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仔细观测,尤其是借助于飞船的探访和研究,人们对于一些小行星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7.1.4.1 灶神星
灶神星(4 Vesta)的形状近似于三轴长为572.6 km×557.2 km×446.4 km的椭球,NASA的黎明号空间飞船(Dawn Spacecraft)近距拍摄到其表面有多样的复杂特征(见图7-11),有大量陨击坑,最显著的是其南极附近的雷亚·西尔维亚(Rhea Silvia)陨击坑(盆地),直径为505 km,深约19 km,中央峰高出坑底23 km,坑缘最高部分与坑底低点的高度差为31 km(见图7-12)。估计该次大陨击开掘了约1%的灶神星体积,抛出的碎块成为灶神星族的和V形的小行星,该坑较年轻(约10亿年),也是HED陨石的原来抛出源。所有已知V形小行星仅约占抛出体积的6%,其余的或是被近于3∶1柯克伍德空隙抛出的小碎块,或是被雅可夫斯基效应或辐射压力扰动离去。哈勃望远镜所摄光谱分析表明,该坑穿过外壳几层,可能深到星幔。该坑中央的峰高为250~25 km,宽为180 km。还有直径为395 km的下伏Veneneia盆地,至少有20亿年老,被雷亚·西尔维亚陨击覆盖和部分地抹去。与Veneneia盆地同心的一系列槽谷(troughs)可能是陨击所致的断裂。
图7-11 灶神星的合成像
显见南半球大陨击坑及其中央峰(下端)、“雪人”坑(左上)和“农神地槽”(右部)
图7-12 灶神星的南极区
它表面还有几个老的、退化的大陨击坑,如赤道区的Feralia平原(约为270 km)。直径158 km的Varronilla坑和196 km的Postumia坑是更近期的较明锐陨击坑。其北半球有三个邻近的陨击坑组成的群,因其形貌而称为“雪人坑”,从大到小,它们的正式命名依次为Marcia,Calpurnia和Minucia(见图7-13左边),其中,Marcia坑最年轻,而Minucia坑最老。
图7-13 “雪人”陨击坑群(图的左方)和槽谷(左上方)
赤道区大部分被一系列同心槽谷“雕刻”(见图7-14),是断裂运动分开的标志。最大的是戴瓦丽亚地槽(Divalia Fossa),长为465 km、宽为10~20 km、深为5 km。第二系列是对于赤道倾斜北部的农神地槽(Saturnalia Fossa),宽约40 km、长为370 km。这些地槽的成因曾令人迷惑,合理的解释是:在巨大陨击产生雷亚·西尔维亚和Veneneia两个大盆地时,强力的陨击激波可以导致赤道区的大尺度地堑,成为太阳系最长的大峡谷之一。
图7-14 赤道区沟槽
可见光和红外光谱、伽马射线、中子探测和摄像都表明,灶神星表面成分大多与HED陨石的成分匹配。其表面覆盖浮土,由角砾岩化作用与后来的亮、暗成分混合主宰。暗成分是因落入了含碳物质,而亮成分是原玄武质浮土。
有些HED陨石可能来自灶神星深部,可提供灶神星的内部结构和地质历史的线索。237442号小行星1999 TA10的红外研究暗示它来自灶神星的内部。结合黎明号飞船的探测资料,可以推算出灶神星的内部结构。它有金属铁-镍的核,直径为214~226 km,占总质量的18%,其外是橄榄岩石的幔和最外部的岩壳(见图7-15)。
图7 15 灶神星内部的核、幔、壳结构
7.1.4.2 爱神星、玛蒂尔德星、加斯普拉星、艾达星及其卫星
了解得比较清楚的还有以下小行星。
1)爱神星
爱神星(433 Eros)(见图7-16)自1898年8月13日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它的轨道半长径a为1.458 AU,公转周期P为1.76 a,轨道偏心率e为0.223,轨道对黄道面倾角i为10.829°,自转周期为4 h 16 min。
图7-16 爱神星的不同侧面像(左)与局部高分辨像(右)
