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通史:明代四川方言及民间语言的生命力

四川通史:明代四川方言及民间语言的生命力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方言民间语言是民间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蜀语》中不仅反映了明代四川方音的特点[376],而且还记录了许多四川民间语言的词汇。[377]以上这些流行于明代的方言词汇,直到300多年后的今天,仍在四川广大城乡继续使用,足见民间语言的巨大生命力。这些“谶语”既有有利于张献忠的,也有不利于张献忠的,经后代文人把它记录下来,就成为民间语言的生动教材。

四川通史:明代四川方言及民间语言的生命力

(一)方言

民间语言是民间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记述四川方言的发展演变历程时,不能不提到李实和他的《蜀语》。李实(1596~1674)[373],字如石,别号镜庵,生于遂宁(今遂宁市中区),祖元桂,邑廪生,父鹤来,精医术。崇祯九年(1636)举于乡,十六年(1643)中进士,选长洲令,兼摄吴县令。次年(1644)明朝覆亡。再次年(1645),李实弃官,隐居长洲东门外,著书授徒。李实隐居30年,著书多种,以《蜀语》最为知名。李实在一篇简短紧要的序文中称:“实生长蜀田间,习闻蜀谚,眩于点画不暇考;留滞长洲,闲得以考之……传曰:‘乐操土音,不忘本也。’西蜀进士李实识。”[374]《蜀语》是他身居异地,在祖宗丘墓在蜀,思不得归的情况下,凭借壮年离蜀前所习的家乡民间语言,信手录之而成的。据语言学者研究断定,《蜀语》记录考订明末四川方言词汇560余条,共约万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书中著录了大量的方言词汇,绝大部分词汇又加有音注,所以它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四川方言词语,反映了明代方言某个地区的语音状况,还注意考索了方言词汇的来源和本字,对四川方言的历史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375]

《蜀语》中不仅反映了明代四川方音的特点[376],而且还记录了许多四川民间语言的词汇。下面仅摘录几条,以见一斑:

图11-57 李实像(采自《中国历代人物图像集》)

平原曰坝;腹泻曰过;面惭曰厌(“厌”音掩);蚕在茧中曰蛹(“蛹”曰勇);手承物曰拓;凡苗实聚多曰纂纂;称人曰汉(年老曰老汉,少壮者曰汉子);村市曰场(入市交易曰赶场);不与人分辩曰不理;少曰丁丁,又曰点点,又曰些些;母之父母曰外公外婆;老曰老革革;撑船竿曰蒿杆;男巫曰端公;酒器曰坛(“坛”与罈同);人快敏曰伶俐;推人曰攮(“攮”曰朗);不鲜曰蔫(“蔫”音焉);谓子曰崽;沉水曰淹;谓豕项间肉为“曹头肉”……[377]以上这些流行于明代的方言词汇,直到300多年后的今天,仍在四川广大城乡继续使用,足见民间语言的巨大生命力。

(二)民谚

值得提到的是,杨慎也是一位善于从民间文艺中吸取养料、运用民谣谚语的大师。在他辑录的《风雅逸篇》《古今风谣》和《古今谚》中,保存了当时许多民间歌谣、谚语。而且,他经常把这些民谣、谚语化用入诗。如在《黄柏行》中说:“宁食苦黄柏,莫作贵州客。宁食头七醋,莫行贵州路。”[378]用“黄柏”“头醋”的酸苦,反衬远行贵州的酸苦更甚。在《廿一史弹词》中,他经常使用“里语巷谈”,“自然成韵”。如词末所唱之:“幸今日,与知音,逢场作戏;待来朝,重会面,再有新文。”恰似街头巷尾叙谈,有如茶馆说书者云。难怪前人评论其“似正似谐,似俗似雅,似远似近”[379],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在明末张献忠进入四川与明军作战的过程中,农民军为讥刺明朝腐朽无能的官军而发的言论,经记录为文,诙谐幽默,许多也是民间俗语,具有极强的民间文学色彩。如在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围剿张献忠失败后,张献忠作诗嘲讽说:“前有邵巡抚(指邵捷春),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指廖大亨),不战随我行。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380]张献忠攻克成都后说:“桥是弯弓塔是箭,箭箭射着承天殿。”[381]而民间流传的俗语:“桥是弯弓塔是箭,一箭射翻金銮殿。朱明气数尽,流民坐江山。”[382]这些正是俗语在长期流传基础上的翻版与再创作。

