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比较忽视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如果说有的话,那么基本上是体现在高校德育中。但是,高校德育的面比较宽,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许多层面,而社会责任教育就散落在各种德育中,高校一般会通过“两课”去实现。然而,高校的“两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路径上,都难以真正实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高校德育内容的问题,我们已经做了简单的分析,最主要的问题是内容服务的对象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个已经发展成长到大学阶段的青年,而是好似一个“容器”,一个“书橱”,全然不考虑大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只是把社会或冠之以社会名义需要大学生知道的东西给他们是不够的。我们并不反对理论灌输,灌输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但我们需要探讨的是怎样的理论灌输或通过怎样的条件创设下的理论灌输,大学生是可以接受的,是能够有效学习的,因为毕竟我们的目的不是单向地传授就完了,而是希望大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理解和认同,进而产生行为。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目前高校的德育学习基本上是依据“知、情、意、行”的学生道德发展规律,过分注重道德认知,通过理论灌输的方法试图帮助大学生建立起严谨的理论认知,并认为有了责任认知,就自然会产生责任行为,实则不然。高校通过灌输的方式,诸如说服、规劝、奖惩等方式使学生接受所讲授的内容,或者用一种学说或一套价值体系去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远离真实的问题,只能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从社会责任感的生成机制来看,它作为一种情感,是需要情境、事件的,它不是无中生有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一定的事件得以产生的,它的产生对于“知”和“行”有直接地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情感采取一种漠视的态度,生怕它影响我们的认知或行为。实则不然,这些年来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前沿研究均已表明,情感具有本体性的价值。然而,高校的理论灌输形式的课堂基本上都是“大课”,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试问这样的课堂如何能让学生的情感发生?单向的理论灌输如何让学生给予适切的回应?这本身就是对教育规律、对情感规律的否认和漠视,并且不视学生为真正的个体,不关注个体存在的真实情境,忽视个体的主体性人格的达成。(www.xing528.com)
此外,我们的高校德育重点内容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这还是受到传统社会人伦思想的影响,当然,我们不否认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有许多好的方法,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我们的高校德育难以见到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方法、路径的单一性,说明了我们思维的单一性,说明了我们对问题的觉察意识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单一性,单一性的背后还是对学生作为个体存在的忽视。试想,你如果面对的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为解决他的问题,你可能只用一种方法就能奏效吗?况且,社会责任感关涉的是个体与他者的“联结—回应”,单一的方法怎能够建立起联结呢?学生不是一个“美德袋”,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有各种各样的人性需求,这些需求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引导和支持,还需要学校教育多元的、适切的回应,否则难以真正进入学生内心,不进入学生内心,又如何能够激发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