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上海人心中不可磨去的“上海元素”“上海影像”“上海概念”的最深刻、最直观、最原味、最富有时代特征的印记。
国际饭店,是前卫、时尚、精致、融合的象征。
国际饭店是上海市城区的中心(饭店里有上海城市坐标原点的标记),这是从地理学概念而言的;但同时,它又是商业区域的中心,由它辐射而出现的上海商业板块构成,无不考虑到和它那种点和面的呼应关系;它也是上海人文化生活的中心,最有号召力的文化休闲活动,几乎都在它不必太夸张的半径之内得以实现;事实上,它还像一支体温表那样反映着社会的更迭和时代的嬗变——至少半个世纪以来,它所悬挂的标语,无疑是中国人政治生活的风向标;改革开放之初,它顶层的一个外商广告,就引起了新旧思想观念的剧烈碰撞……
国际饭店前卫的设计理念,使它在今天依然呈现出那种毫不陈旧的优雅的现代感。这是设计者的光荣,但,谁说不是业主眼光和品位超迈的体现?也许更值得让后人可圈可点的是它精良的建造水平——这就是中国人在当时的营造水准。中国人向来不缺智慧,缺少的只是对于智慧的人文关怀和尊重。在国际饭店建成后的半个多世纪,上海乃至全国,居然没有建成过一座像它那样的摩天大楼,这只能说明我们在历史发展观上面出现了问题。当全国的老百姓都在轰传“抬头看楼帽落地”的神话时,这与其说是在无意识地向那些建设者致意,不如说是对那些愚顽不化、固步自封的人的嘲笑。
国际饭店已经不再是“远东第一楼”了,连上海第一也算不上,然而,正如杭州的楼造得再大,总也盖不住六和塔的雄姿;苏州的楼造得再高,总也掩不住虎丘塔的高蹈;北京的楼造得再豪华,总也抹不掉北京饭店的尊贵。同样,在巴黎、伦敦、纽约、莫斯科……所有有历史的建筑,都受到了礼遇。国际饭店当然也不能例外。它克享盛誉80多年,现在评定的级别还是A,正在于它的文化内涵不可复制。
国际饭店是上海人手上的一枚戒指,虽然年纪老了点、款式旧了点,但它是我们和上海的定情之物。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像爱护一件宝贝那样地爱护它。因为这样的宝贝已经不多。(www.xing528.com)
关键词:国际饭店 邬达克
相关背景:国际饭店,1931年由金城、盐业、大陆、中南四家银行联合所办的“四行储蓄会”投资兴建。当年建造这幢远东最高大楼的初衷,完全是为了借以树立“四行”的形象,以吸引上海更多的储户到“四行”存款。
饭店由匈牙利籍著名设计师邬达克负责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包全部建筑工程。此前,上海的高层楼房都是由外国人承包其主体工程,但四行储蓄会负责人、著名银行家钱新之竭力赞同由国人自造,以振兴民族建筑业。最后,陶馥记营造厂以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质量中标。
大楼于1932年8月动工,1933年10月竣工,1934年12月1日开业。国际饭店为地下2层,地面22层,共24层,建筑表高83.6米,比当时香港最高的汇丰银行高出11米,比当年日本建筑高出更多,故有“远东第一楼”的称号。
饭店拥有国际先进的时速达每分钟约180米的三部自动电梯,可直达顶楼。当年除了纽约有两部这样高速的电梯外,国际饭店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这样先进、现代、新型电梯的大饭店。饭店还拥有自动喷淋消防设备,遥遥领先其他大楼。2楼为大餐厅,设有红、橙、紫、绿、蓝、黄等小餐厅。3楼由客厅、酒吧及西餐厅三部分组成。客厅中备有舒适座位,配有书报杂志、酒类茶水,为房客公共会客之场所和休憩之乐园。4楼以上至20层楼(除14楼外),皆为客房,每层均漆有特种的色彩;有大小不等之房间约19间,均附有私用浴室、家具及电话,给人以“宾至如归”的感觉。15楼至19楼为公寓式套房。摩天厅设在14楼,以其高耸空间、与星云为伍而闻名沪上。摩天厅内设有西菜厅,餐厅陈设力求精美雅致。14楼还设有宵夜茶座,为当年上海唯一夜间消遣的场所。24层楼是巨厦的顶峰,成为宾客观赏夜空和俯瞰风景的场所。
国际饭店原名国际大饭店,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国际饭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