(三)童谣

在明代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代,历史上作为权力斗争的异类武器大行其道,被派上了用场。各种政治势力以民间谣、歌、谚的形式,为自己造势,争取人心。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竞相利用童言无忌的特点,大造舆论,于是一些带有政治含义的童谣在四川广泛流行,不胫而走。

在明末四川流行的童谣中,既有针对明朝官军的,也有针对农民起义军的。例如,针对明朝官军的。流行于正德中的“川蜀童谣”说:“强贼放火,官军杀我。贼来梳我,军来篦我。”这首童谣,是针对正德年间官军为镇压蓝廷瑞之变而发的,所谓“统御非人,官军所过,掠劫甚于流贼,百姓歌之”[383]。还有童谣说:“贼兵梳,官兵篦,土兵薙。土贼犹可,土兵杀我。”[384]在雅州也有类似的童谣:“宁遇恶虎,不遇曹部。宁逢赤眉,不逢文师。”明末范文光监军雅州,纵掠民间,因此有此谣。曹,指曹勋[385]。也有针对农民起义军的童谣,显然带有敌视农民军的立场。如川南等地的童谣说:“流流贼,贼流流,上帝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个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东也流,西也流,流到天南有尽头。张也败,李也败,败出一个好世界。”[386]

(四)谶语

“造谶”(音“衬”,chen)是古代历史上常见的另一种制造舆论的工具。它是以民间谣、歌、谚的形式来传播某种预言,如果这种预言对统治者有利,他们就把它称之为“谶”,或直白地称之为“符命”“天命”;如果对统治者不利的话,那自然就成为“妖言”了。迷信的人可以把它看成是天意,不迷信的人会说这是巧合,但如果仔细一分析,却不过是利用中国语言文字的特征而进行的附会[387]

在明末天下大乱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政治势力竞相“造谶”来使某种预言得到传播,于是,在明末四川,尤其是围绕张献忠的“谶语”满天飞。这些“谶语”既有有利于张献忠的,也有不利于张献忠的,经后代文人把它记录下来,就成为民间语言的生动教材。例如“张家长,李家短”的“谶语”就是有利于张献忠的。说的是张献忠占领成都后,暗遣密探,打听民情。一日,“有言事小儿”(即密探)夜行街巷,听见一个小孩在说民间“俚语”:“张家长,李家短……”于是便报告张献忠。张献忠听后大笑道:“此我家胜(李)自成之兆。”[388]显然张献忠把在四川民间流传了上千年的俚语,当做他能胜过自己的竞争对手李自成的“谶语”,进而加以广泛传播了。不利于张献忠的“谶语”,也很离奇。据说,早在张献忠占领成都时,他命令军士在成都东门外沿江十里的地方,拆塔修筑“将台”。在塔下取砖至四丈深处,挖得一块古碑,碑上有篆文云:“修塔余一龙(万历中四川布政使),拆塔张献忠。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妖运终川北,毒气播川东。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炎兴元年诸葛孔明记。”这显然是一块当时人假托诸葛孔明制造的“古碑”。碑文所说的“甲乙丙”,指张献忠据蜀的甲申、乙酉、丙戌(1644~1646)这三个年头。所谓“吹箫不用竹”,盖指“肃”字。寓指清肃亲王督师,“攻献于西充,射杀之”[389]。另一则民谣,明显带有“造谶”性质,也是针对张献忠牺牲在西充一事编造的“谶语”:“三月干,四月干,五月六月埋官杀官,七八月人头堆齐山。生在燕子岭(张献忠生地),死在凤凰山。”据说,张献忠临死前也说:“果然咱生在燕子岭,死在凤凰山。”[390]

【注释】

[1]李才远:《虞集》,贾顺先、戴大禄主编《四川思想家》,巴蜀书社1987年版。

[2]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1《顺庵铭跋》。

[3]虞集:《道园学古录》卷22《五色石屏风记》。

[4]虞集:《道园学古录》卷22《五色石屏风记》。

[5]虞集:《道园学古录》卷38《圭静斋记》。

[6]《元史》卷189《黄泽传》。

[7]《新元史》卷235《儒林传》。

[8]《新元史》卷235《儒林传》。

[9]《新元史》卷235《儒林传》。

[10]《廿五史补编》,《补元史艺文志》卷1。

[11]《明史》卷192《杨慎传》:“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卒,年七十有二。”但卒年有异说,或谓当在三十九至四十年之间。

