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自由权利等思想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自由权利等思想的影响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自由、权利等较少谈及,但它们与责任问题紧密相关。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从访谈中我们发现,现代的大学生对拥有自由、权利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反对责任、义务等却较少提及,这一方面可能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因为自由主义对个人权利的极端推崇、极力维护,也恰好迎合了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成长需求和个性特点。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自由权利等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自由、权利等较少谈及,但它们与责任问题紧密相关。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开启得比较早,它们比中国较早经历了现代化的变迁及其带来的价值冲突。因此,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使自由、权利等与责任密切联系的问题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种研究和反思接踵而来,这些新的观念和思想也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他们恰好处于追求理想的路上。西方社会强调公民的权利意识,是与西方的政治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有其历史发展的轨迹。进入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大行其道,对个体的权利主体意识更为强调,相应的对现代公民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在西方,有两种主义(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相互制衡,从不同角度强调公民的权利及责任,其背后实质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追溯历史,西方直至18世纪在经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后,才逐步摆脱了神性奴役的黑暗时代,以自由、平等、民主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的政治制度得以建立。自由主义肯定了绝对权利的优先性,强调个人的自主性,倡导尊重人性。自由主义对个人绝对权利优先于任何其他集体权利的观念可以说是西方人性解放的时代证明。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社群主义否定了自由主义所倡导的个人绝对权利的优先性,认为个人的权利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是法律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离开了法律和社会规范,任何个人的“所谓权利”就可能被随意践踏。麦金太尔作为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个人的权利不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也不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在他看来,自然权利或个人权利纯属虚构,“相信它们就如相信狐狸精与独角兽那样没有什么区别”。[10]

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权利—责任”观上的分歧也引发了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主张。社群主义在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个人对社群的依赖和服从,甚至是以主动放弃个人利益而成全社群利益为前提。在社群主义者看来,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个人只有在社群中才能凸显其价值和意义。没有个人在社群中的位置,他就什么都不是,也就是说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关系中,任何人也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约束,现实中的任何个人都拥有一定的目标、价值和理想,而这些构成自我的东西恰恰是由社群决定的,社群构成了个人对自我的认同、并界定了自我是谁。社群就是一个拥有某种共同价值、规范和目标的实体,任何个人都归属于一定的社群,且对于个人具有优先性。但自由主义者认为,自我是拥有独立特性的主体,自我的价值与所有社会的目标和价值是可以区分开的。一个人的价值和目的总是附加在自我之上的,而不是自我的构成部分,所以社团的意义也只是附加的,而不是秩序良好的社会的构成部分。由此,两种主义在对待实现“社会责任”的观点上也不尽一致。社群主义者认为,个体作为社群中的一员,要主动积极地担负起与集体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此外,国家也应该积极作为,为该国家的个体提供积极的社会福利和各种权益。与之相反的是,自由主义者不提倡“积极作为”,对个体而言,只要不伤害其他人的权益,除了承担了法律法规的义务之外,而对他者或集体是没有任何义务的,同时自由主义者也希望国家“消极无为”,只要保证个人的基本自由权利即可,最好不要插手个人的任何自由事务。我们可以看到,前者是强调个人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认为权利是集体社会建构的结果;后者是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及个人自由的空间。实际上,不管是社群主义还是自由主义,都是围绕自由、权利等,从个人或社会的不同视角去强调自己的观点,二者并非决然对立的,就如同“钟摆”一样,在不停摆动中。换句话说,并不存在彻底的自由主义者,当然也并不存在彻底的社群主义者,这本身就说明了二者虽持不同的立场,但观点上却是有交叉融合的地方,是可以共生并存的。

调查发现,在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社会责任感中,政治认同成为第三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微观层面和总体社会责任感中,政治认同也作为第六和第四重要的影响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表3-33至表3-36)。这说明,大学生在政治认同上倾向于社群主义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强度,特别是在中观和宏观层面上。由于微观层面的社会责任感更多的指向私人事务、私人领域,微观层面的社会责任感可能更大程度地受中华传统伦理文化(差序格局)的浸染。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倡导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更多地指向中观和宏观层面,指向对公共领域、公共事务的关心。(www.xing528.com)

吊诡的是,虽然上述实证研究证实了持社群主义倾向的个体有利于社会责任感提升,但我们往往接收到的信息是,在西方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强度更高?我们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统计学上的线性关系所能解释的。同西方社会的讨论一样,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与整体的讨论也是如此,只不过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不尽相同而已。西方由于在民主政治体制下,个体虽然未必有权利感,但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更加健全,尤其是北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覆盖,个体享受到很多社会保障提供的服务和资源,自然乐意维护社会、政府现状,社会责任感相对高;而在中国,“家国同构”的一体化设计使得中国人在微观层面的社会责任感水平相对较高。

从访谈中我们发现,现代的大学生对拥有自由、权利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反对责任、义务等却较少提及,这一方面可能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因为自由主义对个人权利的极端推崇、极力维护,也恰好迎合了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成长需求和个性特点。然而,正如上文分析的那样,我们需要让大学生不能只看到自由主义的存在而忘却社群主义的存在,让他们学会批判性思维,从而做出适切自己的选择。

由上可见,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其本质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这就要求人们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中必须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渐多元化和频繁化,责任在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在推动社会良性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日渐凸显。远离责任,也就意味着远离关系的真实存在,那就失却了人作为人的本质特征。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快速变革,使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同时也考验着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求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正视这些矛盾和挑战,才是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前提,无视或刻意忽视问题,只能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