NASA的太空探测飞船“会合-舒梅克号(Near Earth Asteroid Rendezvous-Shoemaker,NEAR)”在2000—2001年环绕爱神星探测,得出它是近于三轴长13 km×13 km×33 km的山芋形,质量为7.2×1015kg,平均密度为2.4 g/cm3。它是S(石质)类小行星。其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范围为100~-150℃。陨击严重(因而很古老),一侧有个很锐隆起边缘的大(9 km)陨击坑,另侧有个大鞍状凹陷(可能也是陨击的),到处可见10~20 m大小的石块及尘土,还有沟以及其他复杂特征。或许10年前遭受过一次大陨击,抛射的较大岩石以及碎屑流飞落到其大部分表面,大陨击的震波经过而毁坏了较小陨击坑,导致其表面陨击坑的奇特分布。X射线谱仪探测到它的元素成分有镁、铁、硅,可能还有铝和钙,说明爱神星是原始的,没有发生过熔融分异为核、幔、壳结构,但受太阳风和陨击作用而发生了“空间风化”。NEAR磁力计没有探测出预想的磁场,而作为小行星碎块的陨石却有残余磁场,这就成为“磁场之谜”。
2)玛蒂尔德星
玛蒂尔德星(253 Mathilde)(见图7-17)是1885年11月12日发现的,其轨道的a、P、e、i分别为1.94 AU、4.31 a、0.266、6.71°。它自转周期长达417.36 h;它表面很暗,反照率仅3%,是富碳的C类小行星。NEAR飞船近距探测得出,它的质量约为1×1017kg,平均直径为61 km,形状很不规则,表面有很多从直径小于0.5 km到30 km的陨击坑。大陨击坑的隆起坑缘说明抛射的物质飞得不远就落回表面,某些坑缘的笔直剖面表明断裂或断层影响坑的形成:它的平均密度甚至小于水的密度,说明其内部有很多空隙消耗陨击能量,因而抛出物不会落得很远。
图7-17 253 Mathilde(左边是近于背太阳侧,仅几个脊显见)(www.xing528.com)
3)加斯普拉星
加斯普拉星(951 Gaspra)(见图7-18)是1916年发现的。其轨道的a、P、e、i分别为1.82 AU、3.28 a、0.173、4.10°,自转周期为7.04 h。1991年,伽利略飞船在飞往木星的途中近距飞越它,成为飞船探测的第一颗小行星。它的质量约为1016kg,平均直径为19 km,形状不规则(三轴直径为20 km×12 km×11 km)。它是S类小行星,花神星族成员。它表面有600多个小陨击坑,但缺少大的陨击坑,还有类似沟的线性特征(宽100~300 m,深几十米)、弯曲凹陷和脊,说明表面较年轻(3亿~5亿年),或许它本身就是大母体撞出来的碎块。
图7-18 951 Gaspra的系列像
4)艾达星及其卫星
艾达星(243 Ida)(见图7-19)是1884年9月29日发现的,其轨道的a、P、e、i分别为2.861 AU、4.84 a、0.046、1.138°,自转周期为4 h 39 min。1993年,伽利略飞船近距飞越它。它的质量约为4.2×1016kg,形状不规则,近于三轴为60.0 km×25.2 km×18.6 km的椭球,平均密度为2.6 g/cm3。它是S类小行星,鸦女星族成员,它表面是严重陨击和不均匀的,各区域的成分有差别,说明表面至少10亿年老,或许它本身就是大母体(200~300 km)撞出来的碎块。
图7-19 243 Ida(左)及其卫星(右)
飞船还拍摄到它的卫星——243 Ida I Dactyl,离Ida中心约100 km,其形状近于三轴为1.6 km×1.4 km×1.2 km的椭球,表面有10多个大于80 m的陨击坑。它的性质与Ida类似,属S类。
7.1.4.3 婚神星和智神星
婚神星(3 Juno)(见图7-20)轨道的a、P、e、i分别为2.668 AU、4.36 a、0.2583、12.971°,是Juno族小行星的最大成员。它逆向自转,自转周期为7.2 h,自转轴对轨道面倾角为51°。它的质量为3.0×1019kg。其形状很不规则,三条轴长分别为290 km,240 km,190 km,平均密度为3.4 g/cm3,是第二大的S类小行星,几何反照率(0.238)是S类中最高的。表面各区域亮暗不一、高低起伏,在暗区有个约100 km的大陨击坑,或者是被抛射碎屑覆盖的小陨击坑。其光谱特性说明,它可能是普通球粒陨石的源体。它的轨道在1839年左右略微变了一下,这可能是被相当大的小行星撞击,或者从近旁经过引起其摄动所致。