[12]《明史》卷192《杨慎传》。

[13]参见贾顺先:《杨慎》,贾顺先、戴大禄主编《四川思想家》,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51~371页;丰家骅:《杨慎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杨慎:《升庵集》卷6《答重庆太守刘嵩阳书》。

[15]杨慎:《丹铅总录》卷12。

[16]杨慎:《丹铅总录》卷19。

[17]杨慎:《升庵集》卷48《封建》。

[18]杨慎:《升庵集》卷45《博约》。

[19]杨慎:《升庵集》卷65《琐语》。

[20]杨慎:《升庵集》卷5《性情说》。

[21]杨慎:《升庵集》卷5《广性情说》。

[22]杨慎:《丹铅总录》卷22。习之,即李翱,唐代著名哲学家

[23]费经虞:《剑阁芳华集》卷6。

[24]《明史》卷187《任瀚传》。

[25]费经虞:《剑阁芳华集》卷5。

[26]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

[27]据《明神宗实录》赵卒于万历四年(1576)十二月壬申,年69岁,《明史》本传则作万历十年(1582),误。又四年十二月己未朔,即公元1576年12月20日,故赵氏之卒年应换算为1577年。

[28]《明史》卷193《赵贞吉传》。

[29]《袁宏道集笺校》卷54,未编稿之二,《寿何孚可先生八十序》。

[30]黄宗羲:《明儒学案》卷33。

[31]赵贞吉:《赵文肃公文集》卷首。

[32]赵贞吉:《赵文肃公文集》卷23《内外二篇都序》。

[33]赵贞吉:《赵文肃公文集》卷23《史业二门都序》。

[34]《明史》卷283《来知德传》。

[35]黄宗羲:《明儒学案》卷53。

[36]来知德:《重刻来瞿唐先生日录》内篇卷1,《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杂类112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7]来知德:《重刻来瞿唐先生日录·格物诸图》。

[38]来知德:《重刻来瞿唐先生日录·省觉录》。

[39]余光贵:《来知德》,贾顺先、戴大禄主编《四川思想家》,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75~403页。

[40]参见周少川:《虞集的史学思想》,《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2期。

[41]谢元鲁:《〈岁华纪丽谱〉等九种校释·前言》,《巴蜀丛书》第1辑,巴蜀书社1988年版。

[42]嘉庆《四川通志》卷145。

[43]刘惟德:《清风先生传》,《全蜀艺文志》卷51。

[44]杨慎:《升庵集》卷47《经史相表里》。

[45]杨慎:《升庵集》卷47《野史不可尽信》。

[46]杨慎:《升庵集》卷65《琐言》。

[47]参见丰家骅:《杨慎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303页。

[48]文天祥:《雷州十贤堂记》,《文山全集》卷8。

[49]《元秘书监志》。

[50]许有壬:《大一统志序》,《至正集》卷35。

[51]道光《广东通志》艺文略史部,转引自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第601页。

[52]曹学佺:《蜀中广记》卷96。

[53]参见屈川:《〈叙州府志〉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54]光绪《江西通志》卷141。

[55]杜应芳:《增补四川总志序》。

[56]雍正《河南通志》卷57。

[57]雍正《陕西通志》卷60,又《明史》卷192《王元正传》。

[58]嘉庆《四川通志》卷165。

[59]参见《明史》卷207《杨名传》。

[60]杜应芳:《增补四川总志序》。

[61]另有周复俊《全蜀艺文志》,亦为64卷。复俊字子吁,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工部郎中,升四川提学副史,历四川、云南左右布政使,迁南京太仆卿致仕”。曾“至滇中,交杨用修,雅相矜许”。(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按周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编《总志》,艺文仍单刻,故杨书之外又出周书一种。杨书最流行,周书则收入《四库》,但两本编次,实无显著差别。

[62]道光《广东通志》卷279,另据嘉庆《四川通志》卷79,所指当为仰高、夔龙二书院。

[63]郭棐:《四川总志序》。虞,指虞怀忠,字汝良,浙江义乌人;王,指王廷瞻,字稚表,湖广黄冈人,《明史》卷136有《王廷瞻传》,可参看。

[64]民国《湖北通志》卷135。

[65]光绪《黄州府志》卷20。

[66]天启《成都府志·序》,《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1册,巴蜀书社1992年版。

[67]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地方志联合目录》,1982年。

[68]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

[69]嘉靖《云阳县志·修志义例》。

[70]刘琳、王晓波:《全蜀艺文志·前言》,线装书局2003年版。

[71]张雨:《句曲外史诗集》卷5。

[72]王沂:《伊滨集》卷18《石室书院记》;陈世松:《元“诗书名将”述律杰事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6年新第5期。

