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底牌:保护和培育文化原生态

上海底牌:保护和培育文化原生态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代在发展,文化上的吸收合并是正常的。苏州弹词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是由于它还保持着独特的风格,也可以说是“原生态”的,而像陆澹安这样的高手参与,使这种“原生态”呈现出丰富和健康的生长状态。它为广大的评弹艺人提供了充分展示才艺的平台,从而产生了许多技艺精湛的“名家”和“响档”;同时,也拥有了无数的听众和“书迷”,并孕育了不少评弹作家。1923年,上海出现了第一家广播电台。

上海底牌:保护和培育文化原生态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方戏曲的丰富多彩,这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

地方戏曲由于根植于当地的土壤之中,又服务于当地民众,因此地域色彩浓郁,形成相对封闭的文化流转系统。从历史上看,开放的文化系统较易生存和发展,但由此带来的是个性的消亡和特色的削弱,举例说,《刘三姐》和《阿诗玛》,由于被改编拍成电影,影响广泛了,甚至流播世界,但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原味”的丧失:曲调、行腔、语言乃至故事和主题等,都被“很合时宜”地移位、拼接、篡改、加入等。这是可喜还是可悲?我们暂且不忙下定论。不过,现在有些地方戏曲变得越来越“普通话”化了,毫无疑问,这是同质化的先兆,也是地方戏曲走向末路的象征。

我并不认为把地方戏曲完全封闭起来,便是最佳状态。时代在发展,文化上的吸收合并是正常的。其中应该把握的,是要以保留特点为基本尺度。有特点,就有区别;有区别,就有存在的合理性。有些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有些文化是不需要与时俱进的,比如让贵州的土戏里加电声伴奏,那就是存心让它折寿。如果全世界的戏曲都被高度统一到了一个方面,那就不是文化而是意志了。但我们对于地方戏曲也不是无所作为,因为它毕竟面临着传承难题。所以,创作和整理高手的深度参与,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做法。

什么是高手?高手就像是好的医生,他的职责就是不改变医疗对象的基本性状而使之仍然或者更有活力。我们知道,鲁迅秦腔是力挺的,周作人顾颉刚等对民间传说和童谣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意义的,李广田收集整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功不可没,老舍相声,齐如山编京剧,魏明伦写川剧,连大学问家郭沫若陈寅恪也对《再生缘》弹词的女作者产生了研究的兴趣……可见真正有眼光的文化学者,是极其注重戏曲当中的文化价值的。

苏州弹词是最富有文学色彩的地方戏曲品种,它之所以能够形成隽永、优美、精致的特点,是多种因素的叠加。苏州弹词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是由于它还保持着独特的风格,也可以说是“原生态”的,而像陆澹安这样的高手参与,使这种“原生态”呈现出丰富和健康的生长状态。我们应当向他们致敬。

关键词:旧上海评弹作家

相关背景:上海自开埠以来,就成了苏州评弹艺人竞相献艺的一方热土。市区和郊县,先后共出现过各类书场近千家之多。它为广大的评弹艺人提供了充分展示才艺的平台,从而产生了许多技艺精湛的“名家”和“响档”(故评弹界有“出道是在苏州,走红却在上海”之说);同时,也拥有了无数的听众和“书迷”,并孕育了不少评弹作家。(www.xing528.com)

辛亥革命以后,欣赏评弹艺术的“听书”,已是上海地区居民业余工暇、消遣娱乐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评弹听众与日俱增,艺人说唱的传统书目已远远不敷需求,于是在一批热爱评弹的文人参与之下,出现了许多由当时畅销小说和脍炙人口的戏曲所改编的书目。

其时,著名的评弹作家有:陆澹安、姚民哀、姜映清等,堪称功臣。

1923年,上海出现了第一家广播电台。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里,民营电台竟发展到七十几家。电台播音的兴起,私家宴会节庆“堂会”演出的红火,使弹词艺人对开篇作品的需求量骤增。于是开篇领域成了“书迷”文人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从而形成了一个上海开篇作家群体,内中有“开篇三杰”沈芝生、许月旦、郑心史以及张健帆等。

资深报人倪高风,也以擅写开篇蜚声书苑。戏曲、曲艺史专家赵景深除了在20世纪30年代末出版过《弹词选》和《弹词考证》等专著外,还身体力行地写作。

另外还有两位上海籍的本土评弹作家也是写开篇的好手,一位是青浦的陈范吾,另一位是嘉定的张梦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