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因研究:培养方法与效果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因研究:培养方法与效果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探讨影响社会责任感的成因上,大都认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程度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强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作为社会大环境的三个要素,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已超越学校教育而居首位。由此可见,学界大致认同大学生的个性是影响社会责任感的主观因素之一。社会因素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此外,心理学界对“责任”形成的心理规律的研究也不可忽视。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因研究:培养方法与效果

在探讨影响社会责任感的成因上,大都认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程度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项长达15年的教育实验(Resolving Conflict Creative⁃ly Program,简称RCCP项目)研究发现,影响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自我意识障碍;二是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疏远。国内学者的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大学教师行为和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学校教育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并且强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作为社会大环境的三个要素,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已超越学校教育而居首位。也有学者从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因素分析了原因。除此之外,也有学者特别强调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主观因素方面,以自我意识(包括自尊)、人格作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居多。王友明在学位论文《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结构性缺失与社会责任感培育》一文中分析到,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结构性缺失的外化表现是对个人及其相关小圈子利益地注重和对社会责任感的疏离,并从现实根源和历史根源探究缘由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从不同研究视角,都认为自尊感与责任感是迁移能力最强的人类情感,并且认为它们之间具有重要的相关性,自尊心的丧失是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最大的情感障碍。大学生作为“社会人”,有着强烈的自尊需要,当得到良好的社会评价时,他们会积极向上,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反之,自尊心受损则容易出现自卑、兴趣低下,对他人和社会冷漠,责任感可能下降。Connor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归因和人格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影响社会责任感的人格因素有自我中心、同情心、相互接纳、权威和相同遭遇等,并进一步考察了相关性大小,测出社会责任感与认知能力的R值高达0.87。国内学者对社会责任感和人格的关系做了进一步探讨,刘海涛等人采用量表对大学生施测的结果显示,社会责任心理与大学生人格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倾向性都存在显著相关。具体来说,神经质对社会责任心理各维度产生负相关;精神质对社会责任心理各维度产生负相关,有反向预测力;内外倾向性对社会责任心理各维度产生正相关,有正向预测力。[9]樊富珉教授曾提出,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要素、科学文化要素、心理要素、身体要素以及其他方面的要素,具体来说包含这样几个方面:较强的创新意识、高尚的人生追求、丰富的人文修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必要的文艺修养和心理保健意识。我们分析这些人格要素时发现,某些要素是与责任感直接相关的,如较强的创新意识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有胆识和决心去甄别社会需求并不断去实践;高尚的人生追求更是直接体现在对集体利益乃至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责任感;良好的社会公德当然是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基本体现。有研究从理论分析中提出了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健全人格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样是对于社会责任感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有学者直接指出大学生的良好个性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基础,并从大学生个性和社会责任感出现的“二律背反”现象出发阐释了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其社会责任感的互动过程,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此可见,学界大致认同大学生的个性是影响社会责任感的主观因素之一。当代大学生具有感知社会冷暖的同情心,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自尊心,直接影响着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

客观因素方面的探讨,主要是立足于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系统论角度。家庭因素主要集中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张立等人发现正向、积极的教养方式使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能体会到更多的关爱和关心,有利于子女责任心的培养,而消极的抚养方式使子女产生消极、自卑、被动等认知模式,且子女不仅对自身不关心,更不会关心他人与集体,不利于责任心的培养。刘海涛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各维度差异显著。民主型教养方式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最高;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社会责任感水平最低。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学校因素方面,有研究者强调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渠道作用,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引领作用,发挥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作用这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陈志绯对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进行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其参加青年志愿活动显著相关,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不因定期参加活动而提高,也不随参加志愿活动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大学生如果了解志愿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则其社会责任感会显著提高。社会因素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强调个体利益,凸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差异的经济,容易使人们产生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金钱万能观念。有学者认为应该在社会大环境下来分析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加上高校责任教育内容的不健全、途径与方法的单一以及独生子女居多的现实情况都淡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www.xing528.com)

上述主客观因素,也有学者称为“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内源因素包括大学生自身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特点,外源因素包括各种大学生身处其中的硬性约束和软性约束,它们共同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提高。这个视角为我们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有价值的直接路径。此外,心理学界对“责任”形成的心理规律的研究也不可忽视。如果说社会责任感是对责任实践的一种自律意识和情感体验,那么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必然基于个体在不同类型的责任情境中对责任事件的感知、归因、判断、评价等心理和行为历程。责任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为我们辨明社会责任感产生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维度提供了积极的参考和启发。

奥哈根(Auhagen)基于传统的调查问卷、虚构案例以及“意外事件研究模式”等研究方法缺乏足够生态学效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责任研究的新模式——“日常经验取向”(everyday—experience approach)。该模式认为责任是在特定情境下的与个体内在体验和外在行为相关的过程,且涉及认知、情感、动机等多个侧面(facet)。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况志华借鉴“日常经验取向”,运用理论建构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得出责任心理结构是一个由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行为构成的一元单向决定模式,即责任认知决定责任情感,责任情感决定责任行为。沙伦克(Schlenker)等人提出的责任三角模型(the triangle model of responsi⁃bility),主张在任何情境条件下责任都可以理解为事件、行为规范及身份之间的互动。该理论模型较好地整合了责任的各个要素,且要素间可分析性强,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在该理论模型基础上,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开始运用于一些具体的责任研究领域。对于个人责任行为的理论探讨,归因理论可以算是心理学界对责任归因与推断的重要研究。维纳(Weiner)的动机归因理论认为责任的心理结构是一种双通道模式,即失败原因是不够努力—原因是可控的—有责任—愤怒—消极评价和失败原因是能力所限—原因不可控—无责任—同情—不做消极评价。该理论被广泛应用在责任的归因与推断上,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感知和判断,从部位、稳定性、可控性、有无过错、应否承担责任等方面做出整体评估,从而达到对可控因素的积极调整并重新确定行为目标。但该理论主要是对他人责任归因与推断过程的研究,并未涉及人们如何对自身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归因与推断。自维纳(Weiner)归因理论提出以后,维纳的著作《责任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人类动机》被张爱卿、孙煜明引进译成中文,促使国内学者对责任归因与推断领域产生了更大的研究热情,相当丰富的实证研究相继出现。林钟敏出于验证维纳(Weiner)责任归因理论的目的,对我国大学生学习归因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大学生对设定情境的反应同维纳责任归因理论基本一致,但在可控程度高的情况下,我国大学生对情感和帮助行为的判断与归因理论模式却不大一致。随后,维纳(Weiner)责任归因理论的研究从成就领域转向人际责任归因领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张爱卿、刘华山等学者取得的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包括责任归因与报复行为的关系,行为归因与批评程度的关系,责任归因、幸灾乐祸与帮助意愿的关系以及艾滋病的不同传染途径与责任推断的关系等问题的具体研究,同时还发现了责任归因存在某些群体差异和文化差异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