[73]虞集:《许旌阳祠堂记》,正德《四川志》卷30。

[74]罗寿:《成都赡学田记》,正德《四川志》卷29。

[75]《元史》卷183《王守诚传》。

[76]明正德《四川志》卷30~36、清嘉庆《四川通志·职官志》卷109~116。

[77]罗寿:《成都赡学田记》,正德《四川志》卷30。

[78]文礼恺:《金华书院碑记》,正德《四川志》卷36。

[79]鲜瑨:《庙学门记》,正德《四川志》卷36。

[80]张养浩:《归田类稿》卷5《敕赐成都紫岩书院记》。

[81]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第三章,巴蜀书社2005年版。

[82]陈文亮:《马湖路儒学记》,嘉靖《马湖府志》卷6。

[83]西昌市明成化《重修建昌儒学文庙记》碑,《四川文物志》上册,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381页。

[84]刘球:《两溪文集》卷4《黔江县学记》。

[85]吴宽:《匏翁家藏集》卷38《顺庆府修建庙学记》。

[86]《明太祖实录》卷144。

[87]耿定力:《成都府学记》,天启《成都府志》卷52。

[88]曹楼:《重修成都府儒学记》,嘉庆《四川通志》卷78。

[89]杨慎:《新都县修学记》,嘉庆《四川通志》卷78。

[90]胡昭曦:《四川书院史》,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95~96页。

[91]李长馥:《修子云书院启》,见嘉庆《四川通志》卷80。

[92]胡昭曦:《四川书院史》,第106页。

[93]胡昭曦:《四川书院史》,第106页。

[94]胡昭曦:《四川书院史》,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97~98页。

[95]嘉庆《四川通志》卷80。

[96]萧启庆:《元明之际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择——以各族进士为中心》,《台大历史学报》2003年12月,第32期,第77~138页。

[97]《元史》卷42《顺帝纪》。

[98]万历《四川总志》卷5。

[99]参考陈国生《明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改写。

[100]参见李良品、彭规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明代重庆教育》,《教育评论》2005年第1期。按此文有关重庆各州县进士的数量,与陈国生《明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略有出入,不及考辨,但不影响总体趋势和结论。

[101]参见沈登苗:《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4期。

[102]参见陈国生:《〈明史〉入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刍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

[103]杨慎:《内江科贡题名序》,《升庵遗集》卷22。载王文才、万光治主编:《杨升庵丛书》(三),天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9~1070页。

[104]参见乐万里:《明代四川作家研究》(未刊稿),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05]《元史》卷181《虞集传》。

[106]《元史》卷181《虞集传》。

[107]欧阳玄:《雍虞公文序》,《道园学古录·序》。

[108]《元史》卷181《虞集传》。

[109]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转引自姬沈育:《20世纪以来虞集研究综述》,《郑州大学学报》第37卷第2期,2004年3月。

[110]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转引自姬沈育文。

[111]查洪德:《虞集的学术渊源与文学主张》,《殷都学刊》1999年第4期,转引自姬沈育文。

[112]吴澄:《吴文正集》卷64《元故奉大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邓公神道碑》。

[113]吴澄:《吴文正集》卷64《元故奉大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邓公神道碑》。

[114]简绍芳:《赠光禄卿前翰林修撰杨慎年谱》。

[115]焦竑:《玉堂丛语》卷1《文学》。

[116]《明史》卷179《邹智传》。

[117]邹智:《立斋遗文》卷1《弘治丁未应诏封事》。

[118]《明史》卷179《邹智传》。

[119]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里人,故陈氏之学,世称白沙学派。

[120]邹智:《立斋遗文》卷2《送提学潘先生副宪陕西序》。

[121]费经虞:《剑阁芳华集》卷3。

[122]邹智:《跋钓鱼城志后》,《全蜀艺文志》卷59。

[123]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

[124]参见傅德岷:《明代巴渝作家散文创作概观》,《渝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25]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4。

[126]本段引文均转见姜方锬:《蜀词人评传》,成都古籍书店1984年版。

[127]陈衍:《元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28]杨世明:《巴蜀文学史》,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381页。

[129]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30]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9。

