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什么很多艺术家喜欢画自画像?
答:自画像是艺术中独特而又常见的现象,尤其在西方艺术史中不胜枚举。英国艺术史家詹姆斯·霍尔认为,自画像出现的方式有三种:一,旁观式自画像,艺术家混于神话、历史故事人群中,成为历史叙事的一部分,如米开朗基罗将自己画在《最后的审判》中皱巴巴的人皮上。二,群像式自画像,艺术家与现实家人、朋友等一同出现,如阿尼巴尔·卡拉奇将自己与同伴同框出现。三,独立式自画像,艺术家本人单独出现于画面,例证繁多,如伦勃朗、凡·高等人的自画像。
画家之所以画自画像,我概括原因为四种:
一是贫困潦倒的艺术家请不起模特,只能对着镜子,描画着“免费”的自己。凡·高一生画了40多幅自画像,多半由于自己拮据,请不起模特。
二是艺术家的自恋情结。是对自我痴迷的一种安慰,如乔尔乔内的《扮成大卫的自画像》有自我英雄化的书写。
三是渴望不朽。拉斐尔的画中经常将自己画进去,与赞助人同框,作为场景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徐悲鸿《田横五百士》中间黄色衣服的人(图4.5),便是画家自己,画在画面正中。
四是艺术家的自我观照和反省。伦勃朗从年青画到老去,有强烈的生命观照和反省意味。在中国艺术中,除了观照和反省外,还有修好,通过照镜子或自画像,渴望达到更完美境界,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照镜梳发女子,正是如此,“人咸知修其容”,修仪容颜到品质之美好。(www.xing528.com)
图4.5:《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
349×197cm
布面油画
1930年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问:艺术家在有了自己的面貌和风格以后,会不会对自己的创作形成束缚?
答:肯定会的。艺术家的风格成熟,有自我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运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等,与艺术家人格生命相匹配、相融洽。一般来说,一个艺术家自我风格的形成,一生只有一个高峰,很难出现第二个。
伟大的艺术家形成自己成熟的风格后,会有意识地突破自我,借助艺术,探索生命和世界的更多奇观,在不断探索的冲动下,否定前一种风格,另起炉灶,寻找新的可能性。毕加索曾创造过多种风格,并且每一次风格被人追随模仿后,他就另辟蹊径。为什么这种自否性,多在现代主义艺术家身上发生呢?因为古典主义艺术那里,艺术家的表现手段和生命已高度融洽,尤其像中国文人画家,一生往往只为达到一种成熟风格,风格演变水到渠成,没有那么多自觉。
艺术家要警惕,一种风格成熟后,当被权势、被市场接纳、左右后,风格便转化为市场商标,不能再变,创造力由此被束缚,艺术生命也就结束了。如郑板桥笔下的竹石,风格独具,成为市场的标签,但几十年未变,因为辨识度高的商标关联着市场名与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