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避免元末军阀拥军割据的历史悲剧重演,首先考虑要依靠宗室子孙加强对地方的限制和监督。他不止一次说过:“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储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为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63]
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始封诸王。明初前后三次分封,第一次即洪武三年(1370),分别授予他10个儿子中的9个儿子(太子除外),以亲王的头衔和藩国。在这些王子中,主要是镇守西安的秦王、镇守太原的晋王、镇守北京的燕王等。第二次于洪武十一年(1378)分封了6个王子,其中就有蜀王、湘王、豫王、肃王、辽王等。洪武二十四年(1391)最后一次分封了10个王子。朱元璋前后共封25个藩王,分镇全国各地。明代亲王封号一般都用古国名或地名。
以下是洪武时期就国的诸藩王及其封地的情况:
表3-6 洪武时期诸藩王及其封地一览表
资料来源:刘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四川位居长江上游,东扼长江,足为吴楚咽喉;北走秦岭,沟通秦岭肘腋;西南为高原环绕,为滇藏必经之地。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明王朝建藩封国的要地。洪武十一年(1378),在朱元璋进行第二次分封时,年仅7岁的第11皇子朱椿(1371~1423)被册封为蜀王。当时他的3个哥哥秦王、晋王、燕王正在北方边境执行军事任务,他便开始过问封国的事务,“独以礼教守西陲”[64]。其间曾以他的名义上报朝廷,请求派遣都指挥瞿能随凉国公蓝玉从大渡河出兵,以袭击“入寇”四川的“西番”[65]。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下达了在成都修建蜀王宫殿的诏令。由于当时明军还在出征云南,四川境内一些地方还未完全平定,朱元璋为此敕谕四川都指挥使司及成都护卫指挥使司说:“蜀王宫殿俟云南师还,乃可兴工,以蜀先主旧城水绕处为外垣,中筑王城。敕至,徐图之,勿亟也。”[66]为了建造蜀王府,朱元璋特地任命国子监助教陈南宾为蜀府长吏,监工督理。洪武十八年(1385)朱椿受命驻凤阳。洪武二十二年(1389),蜀王即将到成都,朱元璋专门命户部运钞30万锭赴蜀府,以备赏赐,并赐其随从军士1840人钞12700余锭[67]。根据明太祖诏谕景川侯曹震“非壮丽无以示威仪”[68]的精神,鉴于“蜀王之国各处土官来朝”的使节日益增多,原来的锦官驿显得狭窄,四川布政使司又奏准重新为之扩建[69]。经过8年(1382~1390)的营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座崭新的蜀王府城终于在五代后蜀宫城旧址的基础之上(即今成都市展览馆、后子门一带)耸立起来了。
根据明正德《四川志·藩封·蜀府》记载,蜀王府位于成都大城之中,“五担山之阳”,王府环以萧墙。于是,这就形成为内、中、外三重城垣。其建制规模十分宏丽,依据文献记载表述,这座蜀王宫城“砖城周围五里,高三丈九尺。城下蓄水为壕。外设萧墙,周围九里,高一丈五尺。南为櫺星门,门之东有过门,南临金水河,为三桥九洞以度。桥之南设石兽、石表柱各二。红桥翼其两旁。萧墙设四门:东曰体仁,西曰遵义,南曰端礼,北曰广智。端礼在櫺星门之内,其前左右列顺门各二,直房各四。端礼门之内为承运门。门左右为东西角门。前为东西庑及顺门。承运门内为承运殿;前有左右庑;东西殿左右有东西府;东西偏(屋宇)为斋寝凉殿。后为圆殿。圆殿后有存心殿。又后为宫门,红墙四周,外左、右顺门相向。门内为正宫,鳞次五重。山川坛在萧墙内西南隅。其西为社稷坛,又西为旗纛庙。承奉司在遵义门左。其他长史、仪卫司、典宝、典膳、典服、典仪、良医、工正、奉祠、审理八所、广备仓库、左护卫俱错居萧墙内外”[70]。(www.xing528.com)
