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未来智慧出行: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技术

未来智慧出行: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技术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数据影响下的智能交通系统,不仅仅缩短了驾驶员与乘客的出行时间,对于整个城市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节能减排效果的提升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将来智慧出行网络不再局限于汽车,而是构建海陆空一体的智慧出行格局。每年数据在线存储量8T,基本实现了2min更新一次的上海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发布。下面以铁路运输方面的未来智慧出行为例。

未来智慧出行: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技术

现有的智慧交通系统是针对城市交通中出现的拥堵、停车设施供需矛盾突出、公交车和出租车服务与监管水平不高、机动车交通诱导水平低、交通设施管理水平不高、桥梁和路面技术状况监测力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部署大量车载移动传感器网节点和路边固定传感器网节点,来建设一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业务应用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海量信息汇集、处理、分析、管理和服务的智能交通运输物联网综合处理,构建广泛互联的交通要素感知网络,实现更加丰富、更加准确、更加人性化的公众信息服务,形成一个智慧和谐的交通出行环境

随着智慧交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的提升,大数据分析在智慧交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合考虑实时交通数据、历史交通数据、气象数据、社会媒体及活动数据、传感器数据等,通过轨迹挖掘、交通决策分析等,让交通运输系统具有感知、预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客运货运的需求,最大化地合理分配资源。实时的交通环境、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货物运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逐渐成为考虑的要素之一。交通引导从时滞性向实时性发展、从被动式向主动式发展,传统的交通信息发布方式如网站、广播、电视等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在将来会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主动交互的交通信息服务模式。在该模式下,交互平台每隔一段时间就将向车辆推送一次交通路况信息,结合路段的速度、时间等信息进行融合,进一步提升交通路况信息的精度及覆盖面。此外,推送的信息还可以为驾乘人员提供特定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根据不同时间和客户群体精准推送。

在信息时代,交通系统的运营和维护不再是只能依赖大量的交通警察在现实世界里来回奔波去维持,我们要做的只是一切交给数据,一切交给计算机终端。道路拥挤、交通系统运载能力不足是阻碍汽车发展的一大难题,大都市中常常出现的“惊天大堵”成为人们的噩梦。而大数据和车联网技术能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提高车辆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在时间维度,通过互联通信,系统能够提前获知周边车辆的操作信息、红绿灯等交通控制系统信息以及气象条件、拥堵预测等更长期的未来状态信息。在空间维度,系统能够感知交叉路口盲区、弯道盲区、车辆遮挡盲区等位置的环境信息,从而帮助自动驾驶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周边交通态势。在出发或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员事先知道了每条城市道路的拥堵情况,则路线选择一定会比盲目凭借以往经验选择道路要好很多。

也许现有的一些软件已经部分实现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某些特性,比如实时查看路况,了解拥堵情况,但是在新的智能路线的决策选择上,还是有很多驾驶员的主观因素。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条环路上显示的是较为拥堵,而市区道路显示的是通畅,那么这时候往往很难抉择:环路上并没有红绿灯,再加上宽阔的车道,其最终到达目的地的用时不一定比走市区通畅道路要长。未来的出行方案绝对不局限于了解每一条道路的拥堵情况,毕竟智能的路线选择才是智能出行方案的最终目的之一。在传感器高度发达的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路况信息传递到大数据云端,比如车流情况、车流速度、实时信号灯情况、周边环境影响因素乃至细微到通过车辆种类情况,再结合相同条件下的过往数据,精确计算出耗时最少的线路或是油耗最少的线路等,以供驾驶员选择。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大数据与车联网技术,汽车可以利用车联网技术收集周围汽车的运行信息以及周边道路的拥挤情况、红绿灯情况等,根据周围车辆的运行情况和道路环境决定是否超车、变道以及选择更合适的路线。车联网可以给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其能够做出更正确的决策,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水平。(www.xing528.com)

大数据影响下的智能交通系统,不仅仅缩短了驾驶员与乘客的出行时间,对于整个城市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节能减排效果的提升也具有很大的意义。此外,交通事故发生时的救援车辆引导,给其余车辆传递避让信息,在挽救事故损失、争取救援时间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来智慧出行网络不再局限于汽车,而是构建海陆空一体的智慧出行格局。在上海,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智能交通信息三级平台,其一级平台为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已汇聚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区县枢纽等各类交通数据259项,以及对1000条公交线路、11条轨道交通线路、700个营业停车场、2个国际机场、3座铁路客运站的线路分布、实时泊位、航班等动静态数据的收集。每年数据在线存储量8T,基本实现了2min更新一次的上海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发布。在未来,这些信息平台将更加贴近用户,除了基础信息之外,将提供更多的私人化服务。

下面以铁路运输方面的未来智慧出行为例。未来的铁路智慧出行服务,将从旅客踏出家门的第一时间就开始进行,直到旅客到达目的地的下榻地点为止,在各个环节都可以设定相应的服务项目。从出发阶段的专车接送、快速安检、智能候车,到车上根据旅客个人喜好制定的个性化服务,以及结合旅客身体状况和环境因素的贴心化服务,到站后的专人接送、快速出站服务,还有根据目的地城市的天气状况为旅客提供雨伞、口罩等关怀服务,让旅客的铁路出行全程无忧。此外,铁路公司将联合餐饮、酒店、旅游风景区等公司进行贴心的客运延伸服务,根据旅客的过往出行数据、个人喜好、到达时段以及评价,精准推送目的地相关服务信息,制定符合用户需求的延伸服务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