[131]陈田:《明诗纪事》,第1398页。

[132]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

[133]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1。

[134]《五灯会元》卷19,因其地于唐宋时属绵州巴西郡,故名《巴歌》。

[135]安磐:《颐山诗话》。

[136]王渔洋:《池北偶谈》卷11。

[137]《明史》卷288《黄辉传》。

[138]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

[139]卓尔堪:《明遗民诗》卷12。

[140]陈田:《明诗纪事》辛签,卷25。

[141]《明蜀中十二家诗钞》,巴蜀书社1986年版。

[142]杨维桢:《东维子集·周月湖今乐府序》。

[143]陈田:《明诗纪事》辛签,卷25。

[144]陈继儒:《杨升庵先生廿一史弹词叙》。

[145]任中敏:《杨升庵夫妇散曲·弁言》,(台湾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146]何崇文等:《巴蜀文苑英华·黄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0~265页。

[147]见刘诗:《元代蜀中两书家——介绍邓文原与虞集》,《四川文物》1987年第4期。

[148]吴澄:《吴文正集》卷64《元故奉大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邓公神道碑》。

[149]杜哲森主编:《中国美术史·元代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150]康里巎巎:《弇州山人续稿》。

[151]杜哲森主编:《中国美术史·元代卷》,第264页。

[152]吴升:《大观录》卷10《元贤书翰姓氏》。

[153]吴升:《大观录》卷10《元贤书翰姓氏》。

[154]吴升:《大观录》卷10《元贤书翰姓氏》。

[155]朱谋垔:《续书史会要》。

[156]朱谋垔:《续书史会要》。

[157]朱谋垔:《续书史会要》。

[158]费经虞:《剑阁芳华集》卷8。

[159]朱谋垔:《续书史会要》。

[160]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

[161]见秦化江:《明代书家黄辉的书法艺术》,《四川文物》1992年第2期。

[162]近藤秀实、何庆先:《〈图绘宝鉴〉校勘与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63]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汇编》,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807~808页、890~896页。

[164]杨新、单国强主编:《中国美术史·明代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第88~89页。

[165]嘉庆《四川通志》卷166。

[166]朱谋垔:《画史会要》卷4;王毓贤:《绘事备考》卷8。

[167]陈田:《明诗纪事》卷27上。

[168]潘运告:《明代画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74~86页。

[169]杜哲森主编:《中国美术史·元代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

[170]杨新、单国强主编:《中国美术史·明代卷》,第196~198页。

[171]李中华:《新津县观音寺毗卢殿明代壁画》,《四川省文物志》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2]杨新、单国强主编:《中国美术史·明代卷》,第197页。

[173]刘新尧:《蓬溪县明代宝梵寺大殿壁画》,载《四川省文物志》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四川文物志·古代建筑卷》中册,巴蜀书社2005年版。

[174]杨新、单国强主编:《中国美术史·明代卷》,第198页。

[175]《四川文物志·古代建筑卷》中册,巴蜀书社2005年版。

[176]参见德吉草:《四川藏区的文化艺术》,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177]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上。

[178]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等:《大足石刻铭文录·概述》,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179]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等:《大足石刻铭文录》,第252页。

[180]见胡文和、李永翘:《大足石刻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514~515页。

[181]见龙腾:《蒲江县出土一批明代石刻》,《成都文物》1995年第3期。

[182]见胡文和、李永翘:《大足石刻研究》,第518页。

[183]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5~86页。

[184]参见史占扬:《成都明代石廓墓杂述》,《成都文物》1987年第1期。

[185]参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成都市红牌楼明蜀太监墓群发掘简报》, 《成都考古发现(2003)》,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6]参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成都明代蜀僖王陵发掘报告》,《文物》2002年第4期。

[187]参见史占扬:《成都出土元代陶俑》,《成都文物》1988年第1期。(www.xing528.com)

[188]参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明蜀定王次妃王氏墓》,《成都考古发现(1999年)》,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9]参见《成都凤凰山明墓》,《考古》1978年第5期;《成都明代蜀僖王陵发掘报告》,《文物》2002年第4期。

[190]参见韩儒林:《成都蒙文圣旨碑考释》,载《韩儒林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91]参见陈世松:《元代礼拜寺文物——西昌三坡阿拉伯文碑考释》,《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192]以上古彝文石刻、东巴文石刻详见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397页、第402页。

[193]参见陈世松:《赵成庆其人与三台元碑的史料价值》,《四川文物》1995年第4期;方晓:《三台发现元赵垠祖墓碑》,《四川文物》1994年第1期;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上册,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345~347页。

[194]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上册,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384页。

[195]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上册,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400页。

