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最有朝气、最富活力的一个青年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希望和接班人。大学生除了要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之外,还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同志曾在贵州考察教育工作时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过去我们讲素质教育,多数情况下讲的是两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次明确提出,在这两条之上还有一条,那就是社会责任感,也就是思想品德,强调‘富国家、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规律也表明,一个国家要长盛不衰,一个民族要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就在于这个国家和民族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一个民族复兴的实现关键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青年一代的状况,特别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对于构建和谐主义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用之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培养,无疑成为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个体责任是非常看重的。从“达则兼济天下”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昭示着中华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在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和经济变革下,个体责任成为个人德性发展的重要品质,更成为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期待。责任是一种基础性道德品质,因为责任能为其他品质提供生长点。正是因为居于公共道德中的核心地位,责任为社会个体间的连接提供了内在的道德基础。
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来看,大学生群体在生理上已经成熟,在心理上也发展完善,在思想上虽然有待定型但基本的“三观”已经形成,在思维上能够明辨是非,自我意识已趋于成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活跃时期——建立个人同一感和承担社会义务的两个相互衔接阶段。[1]尽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逐渐增强,自我体验发展水平趋于稳定,自我评价发展水平以及自我反省能力随年级而逐步提高,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尚处于“矛盾”之中,对于各种关系的认识还缺乏社会的体认和实践。因此,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内化和践行也呈分化趋势。(www.xing528.com)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群体在数量上急剧增加。伴随着社会转型带来的价值失范,改革开放带来的价值多元与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及对他者和社会关注不足。正如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言:“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2]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较弱的特点已经得到诸多规范的学术研究的证实。大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忽视社会利益、缺乏人生奋斗目标与价值追求等让人忧虑的现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大学作为承担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教育场所,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显得步履维艰。教育“社会价值”取向的胜利严重阻滞了大学塑造学生个性和健全人格的责任的实现。当责任教育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具体培养内容上时,要么“假大空”,要么忽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以压制学生主体性的外在标准予以量化来呈现,“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这种社会责任感的真空状态影响了大学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3]
由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国家、社会对未来人才的期待,同时也是大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需求。基于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和高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困境,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该被更多的政策制定者、教育实践者与理论研究者关注、重视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