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底牌:日本侨民在上海的经历与影响

上海底牌:日本侨民在上海的经历与影响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中日关系当中存在颇多不协调的声音,但要解决问题,靠冲突是难以奏效的。1870年,在上海的日侨仅7人,1915年有11457人,超过英国侨民,列于上海外侨之首。1907年,上海日本居留团成立,标志着日侨社会的形成。日侨中的大多数是自谋生路的中小商业、中小企业、饮食服务业、杂货业者以及无职的中下层民众,他们把上海作为永居的第二故乡。1945年日本战败,除少数留用人员,绝大多数日侨被遣送回国。

上海底牌:日本侨民在上海的经历与影响

研究大和民族,当以美国学者罗斯·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为经典。不过,以诗闻名的印度哲人泰戈尔,对日本也有很深的认识:“一天早晨,全世界突然发现日本在一夜之间冲破它那旧习惯的壁垒,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这是在这样难以置信的短时间内完成的,好像更换一次衣裳,而不像建造一座新的建筑物……事实是,日本同时是旧的又是新的。它从东方继承了古老的文化遗产。这种文化促使人在自己的内心寻求真正财富和力量,使人在失败和危险面前保持镇定,作出自我牺牲而不计代价或希图从中得益;使人蔑视死亡,承担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应当承担的无数社会义务。”这是我在三十多年前读过的关于日本的最刻骨铭心的文字之一,以致今天想要引用,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它。

中国人似乎是不大看得懂日本人的,反过来,日本人同样也不大了解中国人。从遣唐使到留东热,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不可谓不繁、沟通不可谓不多、影响不可谓不深,可是两国之间总也不能找到契合的锁钥,其中的关键,正如泰戈尔指出的那样:“对日本来说,危险不在于模仿西方的外表,而在于以西方民族主义的动力作为它自己的动力。”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几乎没有这种极端的血液在流动。

尽管中日关系当中存在颇多不协调的声音,但要解决问题,靠冲突是难以奏效的。如果我们都来仔细倾听彼此之间曾经发出过的协调之声,那么,那些刺耳的声音也许会逐渐消弭一些。我们应当相信民间正义的力量,它可以改变现状,虽然过程也许很漫长。

1983年和1987年,三联书店分别出版了《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实藤惠秀著)和《日本的中国移民》(汪向荣等著),我读了之后,一方面为学者们为中日关系史所做的扎实而有意义的工作而欣慰,一方面也为“一边倒”(都是研究旅日中国人的)而不满足。在中日关系经历“冰点”之后出现一点“破冰”迹象的时候,陈祖恩教授推出了《寻访东洋人:近代上海的日本居留民(1868—1945)》(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尤为恰到好处,它显示出了文化的对流是客观而自然的现象,对流双方都得到过好处,谁也不能说只得到了不该得的东西或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

关键词:日本侨民在上海(www.xing528.com)

相关背景:日侨是随着明治维新的发端和《中日休好条约》《中日通商条约》的签订而开始来到上海的。1870年,在上海的日侨仅7人,1915年有11457人,超过英国侨民,列于上海外侨之首。1943年上海日侨达10万多人。早期日侨零星居住在英、法租界,甲午战争前后开始进入虹口地区。1907年,上海日本居留团成立,标志着日侨社会的形成。日侨在行政管理、学校教育、宗教信仰、生活保障、公共卫生、娱乐休闲、文化传播等方面形成了一个独特社会,其社区网络组织完整和严密。

日侨社会有上层“会社派”和中下层“土著派”之分。日侨中的大多数是自谋生路的中小商业、中小企业、饮食服务业、杂货业者以及无职的中下层民众,他们把上海作为永居的第二故乡。1945年日本战败,除少数留用人员,绝大多数日侨被遣送回国。

■小小一碗豆腐花,榨菜、虾皮、紫菜、葱、酱油、盐、味精、辣油,一应俱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