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技术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技术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发布第39号令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状态监控平台,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运行和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技术

1.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的国家政策要求

国务院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相关领导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指出:要强化远程运行的监控体系,以建立体系、统一要求、落实责任为重点,加快覆盖国家、地区、企业运行的监控平台。

与此同时,国家对于新能源车辆的安全管理出台了多项管理规定及技术规范:

①2011年9月,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四部门下发国科办函高〔2011〕322号明确规定:对投入示范运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要全部安装车辆运行技术状态实时监控装置,特别是要加强对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工作状态的监控。

②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发布第39号令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状态监控平台,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运行和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企业监控平台应当与地方和国家的监管平台对接。

③2016年1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工装函〔2016〕377号)中明确指出:“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监测平台,实时接收来自车辆生产企业转发的本辖区内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整车运行安全状态、行驶里程和充电量,整车和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关键系统故障等信息。地方监测平台应设置国家监测平台接口,接受国家监测平台的监督抽查,在接到国家监测平台实时数据调用指令时,应当按指令要求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国家监测平台……”

2.新能源汽车行业应用与管理需求(www.xing528.com)

新能源汽车正处于新兴发展的黄金期,大量的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得以应用,大批的资金涌入新能源领域,许多车企开始侧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上升期。与传统乘用车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电子设备数量及其采集的数据量相比之前有了巨大的提升,普通行车电脑已不能满足数据记录需求,且该方法没有即时更新的数据,时效性较差,这对于一个新兴发展的行业是一种极大的限制。另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行车安全问题依赖于前期的数据分析发现,且其发生事故的救援难度相比普通燃油车要大得多,因此,大部分车企都对新能源汽车有着较高的数据传输分析及管理需求。为了满足目前急迫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对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同时反馈给车企指导下一步的设计优化工作,建立数据实时收发、实时分析监控的数据平台的方案便应运而生。依托数据平台,新能源车企不仅仅可以节省在监控及维护上的人力成本,同时其中的大量实车数据也可以帮助有效地缩短车辆的研发周期,大大地降低研发成本,加速新能源汽车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3.“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融合应用的需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在新形势下大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在技术含量高的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领域勇于争先的主要方向。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制造业与高新技业的交叉产业,同时也作为《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指出的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理应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

2017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随着电子信息通信等技术与汽车产业的加速融合,汽车产品加快向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发展,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服务模式呈现出信息化、共享化的趋势,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

在《中国制造2025》及智能网联汽车联盟成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与车辆大数据的融合应用是顺应发展需求的必然结果。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平台的建立,可以将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智能网联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两项技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这种高度的融合必将大大加速《中国制造2025》及智能网联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早日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