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艺术史上,艺术风格有哪些呢?
答:风格是艺术史学的重要范畴,是艺术家、艺术流派的创造个性与艺术语言化合,呈现出的恒常的整体艺术特色,是一种模式重复。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就划分了“雄浑、冲淡、高古、典雅、绮丽、豪放、疏野、清奇、飘逸”等二十四种艺术风格。放眼艺术史,主要有优美、崇高、荒诞、滑稽等审美风格范畴。
优美,是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是古典艺术时代的标准,古希腊雕塑的静穆单纯之优美,中国文人山水画的烟云供养之优美,中国仕女画的谨细雅静之优美,以及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飞天的优美等。
崇高,指形式或内容,超出人的主体性可控范围,给人一种巨大的压迫感,继而激起主体的抗争、振奋,终而升华,审美心理存在一个坎线转折。欣赏悲剧,面对无力回天的情节,无可奈何的命运、撕碎的价值,谁都会起同情悲慨之心,但压迫者并未造成实质性危险,在一定距离之外,人的主体性继而生发、生长,以致凌驾。如同当人登顶山峰,首先被高峻压迫,继而放眼空旷,心胸一下子打开、释放,生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激发怜悯与恐惧,以促使此类情绪的净化。”
荒诞,是形式的破碎与扭曲,是内涵的虚无与惨淡,是现代主义艺术贡献的一个重要风格范畴。比如鲁迅先生的《野草》,满纸袒露的黑暗、无助的惨伤、血气淋漓的斑痕,是一颗彷徨于黑暗与光明、过去与未来的“历史中间物”的痛苦灵魂,这种存在主义意义上的“荒诞” 生命感,是鲁迅先生远远超越那个时代诸多启蒙者的地方。在现代主义艺术中多有这样的作品,毕加索作品中支离破碎的画面,席勒病态的人体,蒙克扭曲恐惧的氛围(图6.9),培根油腻臃肿的肥肉等。
但我们要清楚,艺术最根本的目的,并不仅限于歌颂生命的正面,也对世界与生命的负面进行映现与发掘,如荒诞性、毁灭性、黑暗性等。艺术对生命和世界任何面向的揭示,都是有价值的,或深邃、或辽阔,或柔软、或幽微。
问:在艺术评价中有这样一个词“人书俱老”,您感觉这个“老”与艺术家年龄有关还是与艺术水平相关?
图6.9:《呐喊》
爱德华·蒙克
91×73.5cm
蛋彩画结合油画
1893年
挪威奥斯陆国家美术馆
答:“人书俱老”与艺术家的境界有关。老健、老辣、遒老等,算是艺术境界中最高层次,“老”也是中国审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个艺术家的笔墨与其人格的成熟很有关系。一般来说,中国文人画家的人格成熟与其年龄、阅历相关,艺术家需要将名利、生死等看淡,渐渐放下。当然,技术上磨炼必不可少。人书俱老,即人也老了,书也老了。其实,人的年纪到了,人的人格也相对成熟了,在成熟的人格下自然挥洒的笔墨,可达到一种老健。
“老”有很多种,有自由的、率真的、返璞归真的、厚重雄劲的等。“老”的审美由来与饮食有关,与酒的品位的抽象提升有关。秋天到,谷子成熟,便可酿酒,所以在训诂学中,“酒者,秋也,旧也”。酒,越老越好,正如常说的酒是陈的香,越老的酒涵化的东西越多。酒中有火辣之气,陈酿之后,躁火气收敛,回味更佳,后劲更足。从酒的“老”,化入到书画审美的“老”。比如欣赏一株梅花的老杆,是一种力量所在,一种经历时间磨炼的、含藏的力量,又不失回味,与书法中的“人书俱老”,都是气息相通的。一方面,从纯形式感出发理解作品。黄永玉在岳麓书院讲座时,有人问怎么理解抽象艺术,为什么看不懂。黄永玉说:“你听过鸟叫吗?”那人说“听过”。“听得懂吗?”“听不懂。”“好听吗?”那人说“好听”。黄永玉说,“那不就得了,抽象艺术也一样。”所以抽象艺术就是让人回到纯形式感。黄永玉用京戏锣鼓比喻,给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锣鼓节奏敷上颜色,就成了抽象画。
问:对于抽象艺术,应该如何理解?