对成都城市史颇有研究的李劼人先生,终生致力于成都历史文化的研究。他描述说,明代蜀王府的规模很大,几乎占去当时成都城内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达38万平方米。北起骡马市街,南至红照壁街,东至西顺城街,西至东城根街。藩府有两道城墙,内城之中有十几座宫殿,内城之外,夹城之内为园苑。外墙外是御河,河上有三道拱桥。再南又有大桥三道,跨于金河之上两侧。整个宫殿坐北朝南,建筑巍峨雄伟,金碧辉煌。园林精致优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其中的“菊井秋香”被誉为当时成都的八大景观之一。宫城前面有三道门洞。门外是广场和宽100余尺的御道,与门洞正对。在600余米处,是一堵20余丈长、3丈来高的砖影墙,因为它是红色的,所以名为红照壁。在门洞外250米左右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亭子,是王宫的鼓吹亭,东亭名为龙吟,西亭称作虎啸[71]。
2001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后子门展览馆一带多次发现明蜀王府的大量城墙遗址以及排水沟、天井、房屋等遗迹。经发掘调查,其中一段近200米的城墙为明代皇城内城“宫城”西北转角处的墙体。排水沟与城墙为一体,位于北墙下。天井位于两墙交接处,为一个4米见方的建筑,天井北墙与排水沟相连,城内积水从此处流入排水沟而流出城外。在天井南侧还出土了一段砖砌房基、一些明代的青花瓷片、大量的建筑构件残片和大型柱基。这处遗址的发现,从考古学上再次确认了史籍中恢弘壮观的明蜀王宫的具体位置。
图3-13 万历《四川总志》书影
朱椿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就藩四川成都府。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入朝谢恩,然后“还国”。关于朱椿赴蜀就国,民间有不少传说。据传,“献王入蜀,至嘉州(今乐山市),江涨,舟不得上。祷于神,风静水消,乃立庙迎祀”。于是,朱椿后来便在成都府东锦江街建五龙庙。献王抵达成都的当晚,“梦有神冠冕来迎者。王问为谁?对曰:陈子昂也”。随后,朱椿遂下令,在成都府治北门外驿站旁边立射洪祠,将“射洪土神”护送至此,“王因命立祠祀之”[72]。献王就国之初,蜀王宫殿尚未竣工,他曾经多次在城西古寺万佛寺游处,他去世后,“椿遗像具在寺中。时尤号为竹林寺”[73]。
据《明史》记载,朱椿“性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朱元璋因此尝呼他为“蜀秀才”[74]。他自幼喜爱文学,很有文学才能,因此被外国学者认为是一位“学者王子”[75]。在凤阳时,他辟西堂,延聘李叔荆、苏伯衡商榷文史。既至蜀,他首先聘请方孝孺为世子的老师,表其居曰“正学”。他最喜爱收藏典籍,据他的曾孙、第七代蜀王——惠王朱申鑿撰文说:“我献祖开国于蜀,不贵金玉,所宝者惟圣贤经籍也。自经史以下,文章翰墨俱收蓄于内阁。”[76]此外,他还亲自到郡学讲学,增加诸博士生员的俸禄,并造安车奖赏修造王府有功的蜀府长使陈南宾等等。据史载,献王藩蜀期间,做了许多有利于四川文化建设与传播的好事。“蜀人由此安业,日益殷富。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77]《全蜀艺文志》收有署名“蜀献王”的作品多篇。在《祭汉昭烈皇帝文》一文中宣称,我“幸开国于是邦”,希望“帝(汉昭烈帝刘备)与侯(汉丞相忠武侯诸葛亮)”“神其洋洋,祐我蜀民,降福穰穰”[78],表现了体恤蜀民的良好愿望。在《祭杜子美文》一文中对诗圣杜甫倾慕有加:鉴于“先生之精神犹水之在地,无所往而不在”,而浣花溪旁边的草堂仅存故址,衰败不堪,因此,他决定辟地一块,“命工构堂”,重修草堂,并题写匾名,“庶几过者仰慕乎先贤”[79]。在《跋宋太史楹铭》一文中,引“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古语,撰“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名句[80],体现了他博学善文的才能。王尝署居闼曰“忠武维藩”以自励[81]。朱椿自洪武十一年(1378)受封,至永乐二十一年(1423)去世,在位52年,谥曰“献”,为蜀献王,是为蜀府第一代藩王。朱椿死后,由于世子朱悦燫先卒,悦燫嫡长子靖王朱友堉嗣立为第二代藩王。
图3-14 今日成都杜甫草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