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冕:日全食下的冕流及光谱特征

日冕:日全食下的冕流及光谱特征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8-20日全食时的日冕2006年3月29日的日冕原摄像之一(左),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合成像(右)显现细节。日冕像上很醒目的亮束延展结构称为冕流,有的下部呈盔状,底部常有较暗的冕穴位于日珥之上。日冕射线是较细长的亮束。在日冕光谱上特别显著的有波长为530.3 nm、637.4 nm、670.2 nm等的发射线,自1869年观测到的这些谱线与已知元素谱线对不上号,曾认为是太阳的一种新元素,但在地球上却找不到。图8-24日冕光学辐射的三种成分

日冕:日全食下的冕流及光谱特征

它是太阳大气最外层,延展到几倍太阳半径甚至更远,日冕物质极其稀疏,但温度却达百万开,主要由质子、高次电离的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很透明。日冕的可见光辐射仅约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因此,平时肉眼看不到日冕,仅在日全食时才能看到。在日全食时,月球遮住太阳光球的强烈辐射,在日轮周围显露出广延的白色微弱光辉,这就是日冕(见图8-20)。

图8-20 日全食时的日冕

2006年3月29日的日冕原摄像之一(左),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合成像(右)显现细节。

1931年,李奥在望远镜光路中央加小圆锥镜,它如月球似地遮住日轮像而形成人造日食,从而研制成日冕仪,装在高山上,在良好天气可以进行内日冕的经常观测。航天时代以来,人们又利用衍射原理设计了新型日冕仪,放在航天器上可更有效地观测日冕。

在太阳活动极大时期,日冕呈圆形;在活动极小时期,日冕近椭圆形,赤道区比两极区更延展。一般来说,日冕亮度随日心距增加而减小,延展到5 R以上,实际没有明确外界。在日全食拍摄的白光日冕照片上,可以看到日冕有相当复杂的形态结构。日冕像上很醒目的亮束延展结构称为冕流,有的下部呈盔状,底部常有较暗的冕穴位于日珥之上。冕流可持续几个太阳自转周。日冕射线是较细长的亮束。在太阳活动极小时期,射线尤其显著且数目多。有些呈羽毛状从极区散开,故称为极羽,其分布类似于长条形磁极附近的磁力线。细的射线约1″宽,而粗的超过20″,长度可达1100″(1.1 R)或以上,寿命约15 h。冕环是亮的环状结构(见图8-21),典型大小约为1000 km×10000 km,几天到两星期就发生变化。

图8-21 日冕环

早在1957年,瑞士天文学家M.瓦德迈尔(Max Waldmeier)就注意到日轮外的日冕有暗区。过去曾认为太阳上可能存在所谓M区,那里发出的粒子流造成27 d周期的地磁扰动,直到1974年NASA的天空实验室(Sky Lab)拍摄的X射线太阳像上,清楚地揭示日轮上的暗区——冕洞才是这些粒子流的源区(见图8-22),而不再用M区概念解释。冕洞是日冕的温度和密度较低区,也是单极、开放的较弱磁场区,因而允许高速太阳风粒子流出。冕洞大致可分为极区冕洞、延展冕洞和孤立冕洞三种。单个冕洞占日面总面积的1%~5%,而极区冕洞占6%~10%,冕洞在太阳活动极小期比极大期更大,寿命也更长,有的甚至超过10个太阳自转周,而小冕洞寿命约1个太阳自转周。冕洞的显著特征是刚性自转,一个从南到北跨越纬度范围90°的延展冕洞(见图8-23)历经几个太阳自转周也没有明显形态变化。在X射线太阳(日冕)像上(尤其在活动区纬度带)有一些亮斑,大小约20″~30″,常有5″~10″的亮核,亮斑寿命为2~48 h,估计每天可出现2000个亮斑。亮斑常出现于较小的偶极磁区。(www.xing528.com)

图8-22 日冕的X射线像(上部有极区大冕洞)

图8-23 延展的冕洞(极紫外像,暗区)

日冕的光学辐射包含三种成分(见图8-24):①K冕,这是高温日冕的自由电子散射的光球辐射,它是内冕和中冕的主要成分;②E冕或L冕,这是日冕离子的发射线辐射,除了发射线单色辐射显著,它对白光的贡献很小;③F冕或内黄道光,这是尘埃散射的光球辐射,对内-中冕贡献小,而对外冕有较大贡献。

在日冕光谱上特别显著的有波长为530.3 nm、637.4 nm、670.2 nm等的发射线,自1869年观测到的这些谱线与已知元素谱线对不上号,曾认为是太阳的一种新元素,但在地球上却找不到。直到1941年,瑞典隆德大学物理与天文教授埃德伦(Bengt Elden)才揭开冕线之谜。原来,530.3 nm谱线是高温(106K)和物质稀疏的条件下由13次电离铁(FeⅩⅣ)产生的“禁线”,637.4 nm和670.2 nm谱线分别是FeⅩ和FeⅩⅤ产生的“禁线”。

日冕中主要能量损耗有辐射耗能、向下的热传导耗能、向外的太阳风和向下流入色球的物质流耗能,总损耗能量为300~1000 J/m2·s。显然,需要有某些能量输入机制以补偿损耗来维持日冕高温,这就是日冕加热问题,它是长期争论而未很好解决的问题。过去人们认为从光球下面来的声波或磁流波耗散加热日冕,但能量不足;近来更重视磁加热作用,通过电流欧姆耗散或磁场湮灭释放能量可能占日冕加热的较大部分。

图8-24 日冕光学辐射的三种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