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内部不能直接观测到,但可以从有关的观测资料出发,借助理论来计算太阳内部结构模型,即求出质量、压力、温度等随半径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太阳内部可分为三个层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
1)核反应区
从太阳中心到0.20~0.25 R⊙是核反应区,集中M⊙,主要成分是氢。由于太阳物质的自引力压缩,此区的密度达151 g/cm3,中心温度为1.57×107K,压力为2.33×1011bar。
长久提供太阳辐射的能源是什么?从19世纪始人们先后提出过化学能、引力势能转化的热能、放射元素蜕变能等假说,但都不足以解释长久维持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英国天文和物理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Arthur Stanley Eddington)提出在太阳中心区高温条件下发生“氢燃烧”——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尤其是1938年德国犹太裔美国核物理学家汉斯·贝特(Hans Bethe)开创性地提出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理论,才基本解决太阳从而恒星的能源问题。后来才在地球上实现了这种核反应并制成“氢弹”。为此,贝特获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氢燃烧的总效果是4个氢原子核(质子)聚合成1个氦原子核:41H→4He+能量。在反应中,质量耗损为4个氢原子减1个氦原子的质量差m=(6.693×10-24-6.645×10-24)g=0.048×10-24g。按照爱因斯坦质量-能量关系释放出能量
太阳中心区0.1 M⊙的氢燃烧能释放能量E=1.28×1044J,这可供给太阳辐射(光度L⊙)时间为
氢燃烧有两种核反应路径:质子-质子(p-p)链和碳-氮-氧(CNO)循环。两种反应路径的总结果都是4个氢核(1H,即质子p)聚合成1个氦核(4He)并放出2个正电子和2个中微子以及几个γ光子。在太阳核心区的高温条件下,以质子-质子反应链产能为主,碳-氮-氧反应链产能仅约占0.8%。关于恒星内部氢燃烧的详细讨论见本书下册第15章。(www.xing528.com)
2)辐射区
辐射区(Radiation Zone)范围约从0.25 R⊙到0.7 R⊙,密度和温度都很快向外减小。核反应区产生的能量经此区以辐射转移方式向外传输,从核反应区出来的是高能γ射线光子,经辐射区物质接连地吸收并再辐射出较低能量的光子,自内向外依次变为X射线、远紫外、紫外、可见光光子,最后主要以可见光光子及其他形式辐射出来。
辐射区往上经过渡层(Tachocline)到对流区(Convection Zone),从辐射区均匀自转变为对流区较差自转,推测太阳磁场产生于过渡层。
3)对流区或对流层
范围约从0.7 R⊙到光球层底部,密度和温度进一步向外减小,主要以对流方式向外传输能量,同时,此区的湍动还产生低频声波向外传输能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