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责任认知、社会责任行动中间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我们不能狭义地、片面地从道德的视角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为只能在道德教育层面进行责任感教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提高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可以通过认知—判断、参与—体验、交往—实践、反思—评价等多个起点、多种路径去培养。
第一,认知—判断。此种路径旨在通过认知切入,去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认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判断能力。一般意义上,高校会通过理论灌输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认知,但是理论灌输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系统教学要与专题教育相结合,理论讲解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灌输的方式不能太单一,可以有讲授讲解、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理论培训、问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可大量使用范例教学、主题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方式,吸引大学生关注。在方法的选择上,我们需要基于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情感发展的特点,尽量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找到与大学生生活经验相切合的结合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打开大学生的“五官”,帮助大学生形成对责任的内容和意义的认识,意识到自己是责任主体,并应能具有对责任行为后果的预见和评价能力;可以运用生活体验法、责任冲突法等促进学生形成内在的理性认识,并把外在的知识、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价值结构;在具备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责任叙事法[3]、角色体验法[4]等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责任认知。
第二,参与—体验。该路径从活动事件体验切入,经过行为体验形成认知,再上升为责任意识,进而形成行为自觉。经过体验的认知与直接的理论认知有很大的区别。美国的约翰斯顿研究认为,行为常常在外在的或内在的背景下习得。存在这种可能性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脑内会呈现外部环境的神经代表物,背景线索会作为新习得性联系的组成部分而被储存起来。因而,在未来的环境中,如果具有一些与学习时相似的背景线索,那这些被储存下来的行为便可能再次发生。与外部环境的性质类似,情感状态的性质提供了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内部背景。这个内部背景同样作为每个新习得性联系的组成部分而被储存下来。在某种情感状态下,习得性行为在日后相似的内部情感状态下更有可能被回忆。因此,一定的情感空间和事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些事件或活动有助于增进学生的生命感受、生命碰撞、生命交集。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外部背景),感受到内部情感(内部背景),产生行为动作和感觉状态,这是真正的语义记忆,或有意记忆,因为物质环境中的事件不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通过内部背景和预期情感联系在一起。文化哲学不再把记忆仅仅作为心理学中感觉主义学派的解释,而是强调记忆是一种过程,靠着这个过程,人不仅重复自己以前的经验,而且重建这种经验。通过学习,新事件能够根据它们与原始事件的联系,引起我们所有固有的正向或负向情感。被扩展的引起正向或负向情感的事件,可作为必需的奖赏或惩罚,以迅速获得关于适应性行为或快乐结局的复杂语义记忆。可见,能够诱发情感的事件可以持续唤醒神经系统,并终生支持创造性学习。受此启发,我们的大学教育需要创设系列活动或事件,让大学生在情境之中获得真实体验,并能够从体验之中回返理论学习,深化活动体验。(www.xing528.com)
第三,交往—实践。该路径以实践切入,在交往关系中生成社会责任感。责任概念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概念。交往—实践的提出,企图把学生引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学生与他人、集体、社会等发生广泛的交往,在交往实践中,使责任主体感受到关系性的存在,激发责任意识,实现责任行为。置身交往实践中,学生就会意识到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和具体性,就会在面对责任事件和责任冲突时,进行责任联想,积累责任经验,从而提高责任主体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基于此,大学教育要意识到,除了常规的课程体系外,还需要丰富完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以往我们并未将之纳入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框架下进行认识,而只是将之作为一种课程的补充,或一种活动。因此,大学需要基于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增设相应的交往课程和带有一定价值引导的实践活动课程,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开发,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强与他人、集体或其他组织的联结,训练自己的“回应”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反思—评价。该路径不同于前面的认知、体验、交往,它是以对责任行为发生后的反思评价作为切入点,积累责任经验,强化责任行为。责任既然包括分内应做之事和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应受谴责这两层涵义,那么自然需要中间的评价环节,评价有助于强化动机,引导行为的发生。这种反思评价除了自我评价外,更多的是其他社会成员或社会对责任主体的评价即社会评价。不管是自我评价还是社会评价,都是以社会既行的规范体系为参照。因此,把外在的规范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自觉,就是责任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责任就是规范的实现形式。“从责任的角度看,任何一种责任意识都是某种外在的规范在主体精神世界的内化。责任就是对规范的自觉履行。”[5]实现这种转化,需要我们的反思。我们相信,反思是自我发展的有力工具,教育必须鼓励反思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需要引导大学生在各种联结中反思个体与他者联结的程度、影响联结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联结。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省法”较好地体现了反思—评价这一路径,但是大学教育需要辅之以现代的程序、方法等引导学生形成反思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