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年太平,晋国大裁军与盛世景象

十年太平,晋国大裁军与盛世景象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亡国后的孙皓是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在晋国生活了五年才死掉。司马炎就出台了一个法令,让各州解除武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裁军的举动。连年征战导致大量土地荒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种地,司马炎此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太康元年,司马炎下令对贵族、官僚的佃户数量进行规定。史书上讲晋武帝太康年间的祥和景象被称为“太康盛世”,虽然不过短短的十年光景,但是这毕竟是三国结束后迎来的第一个发展时期,还是值得肯定的。

十年太平,晋国大裁军与盛世景象

孙皓投降后,司马炎下诏说:“孙皓穷迫归降,前诏待之以不死,今皓垂至,意犹愍之,其赐号为归命侯。进给衣服车乘,田三十顷,岁给谷五千斛,钱五十万,绢五百匹,绵五百斤。”亡国后的孙皓是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在晋国生活了五年才死掉。司马炎对这个平生爱享乐、爱杀人的孙皓,倒是也很宽容。

一次,孙皓进宫看司马炎跟大臣王济下棋,司马炎很好奇为什么孙皓对剥人皮这样恶心暴戾的事情那么热衷,那么乐此不疲。孙皓回答说:“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后人多据此以为孙皓对自己的暴政毫无悔改,才有一股理直气壮的味道,事实上孙皓说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讽刺王济。当时王济在皇帝司马炎跟前坐得很是随便,对臣子一贯极为挑剔的孙皓看见王济坐没坐相的懒散样,就这么指桑骂槐地回答了一番。

司马炎也没说什么,仅象征性地给了孙皓一个官,还给他的几个儿子安排了官。

东吴亡了,蜀国早就没有了,西北的战事因为任用马隆,也得到平息。司马炎就出台了一个法令,让各州解除武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裁军的举动。大一点的郡保留一百个当兵的官就行了,小一点的地方就随便保留一点,剩下的直接都回家种地。不仅如此,司马炎还撤去将军的名号,规定已经封为将军的人以后没有领兵的权力。

当兵的少了,当农民的自然就多了。连年征战导致大量土地荒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种地,司马炎此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他忽略了一点,武装力量可以少有,但是不能少到离谱的程度,至少得需要一些上街巡逻。小郡的武吏都回家种地了,谁负责治安维持呢?(www.xing528.com)

单是这样还不足以解决晋国的农业问题。当时的农民,大多依附于贵族或豪门的名下,这样可以少交税,如此大量的土地就归贵族或当官的所有,严重影响晋国人口普查的准确率。加上之前大量的劳动力放下锄头,背起武器,上了前线,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劳动力都没有在田地里劳作。

太康元年(280),司马炎下令对贵族、官僚的佃户数量进行规定。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作用毕竟有限,主要的作用还是肯定了贵族、官僚的现有土地、佃户财产。他又颁布了针对普通劳动力的占田、课田令,规定:“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减半,次丁女不课。”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老百姓开垦荒地。虽然改革进行得不是很彻底,但是行政手段的运用,使得大量的劳动力都去认真种田了,这对于司马炎尤为重要。

重视农业的司马炎号召兴修水利,土地多了,水利发展了,还有一样农业要素也要发展,就是人。司马炎出台了一项鼓励婚姻的政策:如果谁家孩子到了17岁还不结婚,那么官府就做媒,强制他结婚。这样做的目的是发展人口,毕竟战争打得过于持久,损失了太多的人,劳动力发展了,才能有更多的人种地。

史书上讲晋武帝太康年间(280—290)的祥和景象被称为“太康盛世”,虽然不过短短的十年光景,但是这毕竟是三国结束后迎来的第一个发展时期,还是值得肯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