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俗好娱乐,民间娱乐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方式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于田间地头载歌载舞。明人何宇度《益部谈资》载:“长腰鼓,即古之蜡鼓也。长七八尺,以木为桶,腰用篾束二三道,涂以土泥,两头用皮蒙之,三四人横抬杠击。州郡献春及田间种秧时,农夫皆击此,复杂以巴渝曲。”[366]在春耕、插秧时,击长腰鼓,唱巴渝曲,边劳动边歌舞,不失为娱乐助兴之意。类似的形式还有:竹枝歌。竹枝歌是流行于三峡一带的民间歌曲,唐刘禹锡、白居易皆尝赋之,其腔调“凄婉悲怨”,十分感人。至宋代,“三峡长年犹能歌之”,但是到了明代,“今则亡矣”[367]。与竹枝歌消亡的同时,另一种娱乐方式——吹箫则在三峡妇女中流行开来。据记载:“巫山女子毋皆善吹箫。嫁时,众女子治具送之,吹箫数日为乐。蜀中有此,毋乃神女之遗风乎?”[368]
四川乡民娱乐的活动方式是结合各种赛会开展。每值各神诞之日,集钱致祭,在乡间的万年台前,演戏观戏,以达到娱神娱人之目的。文献资料中,直接反映明代四川各地乡民利用神诞日娱乐活动盛况的,如苟思醇隆庆二年(1568)对于雅州城隍会的盛况的描述:“蜀中推富饶者,必首雅……即庙中神诞日,预告国人,片楮传谕耳。是日也,彩帐差错,粉墨竞陈,角触鱼龙之属,缤纷陆离……”[369]嘉靖洪雅县正月十五日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元夕张灯放花,结彩棚,聚歌儿演戏剧”,“箫鼓常达旦”[370]。嘉靖阆中县五月十五日瘟祖会的盛况,“较诸会为甚”,“醮天之夕,锣钹箫鼓,响遏云衢。演灯戏触十日。每夜焚香如雾,火光不息。其所为灯山者,亦如上元之时”[371]。
此外,另从演出场所也可推知,但凡明代有戏楼、乐楼、戏台的州县,这些地方也必然是每逢神诞之日,歌舞竞呈,盛况空前。据邓运佳考证,明代四川各地的戏剧演出场所,例如:
犍为胜泉乡胜泉寺,“明弘治七年建”,有“戏台”;
犍为马踏井乡地藏庙,“明嘉靖年间”修建,“内有戏楼”;
犍为榨鼓乡三圣宫,“明万历二十六年建”,内有“戏台”;(www.xing528.com)
威远县嵩祝观,“明弘治十三年改创”,万历四十年(1612)知县邹凤仪重修,内有“戏楼一座三间”;
罗江县游马驰寺,“明嘉靖三十二年建”,殿有五层,“第一层为乐楼”;
芦山县石山岗张公祠,“创自明代隆庆年间”。每逢“中元圣诞,演戏赛会”,祠中必有戏台。
根据以上史料判断,凡属城隍庙、川主庙、关帝庙、清源宫、禹王宫、文昌宫、紫云宫、普济寺、药王庙、牛王庙之类的庙、祠、寺、宫等公共建筑,多数都有戏楼、乐楼、戏台之属,只是许多未见文献著录罢了[3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