从音乐角度理解抽象艺术反而更容易,因为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抽象和最抒情的艺术。音乐是通过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组合而成的艺术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抽象艺术也具备音乐的品质,形式中有节奏、旋律等。当然,音乐又是最容易打动人,使人忧伤或使人快乐的艺术。大家不妨听一下《斯卡布罗集市》,旋律线拉得极缓,极长,极远,忧伤清旷,歌词中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等普通花草反复婉转,旋律中兴发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与伤怀的气息。即使没有歌词,音乐旋律同样打动人心。
抽象艺术如同音乐,以纯形式感直指人心,使人兴发感动,直接关联人的情感本质。这也是格式塔中的“异质同构”,音乐一面是抽象,一面是抒情,二者之所以密不可分,在于音乐的结构和人的生理、情感结构等是“同构”的。如《诗经·采薇》中 “杨柳依依”,柳条柔软飘荡,与人的绵绵别绪同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不绝的流水与汩汩汤汤的愁情是契合的。(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理解抽象艺术,要从艺术史的学术逻辑来溯源,理清演变脉络。
按照批评家格林伯格的观点,现代主义艺术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在各个层面上走向专业化、精英化,走向艺术本体媒介材质的反思、自觉与自律的逻辑。这种走向的起始点是照相机的发明,照相机栩栩如生地记录世界,对绘画的模仿功能和写实功能产生巨大的冲击。
面对照相机带来的冲击,画家开始反思绘画的本质。何物是绘画本身所独有的,无法取代的?绘画的本体是其平面性、二维性,而雕塑和建筑则是三维的。在西方艺术史中,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艺术家便建立了一套以解剖学、光学、透视学为基础逼真模仿世界的造型体系,在二维画面中营造三维的体积和空间。
绘画本身有了本体自觉后,绘画就开始走向平面,焦点透视体系开始解构。从塞尚、高更、凡·高开始,印象派后期的作品已不再追求画面中的体量、透视空间等,而是将画面压缩,探索平面化,这是对古典油画三维世界的挑战,也是媒材自觉的结果。
在照相机出现之前,绘画最早以追求仿真,栩栩如生地反映世界为目标。但照相机出现以后,绘画的仿真性与照相机便无可比性。于是,绘画开始走向抽象,画面形象开始扭曲变形,远离具象写真,这点是照相机无法模仿的。虽然高更、凡·高、塞尚已开始变形,但仍处于似与不似之间。毕加索早期作品也是如此,仍保留着可以辨认的形。此时,绘画需要进一步推进,超越具象,超越可见的形。从艺术的逻辑讲,把画面中的局部要素进行放大,比如一个色块、一根线条、一片肌理、一个笔触等,独立成像,画面开始走向抽象。
当然,走向抽象的逻辑未必完全是由立体到平面,由具象到抽象,再到局部要素的放大。其他因素同样可以引致艺术家走向抽象。如蒙德里安的抽象冲动,是因其身份与信仰,作为通神学会的会员,蒙德里安有着对世界终极追索的冲动。蒙德里安那些手绘的方方块块中仅有竖线、横线以及红黄蓝三原色,再加点儿黑白,简约到了极致。这是世界最精粹的结构,神赋予的结构,正如叔本华曾认为钻石的多面体结构是世界上最稳定的结构,这便是对永恒追求的冲动。
蒙德里安的三棵“开花的苹果树” 向我们展现了由具象走向抽象的道路(图6.10)。首先一棵具象的苹果树,枝叶完备,树的形象清晰可辨。第二棵苹果树开始走向抽象化时,树干变成了直线或弧线,相互交错,从而产生某种律动感。第三棵再进一步抽象,画面成了点、线、面的组合。
图6.10:《开花的苹果树》
蒙德里安
78×106cm
布面油画
1912年
荷兰海牙市立美术馆
艺术史不会因为从具象走向抽象而停止前进,艺术抽象到极致,仍停留在画布上,能否突破画布呢?使用现成品,突破画布的限制,于是现成品艺术诞生。杜尚是现成品艺术的先行者,当他将小便池拿进展览时,就意味对架上绘画的突破和挑战。
现成品艺术仍依附于物品,艺术还有可能进一步突破吗?不依赖于任何物品,借助身体表达,进而行为艺术诞生。艺术推进到极致,甚至,最后连身体都不需要,而是用意念创造艺术。
问:中国绘画尤为注重笔墨,如果将笔墨与现代科技结合,会不会产生出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答:我认为作为一种观念艺术是可以进行创作的。水墨和当下的大数据、AR、VR等技术相结合,可能会摩擦出新的艺术形式。但此时已不能称其为中国画,因为与中国传统文脉的传承出现了断裂。中国画的笔墨讲求点线条中的教养、修为、生命体验等,一点一线中蕴含有微言大义。中国人创造的笔墨传统,已融入中国的文化脉络中,所以如果给新的笔墨形式命名,可称为“实验水墨”“观念水墨”或 “新科技水墨”。若仍在中国画的审美范畴中进行创作,就必须求笔墨之精神,接续传统文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