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是如何产生艺术的呢?
图2.4:《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桑西
265×196cm
布面油画
1513—1514年
德国德累斯顿茨温格博物馆
答:“劳动”一词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经常被提及,人类改造社会时需要制造工具,进而使用工具支配世界,艺术恰恰产生于制造工具的过程。原始人敲敲打打,把石头打磨出一定的形状,美感开始出现。有对称性的美,也有不规则的美,石头的形式变得具有意味。鲁迅先生讲,诗歌就是歌诗,是用来唱的,《诗经》就是在集体劳动时,吭唷吭唷,一起喊出的号子,于是音乐就出现了,带有音乐感的号子词句进而形成了最短的诗歌。
在此,我特别强调,人的身体感参与 了“劳”和“动”的 动 作。当 人 使 用 工具或塑造工具时,动作开始产生,进而与世界有所交流。工具并非死物,工具相当于身体的延伸,人与工具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信任关系。我认为动作在艺术中举足轻重。无论是借助工具改造世界的动作,还是制造工具的动作,在动和作的操作中,“技”永远是艺术最根本、最核心且不可或缺的。
图2.5:《云树之思》
黄宾虹
87×32cm
纸本水墨设色
1952年
(www.xing528.com)
图2.6:《秋天的韵律》
绘画便有例证。一幅画,从第一笔到最后一笔,都是由笔触所带动的“动”“作” 韵律生产出来的。黄宾虹绘画重叠杂乱的点线(图2.5),波洛克艺术自由肆意的滴洒(图2.6),本身就是动作。若将波洛克单独滴洒的动作抽离出来,俨然一种身体舞蹈。波洛克艺术的美感便有了来源,来自身体的韵律和动作的节奏,以及油彩在画布上所呈现的“有意味的形式”。
写诗也需要身体的参与,要有身体感。古人的吟咏,是身体和诗合二为一。诗词教养极高的人,身体最为敏感,在吟诵诗词时,一字平仄韵律不协和,便感觉喉咙阻塞,浑身不畅。经过长久吟诵,诗词的节奏和韵律逐步融入身体。
好诗是可以带动身体的。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写景,平淡叙述,难有波澜。但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推动身体参与。举头与低头,诗句与动作相俦。举头吟咏间,明月映入眼帘;低头时,自然而然地思念故乡了。
舞蹈艺术中,动作自然重要。现代舞大家皮娜·鲍什,她的作品中,就极喜欢重复的手势动作,比如《蓝胡子》中(图2.7),一只女人的手伸出来,顺着蓝胡子身体延伸,抚摸他的脸颊,蓝胡子把双手放在她头上,使劲把她摁倒在脚下,手再次出现,他再次摁倒。再伸再摁,一次又一次,动作越来越快。柔情与绝情,施予与拒绝,人与人。这些机械而重复的“动作”,获得了极大的情感力量与精神含蕴,成为皮娜·鲍什舞蹈的经典标示。
就艺术的动与作,我曾提出过以手为先的场域化艺术创造。好的作品往往是最有手感的作品,而好的艺术家则是在创造过程中,自觉引发手、追随手、顺从手的艺术家。通过手的动作带动身体感,决定艺术创造的最终成败。
图2.7:舞剧《蓝胡子》(Barbe Bleue)
皮娜·鲍什
1977年
德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