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行星物理性质-《天文学教程上册》

小行星物理性质-《天文学教程上册》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行星的物理性质包括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它们的绝对星等和自转周期以及质量和平均密度。现在常用小行星的亮度和反照率的观测资料来推算其平均直径。小行星自转轴方向是随机分布的。然而,除了飞船已探测的少数小行星有比较准确的结果,或其他方法得到某些小行星的近似结果外,大多数小行星仅由有关观测资料粗略估算其大小,再用假定的平均密度来估算其质量。小行星的质量越小,其数目越多。

小行星物理性质-《天文学教程上册》

小行星的物理性质包括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它们的绝对星等和自转周期以及质量和平均密度。

1)小行星的大小和形状

由于小行星远且小,很难测出它们的大小和形状。1894—1895年,E.巴纳德(Edward Barnard)开始由小行星的视角径和距离观测资料来计算其直径D,得出谷神星的D=(781±87)km。现在常用小行星的亮度和反照率的观测资料来推算其平均直径。近年,用干涉仪雷达及小行星掩(恒)星联合观测等技术测出一些小行星直径,例如,智神星D=538 km,爱神星平均D=(16±4)km,其形状不规则。显然,最准确的方法是飞船到近距探测。越小的小行星,数目越多(见图7-6)。较大的小行星大致是球形的,但大多数小行星是形状不规则的(见图7-7),这说明它们可能是小行星母体碰撞瓦解的碎块。

图7-6 小行星数目N按直径D的分布

图7-7 几颗小行星的大小和形状

2)小行星的绝对星等和自转

小行星自身不发射可见光,靠反射太阳光才被观测到,因此小行星的亮度与它离太阳的距离r,离地球距离Δ以及位相角θ(从小行星中心向太阳和地球两方向的夹角)有关。为便于比较各小行星的亮度,常把观测的亮度归算到r=Δ=1 AU、θ=0°时的亮度,并以星等表示,称为“绝对星等”,记为B(1,0)。视星等与绝对星等的关系为

(www.xing528.com)

式中,F(θ)为相角函数。除了上面所述的小行星亮度因公转轨道运动(r与Δ变化)而产生的规则变化外,若小行星形状不规则或表面不同区域的反照率有差别,则它的亮度就会发生与自转有关的较短周期变化,从小行星亮度变化——光变曲线可推算出它的自转周期。小行星的自转周期范围为2.3~48 h,多数为4~20 h,平均值约为10 h。(1566)Icarus自转周期为2 h 16 min;(182)Elsa自转周期为85 h。小行星自转轴方向是随机分布的。

3)小行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

如果小行星有卫星,就可以由卫星绕转轨道运动资料,利用准确的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导出计算小行星质量的公式:

式中,a和P是小行星绕太阳的轨道半长径和周期,as和Ps是卫星绕小行星转动的轨道半长径和周期。法国人F.Marchis等用此方法计算出小行星(87)西尔维亚(Sylvia)的质量;进而算出它的平均密度仅为1.2 g/cm3,这比一般岩石的密度小很多,说明它可能不是整块岩石体,而是冰和碎石的松散无序集合体,可能有60%的空隙。很多小行星的密度小于陨石的密度,说明小行星内有空隙(见图7-8)。

图7-8 小行星的质量M与密度ρ

原则上,测定了一颗小行星的质量、大小和形状(因而算出体积),就可以算出它的平均密度,进而推测它的成分。然而,除了飞船已探测的少数小行星有比较准确的结果,或其他方法得到某些小行星的近似结果外,大多数小行星仅由有关观测资料(如反照率)粗略估算其大小,再用假定的平均密度来估算其质量。一般来说,平均密度不超过2.0 g/cm3的小行星可能类似于木星土星的冰卫星或冰-碎石集合体,而平均密度大于2.5 g/cm3的小行星则类似于月球和火星卫星的岩石体。估算得出,全部主带小行星加在一起的总质量约为3.0×1021kg,约占地球质量的万分之五、月球质量的4%,其中几颗大的占了大部分。

小行星的质量越小,其数目越多。除了最大的几颗小行星外,小行星数目N与质量m大致有如下的经验关系(常称为“质量谱”):理论研究表明,这样的质量谱反映了母体碰撞破碎而产生众多较小的小行星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