[196]陈霆:《两山墨谈》卷18。

[197]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补遗·折扇》、《万历野获编》卷26《四川贡扇》。

[198]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6《四川贡扇》。

[199]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6《四川贡扇》。

[200]谈迁:《枣林杂俎》知集《逸典·川扇》。

[201]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上。

[202]《四川文物志》下册,巴蜀书社2005年版。

[203]四川省博物馆、剑阁县文化馆:《明兵部尚书赵炳然夫妇合葬墓》,《文物》1982年第2期。

[204]叶子奇:《草木子》卷3《克谨篇》。

[205]本子目参考邓运佳《中国川剧通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改写。

[206]见陈铎:《精订陈大声秋碧轩稿》,转引自邓运佳:《中国川剧通史》。

[207]见李开先:《闲居集·张小山小令后序》。

[208]见王芷章:《明杂剧的演唱和影响》,

[209]嘉靖《阆中县志》卷30。

[210]见江玉祥:《中国影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1]马学良等主编:《藏族文学史》(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修订本,第612~613页。

[212]参见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四川藏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杨健吾:《藏传佛教与四川藏族的民俗文化活动》,《西藏艺术研究》1999年第1期。

[213]杨慎:《升庵外集》卷11《出秧》。

[214]丰家骅:《杨慎评传》,第336~337页。

[215]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上。

[216]宋应星:《天工开物》卷5《井盐》。

[217]谈迁:《枣林杂俎》中集

[218]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川》。

[219]参见李小林:《五彩瓷器刍议》,《成都文物》1991年第1期。

[220]林坤雪:《四川华阳县琉璃厂调查记》,《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9期。

[221]史占扬:《成都琉璃厂窑诸问题之刍议》,《成都文物》1987年第2期。

[222]魏达议:《成都琉璃场琉璃厂窑》,《成都文物》1989年第2期。

[223]正德《夔州府志》卷5。

[224]嘉靖《云阳县志》卷下。

[225]参见《四川省医药卫生志》第六篇第一章,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226]参见四川省文史馆:《巴蜀科技史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193页。

[227]民国《绵阳县志》卷10《杂异·杂识》。

[228]蔡景峰:《藏医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229]本节凡未注明出处的,均依据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编《四川文物志》中册改写。

[230]见《中国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

[231]参见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绵阳市志(1840~2000)》(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64页。

[232]参见艾棣《九眼桥考略》(《成都文物》1988年第2期)对九眼桥建桥时间的考订。

[233]朱启钤:《匠哲录》第一《营造》,见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0~211页。

[234]参见魏朗:《明代掌印妇官石坊》,《成都文物》1992年第3期。

[235]参见丁香乐等:《重庆发现元代民居,历700年风雨不腐》,《重庆晚报》2008年12月24日。

[236]详见胡亮:《大邑县明代民居概说》,《成都文物》1990年第1期。

[237]《明史》卷68《舆服志》。

[238]据胡亮《大邑县明代民居概说》介绍,该县五龙乡马落村新九屋面所用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烧造的青瓦(瓦上有阴刻题记),长、宽、厚分别为22.9、17.5、1厘米,每匹瓦重0.8公斤。

[239]《元史》卷202《释老传》。

[240]《元史》卷202《释志传》。

[241]陈英庆、周生文:《元代藏族名僧胆巴国师考》,《中国藏学》1990年第1期。

[242]《四川省志·宗教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243]参见《四川省志·宗教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4]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上。

[245]参见任新建:《明蜀僖王陵藏式石刻考释》,《四川文物》1999年第3期。

[246]刘仁本:《羽庭集》卷2《送大璞玘上人序》。

[247]《慈云寺高僧列传碑记》,转引自薛玉树:《云顶山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248]薛玉树:《云顶山记》,第53页。

[249]唐亮:《西昌发现元代经幢》,《四川文物》1992年第4期。

[250]黄承宗:《西昌发现元代梵文石碑》,《文物》1987年第2期。

[251]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下册,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1784页。

[252]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1。

[253]《元史》卷202《释老传》称寺院三等为禅、教、律。《大明会典》卷226则划分为禅、讲、教三等。

[254]《明史》卷74《职官志》。

[255]《大明会典》卷104。

[256]丰都县《改建天福寺碑》,转引自龙显昭:《巴蜀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其动因试析》,西华大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主编《蜀学》第一辑,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86~87页。

