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球的内部结构:教程上册

地球的内部结构:教程上册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地球表层的最深钻井仅15 km,约为地球半径的,尚缺乏地球内部的直接资料。但是,根据地球科学和天文学的资料和方法,可以借助行星内部结构的基本微分方程组,由数值计算来建立其内部结构模型,即得到地球内部的物质密度、成分等的深度分布以及圈层构造。图5-4地震波速的深度分布图5-5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图5-6地球内部的深度分层地壳约占地球总体积的1.55%,占总质量的0.8%。

地球的内部结构:教程上册

由于地球表层的最深钻井仅15 km,约为地球半径的,尚缺乏地球内部的直接资料。但是,根据地球科学和天文学的资料和方法,可以借助行星内部结构的基本微分方程组,由数值计算来建立其内部结构模型,即得到地球内部的物质密度、成分等的深度分布以及圈层构造。一般地,行星内部物质以不同程度向中心密集,形成核、幔(中间层)、壳(外层)的圈层构造。

地震波是震源(大小为几千米到上百千米,深100~750 km)产生的弹性波,有体波和面波两类。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波长大于几十千米,在地球内部各层的传播状况与物质密度及其弹性模量有关。综合全球地震资料,可推算出地球内部的波速-深度分布(见图5-4),显示地球内部温度分布(见图5-5)和地核、地幔、地壳三大圈层(见图5-6)。地核又分固体内核(以下按半径计,0~1221.5 km)和液态外核(1221.5~3480 km)。地幔分为下幔(3630~5701 km)和上幔(4701~6346.6 km),地幔有底部D″层(3480~3630 km)、中部过渡带(4701~5971 km)。地壳平均厚度为33 km,各处厚度不均匀,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 km,而大陆地壳厚度为30~50 km。地壳和地幔顶部(半径6291 km以上)由刚性岩石组成,一起称为岩石圈,厚度约为60~120 km。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深度为100~700 km。地幔内的结晶结构变化发生于表面下410 km和660 km,跨越分隔上、下地幔的过渡带。

图5-4 地震波速的深度分布

图5-5 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

(www.xing528.com)

图5-6 地球内部的深度分层

地壳约占地球总体积的1.55%,占总质量的0.8%。地壳下有波速间断面——M(莫霍)面与地幔分界。地幔占总体积的82.3%,占总质量的67.8%,地幔底有古登堡间断面与地核分界。地核占总体积的16.2%,占总质量的31.3%。

面波仅在地表或界面附近传播,用于研究地壳和上地幔。大地震可以激发地球的整体自由振动,周期为70~3200 s,可持续几天。更准确的参量地球模型(PEM)在深度小于420 km时分为PEM-O(海洋)、PEM-C(大陆)、PEM-A(平均),图5-7给出它们的波速和密度分布。

图5-7 参量地球模型给出的波速和密度分布

过去,人们曾推测地核自转较快。直到1996年,宋晓东和G.P.Richards研究地震波资料时才发现内核自转是不均一的,有些小的系统变化,使内核对称轴比自转轴向东偏移1.1°/a,其后有人认为内核比地幔自转快0.1°~0.5°/a。这样,液态外核就成为缓冲圈,而核-幔边界形成复杂的、不均匀的过渡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