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科举以学校为基础,学校以科举考试为目的。元明时期在四川教育恢复发展的基础上,作为人才成长主要标志的科举取士制,其录取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当地的文化素质和特点。
(一)元代四川进士
自隋朝开始推行的科举取士制,到了元朝前期被废止不行,至中期开始恢复,时断时续。有元一代,前后共开16科,录取进士1139人,现存进士录不过两种,其他各科则须重构[96]。由于资料缺乏,已无法统计元代四川进士的准确人数。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24《选举志》依据万历《四川总志》对元代四川进士作了全面的统计,结果如下:大德6人,延祐6人,泰定4人,至顺3人,元统1人,至正19人,朝代年号无考者23人,总计62人。这是迄今较为完备的统计资料,但仍存在遗漏。例如该《选举志》所录元统四川进士仅1人,为巴州人宋涣可。而迄今存世的《元统元年进士录》显示,三甲进士名录中还有“贯成都路录事司”的“儒户”郭文焕。在《四川通志·选举志》所录62人中,把先世为遂宁人、在籍于江陵的谢端,先世为成都人、在籍吴中的宇文公谅均统计在内。如果按照这种统计口径,依据《元统元年进士录》,四川进士还应补充一人,即先世四川安岳、在籍湖广澧州慈利州的张兑。如此,则元代有姓名籍贯可查的进士当为64人,按元代行政区划分布如下:
表11-3 元代四川进士分布表
从上表中可知,成都路为传统进士人才集中之区,元代仍保持15.63%的水平;但排名前三名的,却被后起的重庆、顺庆、广元所占据,这也大体反映了元代这些路经济、文化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水平。潼川府、夔路、叙州路紧随其后,居于第五、六、七位,与这些府州在元代政治、交通上的地位是分不开的。马湖路儒学在元代开始兴起并崭露头角,由此在进士上也破天荒地取得一席之地。元代成都进士虽然没有在数量上夺得首位,但在质量上却取得大的突破,元代四川唯一一个状元——文允中就是成都人。文允中是元顺帝亲点的汉人、南人榜上的状元。据记载,至正十一年(1351)三月丙辰,元顺帝“亲策进士八十三人,赐朵烈图、文允中进士及第,其余赐出身有差”[97]。文允中,“成都人,天资高迈,能书,不通,为嘉定路学政。至正状元,任修撰。为四川儒学提举,遭乱而没于难”[98]。他不仅是元朝历史上仅有的32位蒙、汉状元之一,同时也是在四川有史以来所产生的25个状元之一。
(二)明代四川进士
据有学者研究[99],自洪武十八年(1385)至崇祯十六年(1643)的260年中,明代文科科举考试共进行了88场,四川共录取了进士1440人。明代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其籍贯都有明确的记载。依据嘉庆《四川通志·选举志》的统计,明代四川1440名进士的籍贯,以1989年的行政区划为准,分布在四川全省16个市、地区(地级市)中。详见下表:(www.xing528.com)
表11-4 明代四川进士地区分布表
资料来源:依据陈国生《明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西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简化。
透过此表,可以把明代四川进士分布划分为四个区域:(1)密集分布区。每县进士平均人数在13人以上。此区的成都、内江、自贡3市县县有进士,进士人数多至458人,占总数的32%,其中内江籍进士人数111人,高居本省各县之首,其次是自贡籍人数109人,居全省第二;成都籍进士85人,列全省第四位。此区的重庆、遂宁、南充进士人数,占总数的33.5%。(2)次密集分布区。每县进士人数在8~13人之间,由乐山、宜宾、泸州和涪陵地区组成。(3)一般分布区。每县进士人数在3~8人之间,由广元、德阳、绵阳、达县、万县组成。(4)稀疏分布区。每县进士人数不超过3人,包括雅安、甘孜、阿坝、凉山州以及川东南的黔江地区。其中除雅安出过4位进士外,其他4个地区都无进士分布。
明代四川进士的籍贯分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重庆、内江、自贡、成都、泸州、南充是高层次杰出人才集中地区,这6个中心城市出的进士多至536人,占全省进士总数的37.2%,这与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地位以及经济文化程度是分不开的。(2)明代四川进士分布还具有沿江和聚陆路干线分布的特点,除上述6个中心城市外,明代四川进士的地理分布还存在沿长江流域与沿今宝成、成渝铁路的人才带。(3)明代四川进士分布存在前期与后期的继承关系,最突出的就是分布格局都是从中央盆地、平原、丘陵向四周山区扩散的趋势基本没有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地区科举考试中数量剧增、人才辈出的局面在当时四川全境中十分引人注目。据有学者统计,在今重庆直辖区域内,有明一代共录用了442名进士,进士数字超过了唐、宋,占全国进士的比例的18%。其中,夔州府的增长尤为迅速。宋代夔州府仅出进士21人,而到了明代即涌现出进士29人,举人194人,五贡1018人。这表明,随着政治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不仅重庆的经济文化地位迅速提升,而且连地僻民贫的夔州府也呈现出教育勃兴、人才辈出的局面[100]。
不过,明代四川科举取士1440人的成就,尚未恢复到宋代的水平。据嘉庆《四川通志》统计,两宋四川参加科举考试被录取者,高达3992人。宋代四川与江南的进士数占全国进士的80%左右,北宋四川进士数居全国第2位,南宋则为第4位。而明代的录取进士达到平均水平的百分比仅占全国的16%,排名全国第8。从全国进士人数最多的24个城市看,四川没有一个城市进入[101]。再从走进史册的人数来看,明代四川在《明史》里入传人物共99人,占总入传人物3254人的3%,还不及陕西的4.8%和河北的5.6%,而同期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却占全国入传人物总数的28.5%[102]。有明一代,整个四川的精英在全国排得上号的,只有唯一的一个状元杨慎。难怪杨慎当时不无感慨地说:“吾蜀科第,莫盛于宋……经元兵之惨,民靡孑遗,积以百八十年,犹未能复如宋世之半也。”[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