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球层的水平运动与对流深度

光球层的水平运动与对流深度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8-16太阳光球的米粒(上)与米粒、超米粒及巨胞的对流(下)A.B.哈特于1954年首先发现光球层存在大尺度的水平运动,持续几小时,速度约为0.5 km/s。除了尺度不同之外,米粒形成的有效深度约为400 km,即属于光球层的浅对流,而超米粒形成的有效深度约为7200 km,即属于对流层的深对流;米粒呈较亮的斑,而超米粒没有明显的亮度表现,主要是从速度场观测发现的。

光球层的水平运动与对流深度

太阳的可见表面称为光球层或简称光球,厚几十到几百千米,它是太阳大气的底层,也是太阳大气密度最大的和温度最低的层次。光球对太阳内部的辐射是不透明的,我们观测到的太阳可见光辐射主要来自光球,因而呈现为太阳圆面(即日面或日轮)。上述太阳半径就是指光球而言的。

太阳圆面的亮度(更确切说,辐射强度)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减弱,尤其边缘部分减弱更严重,称为临边昏暗现象(见图8-15上)。其原因何在?粗略地说,这是因为圆面边缘的辐射来自温度较低的光球层上部,而圆面中间的辐射来自温度较高的光球层下部,如图8-15下所示。与圆面中心成θ角的辐射强度I(θ)与中心的辐射强度I(0)之比近似为

式中,u与v为与波长有关的常数。例如,对于波长0.40μm,u=0.91,v=-0.05;波长0.50μm,u=0.97,v=-0.22;波长0.60μm,u=0.88,v=-0.23。

图8-15 临边昏暗现象(上)及其解释(下)(www.xing528.com)

临边昏暗现象主要呈现于可见光及近紫外、红外波段。而在波长短于160 nm的远紫外和X射线波段以及射电波段则不是临边昏暗,而是呈现临边增亮现象,这是因为远紫外、X射线和射电辐射更有效地从光球以上的大气发射出来。

在地球大气宁静度好的时候,高分辨的太阳像上可以看到很多米粒状的较亮小斑,称为米粒(granulation)(见图8-16),其角径为0.25″~3.5″或大小为180~2540 km。太阳表面的米粒总数约500万个,米粒的总面积约占表面总面积的一半。米粒一般比其周围亮30%,温度高300 K。

米粒是一种对流现象,光球层处于较高温度的对流层上面,热的对流元胞上升,将多余热量辐射掉后,变冷的气体就分开而沿米粒边缘向下返流回去。米粒的寿命约10 min,米粒的中心向上流速约为1 km/s,而其边缘向下流速约为0.25 km/s;米粒不断地破碎和再生,形成大小为3″~5″的米粒簇,寿命可长达46 min。

图8-16 太阳光球的米粒(上)与米粒、超米粒及巨胞的对流(下)

A.B.哈特(A.B.Hart)于1954年首先发现光球层存在大尺度(25000~85000 km)的水平运动,持续几小时,速度约为0.5 km/s。1960年美国实验物理学家罗伯特·莱顿(Robert Leighton)的观测研究完全肯定这种水平运动的含义和真实范围。后来,更多的观测研究建立了超米粒(supergranulation)的大对流图像。在可见的太阳半球上约有2500个超米粒元胞,其直径为20000~54000 km,平均寿命约为20 h,元胞内的水平速度为0.3~0.5 km/s,元胞中心的上升速度和边界的下降速度的上限为0.1 km/s。米粒和超米粒都是对流运动在日面的表现,它们之间有些类似,但也有差别。除了尺度不同之外,米粒形成的有效深度约为400 km,即属于光球层的浅对流,而超米粒形成的有效深度约为7200 km,即属于对流层的深对流;米粒呈较亮的斑,而超米粒没有明显的亮度表现,主要是从速度场观测发现的。超米粒对太阳活动区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在活动区中的超米粒有更大尺度、更长寿命和更明显轮廓。但米粒尺度小,其影响也不会很大。C.W.席蒙(C.W.Simon)等认为,可能存在尺度为200000~300000 km的巨胞(giant cell)或巨米粒,几乎延伸到整个对流层。在活动区附近观测到的巨大结构可能是巨胞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