[257]何宇度:《益都谈资》卷中。

[258]以上引自黄辉:《重建万福寺碑记》,见杜应芳:《补续全蜀艺文志》卷31。

[259]咸丰《简州志》卷8。

[260]嘉庆《四川通志》卷167。

[261]嘉庆《四川通志》卷168。又乾隆《潼川府志》卷8有明人苗衷的《道林禅寺碑》、周忱的《无际禅师语录记》,可参看。

[262]陈以勤:《别传禅师塔名》,转引自龙显昭:《巴蜀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其动因试析》,《蜀学》第一辑,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89页。

[263]嘉庆《四川通志》卷43。

[264]乾隆《绵州志》卷16。

[265]嘉庆《南溪县志》卷10。

[266]龙显昭:《巴蜀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其动因试析》,《蜀学》第一辑,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80页。

[267]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14页。

[268]费经虞:《剑阁芳华集》卷19。

[269]引自嘉庆《四川通志》卷185。

[270]蹇义,《明史》卷149有传。

[271]龙显昭:《巴蜀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其动因试析》,《蜀学》第一辑,第81页。

[272]龙显昭:《巴蜀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其动因试析》,《蜀学》第一辑,第82页。

[273]《张大可传》,《续道藏·汉天师世家》卷3。

[274]虞集:《道园学古录》卷47《成都路正一宫碑》;陈旅:《安雅堂集》卷9《贞白庵记》。

[275]虞集:《道园学古录》卷47《成都路正一宫碑》。

[276]韩儒林:《成都蒙文圣旨碑考释》,《穹庐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135页。

[277]虞集:《道园学古录》卷50《玄门掌教真人墓志铭》。

[278]天启《成都府志》卷56。

[279]乾隆《潼川府志》卷2。

[280]嘉庆《四川通志》卷42。

[281]刘潜:《重修栖妙山集虚观记》,康熙《中江县志》卷5。

[282]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下册,巴蜀书社2005年版。

[283]天启《成都府志》卷29。

[284]嘉庆《四川通志》卷167。按:明代道官,有“演法”,无“演教”,“仙官”二字疑为衍文。

[285]唐顺之:《荆川集》卷3。

[286]黄宗羲:《南雷之案》卷6《王征南墓志铭》。

[287]《明史》卷199《张三丰传》。

[288]见卿希泰、唐太潮主编:《道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0页。

[289]蜀献王:《赠张三丰》,天启《成都府志》卷49。

[290]《全蜀艺文志》卷44,第1349页。

[291]天启《成都府志》卷1。

[292]参见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中华书局1988年版;《四川省志·宗教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93]秦和平:《基督宗教在四川传播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94]参见古洛东:《圣教入川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骆永寿:《张献忠与西方传教士》,载骆永寿主编:《巴蜀掌故集粹》,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203页。

[295]参见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喻松青:《明清白莲教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谭松林主编:《中国秘密社会》第二卷(元明教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6]参见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7]戴良:《旌表金氏义门记》,《九灵山房集》卷12。

[298]宋濂:《文宪集》卷19。

[299]揭傒斯:《彭州学记》,《文安集》卷11。

[300]郭声波整理:《大元混一方舆胜览》卷中,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1]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3。

[302]宋濂:《送王明府之官序》,《文宪集》卷8。

[303]光绪《潼川府志》卷10。

[304]欧阳氏:《欧阳氏遗书》。

[305]刘景伯:《蜀龟鉴》卷6。

[306]嘉靖《洪雅县志》卷1。

[307]嘉庆《邛州志》卷43《艺文志》。

[308]欧阳氏:《欧阳氏遗书》。

[309]刘景伯:《蜀龟鉴》卷6。

[310]原文为戊巳,按崇祯无戊巳,应为己巳,或为戊寅。

[311]欧阳氏:《欧阳氏遗书》。

[312]来知德:《革丧葬夷俗约》,《重刻来瞿唐先生日录·内篇》卷6,《续修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第1128页。

[313]《明史》卷60《礼志》。

[314]参见陈江:《明代中后期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220页。

[315]参见朱瑞熙等:《辽金西夏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183页。

[316]黄溍:《答禄乃蛮氏先生茔碑》,《金华黄先生文集》卷28。

[317]《元典章》卷30《礼部三·丧礼》。

[318]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269页。

[319]引自光绪《潼川府志》卷10。

[320]见嘉靖《洪雅县志》卷1。

[321]王士性:《广志绎》卷5。

[322]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四川文物志》上册,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369、374页。

