建设医院。1883年11月8日,Soochow Hospital正式开业,为纪念早在1877年捐款给监理会兴办苏州医疗事业的Buffington 先生,医院的中文名定为“苏州博习医院”。柏乐文任博习医院的首任院长。
[31]垂堂:靠近屋檐下坐,因檐瓦坠落很可能伤人,故以此比喻处于危险的境地。语出《汉书·爰盎晁错传》:“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颜师古注:“垂堂,谓坐堂外边,恐坠堕也。”
[32]陈人:陈腐的人。竖士:见识浅陋的人。
[33]喙(huì):原意是鸟的嘴巴,这里指用嘴论说。
[34]卢骚: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卢梭的旧译名。
[35]挛(luán):手脚蜷缩,不能伸开。绁(xiè):被绳索捆绑住。
[36]陶、猗:中国古代富有之人的代表,即陶朱公(范蠡)、猗顿。
[37]出不雠内:即入不敷出之意。雠:相应、相当。内:通假字,同“纳”,收入。
[38]曲徙:把烟囱改建成弯曲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典出《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39]缨被: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语出《孟子·离娄章句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40]尔疆彼界:彼此之间的界限。语出朱熹《朱子语类·中庸》:“致广大,谓心胸开阔,无此疆彼界之殊。”
[41]禹甸:本谓禹所垦辟之地,后泛指中国之地为禹甸。语出《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42]振殍掩骼:赈济饥饿的灾民,掩埋暴露的尸骨。殍(piáo):饿死的人。市义:邀买人心博取正义的名声。典出《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43]金粟:钱财和粮谷。《商君书·去强》:“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簪绂:冠簪缨带,指古代官员服饰,这里用来比喻显贵,仕宦。
[44]梧槚:比喻人才。典出《孟子·告子章句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棘,则为贱场师焉。”孙奭疏:“梧,桐也;槚,山楸也;棘,小酸枣也。梧槚可以为琴瑟材,是良木;小酸枣,无用之才也,是贱木也。”
[45]畛封:疆界。司马光《送刘观察知洺州》诗:“畛封连故赵,庐井带清漳。”
[46]马寅初(1882—1982),字元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浙江嵊县(今嵊州)人。早年在中西书院求学。一生著述甚丰,尤以《新人口论》最为不朽,有当代“中国人口学第一人”之誉。
[47]祁天锡(1876—1937),美国监理会教育传教士Nathaniel Gist Gee的中文名字。毕业于美国沃福德学院,获文科硕士。1901年来苏州传教,在东吴大学堂任格致教习。1906年《学桴》(《东吴月报》)创刊,兼任执事人和总主笔。美国鸟类学家联合会通讯会员,在东吴大学任职期间编著了《昆虫学举隅》《英文植物学教科书》《华东鸟类指南》《长江下游鸟类索引》等。1912年主持创办东吴大学生物专业。
[48]孙明甫,校长孙乐文次子,详见本书《志师资》,有专传。
[49]司马德,东吴大学教师,在体育教学上成绩尤为突出,详见本书《志师资》,有专传。
[50]戈壁,东吴大学英文兼拉丁文教师。详见本书《志生徒》,有记其轶事。
[51]张一鹏(1872—1944),字云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人。早年进南洋公学读书,后辍学在家,加入兄长张一麐创办的苏学社。后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归国后,曾受聘于东吴大学任教职。
[52]章炳麟(1869—1936),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学者,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后因反清,慕顾绛(顾炎武)人品而改名章绛,别号太炎,世称“太炎先生”,研究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多个领域,著述甚丰。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季学期,东吴大学聘章炳鳞先生教授国学,只一学期即解约而去,详见本书《志师资》。
[53]张光彝,字秉生,前清昆山县(今苏州昆山)学廪膳生,受聘任东吴大学国文、国史教师,详见本书《志师资》,有专传。
[54]嵇长康,即东吴大学教师嵇绍周,任国学教习,详见本书《志师资》,有专传。
[55]吴瞿安(1884—1939),即现代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词曲作家吴梅,字瞿安,号霜厓,江苏长洲(今苏州)人。被誉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学大师”。1905年受聘于东吴大学,与黄人相切磋。后历任北京大学、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光华大学、金陵大学教授,弟子遍天下。
[56]吕诚之(1884—1957),即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吕思勉,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教育,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任教。著有《吕著中国通史》等数十种图书。
[57]金叔远(1873—1960),即金鹤冲,字叔远,晚号暗泾老人、箬帽山人,江苏常熟金村(今属张家港)人。光绪十九年(1893)诸生。幼承家学,工古文辞,通佛老哲理,尤熟于乡里掌故。因旧友黄人之荐,任东吴大学国文教授,后又曾任教于同济大学。晚年居家授徒三十余年。著有《钱牧斋先生年谱》《病鹤诗稿》《暗泾文钞》《金村小志》等。
[58]薛韦馥,即东吴大学教授薛灌英,见前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