图7-20 婚神星及其4波段单色像
智神星(2 Pallas)轨道的a、P、e、i分别为2.773 AU、4.62 a、0.231、34.841°。它的自转周期为7.813 h,自转轴倾角为57°或65°。它的质量为2.2×1020kg,形状不规则,三条轴长分别为570 km,525 km,500 km,平均密度为2.8 g/cm3,其几何反照率为0.159,光谱特征类似于Renazzo碳质球粒陨石(CR)。
7.1.4.4 系川(Itokawa)和其他有趣的小行星
图7-21 小行星系川
系川(25143 Itokawa)1998 SF36(见图7-21)是1998年9月26日发现的阿波罗型S类小行星,2000年被选为日本的隼鸟(Hayabusa)飞船探测对象,其轨道a、P、e、i分别为1.324 AU、1.52 a、0.280、1.622°,自转周期为12.132 h,反照率为0.53。飞船探测显示,它的三条轴长分别为535 m,294 m,209 m,质量为3.58×1010kg,平均密度为1.95 g/cm3,这与土星的冰卫星相当,或者其内部有孔隙。它表面缺少陨击坑而满布从细尘到碎石片再到50 m的大石块,这意味着它不是单块岩体,而是由碎石长时间胶合而成的石堆,或者说,它是怪异的“石堆小行星”。其表面的平坦区域——“沙海”(Muses Sea)对应于低重力区,说明陨击震动造成块体运动和有效改造表面的过程。红外和X射线谱仪的结果表明它有球粒陨石的成分。
9969 Braille(1992 KD)(见图7-22)是1992年5月27日发现的,其轨道a、P、e、i分别为2.345 AU、3.59 a、0.431、28.895°。1999年,NASA的“深空1号(Deep Space 1)”飞船近距飞越,测得它是2.2 km×1 km的哑铃状,其光谱因而其成分均类似于灶神星,推测它是从灶神星陨击出来的。
图7-22 小行星9969 Braille
5535 Annefrank(见图7-23)是1942年发现的内主带Augusta族小行星,其轨道a、P、e、i分别为2.213 AU、3.29 a、0.063、4.25°。NASA于1999年发射的星尘号飞船在2002年飞越它,探测出它的形状不规则,三条轴长分别为6.6 km,5.0 km,3.4 km,短轴垂直于轨道面,反照率为0.24,表面不均匀,有陨击坑,边界表面暗示其由母体断裂时形成。
图7-23 “星尘”飞船拍摄的小行星5535 Annefrank
4769 Castalia(见图7-24)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Eleanor Helin在1989年8月9日发现的一颗近地小行星。由射电望远镜探测与计算机模拟得到其形状似哑铃,长约1.8 km,成分相似的两瓣各约0.75 km,中间凹下100~150 m,它可能是两块体经温和撞击而结合在一起的“密接”双小行星。
图7-24 小行星4769 Castalia
4179 Toutatis早见于1934年2月10日(当时被记为1934 CT),但很快看不到了,直到1989年1月4日才再次发现(1989 AC),并以北欧凯尔特神话中的战神图塔蒂斯命名。它是阿波罗型的,其轨道a、P、e、i分别为2.531 AU、1.03 a、0.630、0.445°。它多次接近地球,雷达图像显示它的形状很不规则。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完成探月任务后,于2012年12月15日离地球7×106km时近距飞越它,拍摄到它的高清晰图像(见图7-25)。其外形古怪如多瘤花生或有头-颈-体的玩偶,长4.46 km,宽2.4 km,它像陀螺那样绕着自己形状的最长轴以5.41 d周期自转,同时其长轴以7.35 d周期进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