[323]嘉靖《洪雅县志》卷1。

[324]《明神宗实录》卷23。

[325]嘉靖《云阳县志》卷上。

[326]天启《成都府志》卷57。

[327]杨慎:《升庵文集》卷1《药市赋》,载《杨升庵丛书》(三),天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328]参见陈世松:《宋代成都游乐之风的历史考察》,《四川文物》1998年第3期。

[329]费著:《岁华纪丽谱》。

[330]罗寿:《成都赡学田记》,正德《四川志》卷36。

[331]文天祥:《文山全集》卷9《衡州上元记》。

[332]曹学佺:《蜀中广记·名胜记》卷3。

[333]蜀献王:《祭杜子美文》,《全蜀艺文志》卷50。

[334]嘉庆《华阳县志》卷44。

[335]黄休复:《茅亭客话》卷5《鲜于耆宿》。

[336]文同:《丹渊集》卷24《成都府学射山新修祠宇记》。

[337]曹学佺:《蜀中广记·名胜记》卷3。

[338]虞集:《道园学古录》卷46《四川顺庆路蓬州相如县大文昌万寿宫记》。

[339]民国《巴县志》卷23。

[340]虞集:《道园学古录》卷46《四川顺庆路蓬州相如县大文昌万寿宫记》。

[341]虞集:《道园学古录》卷46《四川顺庆路蓬州相如县大文昌万寿宫记》。

[342]明《清河内传》,《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343]参见高梧:《文昌信仰习俗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29页。

[344]嘉靖《阆中县志》卷30。

[345]天启《成都府志》卷3。

[346]嘉庆《四川通志》卷34云:“射洪祠……今废。”

[347]天启《成都府志》卷3。

[348]参见赵轶峰《明初城隍祭祀》(《求是学刊》2006年第1期)、张泽洪《城隍神及其信仰》(《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等。

[349]《明太祖实录》卷38。

[350]《明太祖实录》卷54。

[351]嘉庆《四川通志》卷37。

[352]正德《夔州府志》卷5。

[353]参见邓运佳:《中国川剧通史》,第208页。

[354]张传勇:《试论城隍庙的建造移居》,《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

[355]嘉庆《金堂县志》卷1《建置志》。

[356]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79页。

[357]陈宝良、王熹:《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856页。

[358]万历《四川总志》卷3。

[359]彭遵泗:《蜀碧》卷1。

[360]费密:《荒书》。

[361]《四川文物志》(下),巴蜀书社2005年版。

[362]天启《成都府志》卷53《艺文志·续集》。

[363]陈宝良、王熹:《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918页。

[364]《明英宗实录》卷296。

[365]陈宝良、王熹:《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第919页。

[366]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上。

[367]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下。

[368]何宇度:《益部谈资》卷下。

[369]苟思醇:《庆祝城隍庙碑记》,转引自邓运佳:《中国川剧通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

[370]嘉靖《洪雅县志》卷1。

[371]嘉靖《阆中县志》卷30。

[372]参见邓运佳:《中国川剧通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8页。

[373]李实生卒年在清代和民国《遂宁县志》中均无记载,只说“年七十有八”。或云生卒年为1598~1676年。今从李剑华《李实初探》之说,李文载遂宁市文化局编:《李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年版。

[374]李实:《蜀语》,巴蜀书社1991年校注本。

[375]甄尚灵、张一舟:《〈蜀语〉词语的记录方式与〈蜀语〉音注所反映的音类》,遂宁市文化局编:《李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76]据黄尚军《〈蜀语〉所反映的明代四川方音的两个特征》(《方言》1995年第4期)指出,分析《蜀语》中的注音材料,发现:古入声字的归调不一致和[-m]韵尾的消失是明代四川方音的两大特点。

[377]李实:《蜀语》,巴蜀书社1991年校注本。

[378]《升庵集》卷37《黄柏行》。

[379]《历代史略词话·序》,《杨升庵丛书》(四),第657页。

[380]李馥荣:《滟滪囊》卷1。

[381]刘景伯:《蜀龟鉴》卷2。

[382]陈浩东主编:《成都民间文学集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8页。

[383]《古谣录》卷23引录,见《杨升庵丛书》(五)《古今风谣》,第448页。

[384]赵翼:《廿二史劄记》卷36《四川盗》。

[385]民国《雅安县志》卷6。

[386]刘景伯:《蜀龟鉴》卷2。

[387]栾保群:《历史上的谣与谶》,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88]彭遵泗:《蜀碧》卷3。

[389]彭遵泗:《蜀碧》卷3。

[390]刘景伯:《蜀龟鉴》卷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