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阳和恒星-天文学教程 上册

太阳和恒星-天文学教程 上册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阳是观测研究得最多的典型恒星。从高温日冕流出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图1-7日面单色像(内)和日冕像(中、外)的组合恒星都是太阳一类能够产生核能源的天体,只是它们离我们太远而看起来才呈发光点状。与在约46亿年前形成的太阳的情况不同,恒星中还有正在形成中的、年轻的、中年的、老年衰亡的各种“年龄”段和多代的情况。太阳的整个寿命约为100亿年,现在约过去了一半,太阳正处于“中年”。

太阳和恒星-天文学教程  上册

物理性质上说,太阳是恒星一类的天体,它们中心区温度高达千万开(K)(绝对温度)[绝对温度T(K)=摄氏温度t+273.15(℃)],由原子核的聚变热核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发出很强的辐射。太阳是观测研究得最多的典型恒星。我们看到的日轮表面是太阳的光球层,通常所说的太阳半径R(6.955×105km)就是指光球层而言的。光球层厚度约为500 km,有效温度为5772 K。光球层往上依次是太阳大气的色球层和日冕(见图1-7),物质稀疏透明,辐射比光球层弱得多,平时肉眼看不出来,仅在日全食时因月球遮住光球才显见。太阳总辐射功率称为太阳光度,记为L(1 L=3.828×1026W)。地球仅接收到太阳辐射的22亿分之一,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总发电量的几十万倍!从高温日冕流出的带电粒子流,称为太阳风

图1-7 日面单色像(内)和日冕像(中、外)的组合(彩图见附录B)

恒星都是太阳一类能够产生核能源的天体,只是它们离我们太远而看起来才呈发光点状。恒星的质量一般为0.04~120 M;恒星大小差别很大,其半径有千倍R的,也有仅10 km左右的;恒星表面温度一般为2000~40000 K,不同表面温度的恒星呈现不同的颜色,温度低的呈棕红色,温度高些的呈黄色,温度很高的呈蓝白色,它们的光谱特征也不同。恒星的光度范围为几十万分之一到200万太阳光度。与在约46亿年前形成的太阳的情况不同,恒星中还有正在形成中的、年轻的、中年的、老年衰亡的各种“年龄”段和多代的情况。恒星寿命是有限的,恒星的质量越大演化得就越快,寿命也越短。太阳的整个寿命约为100亿年,现在约过去了一半,太阳正处于“中年”。

恒星实际上并不“永恒”。一方面,恒星不断地在运动着,只不过因为它们离我们太远而很难在短时间内辨别。另一方面,恒星本身在演化。正常恒星的演化很慢,亮度变化很小,但恒星在其演化某阶段变化剧烈、亮度变化较大而成为物理变星,其中有爆发前很暗(乃至未被注意到)而突然在几天到几十天内增亮几百到几十万倍并有大量物质抛出的新星;还有爆发规模更大、增亮千万倍到上亿倍的超新星。1967年以来,人们发现一些有射电、可见光、X射线和γ射线的规则周期脉冲的脉冲星,它们实际上就是超新星爆发抛出大量物质后留下的高速自转且有强磁场的致密星核,因其主要成分是中子而称为中子星。我国记载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其抛出物质成为“蟹状星云”,它中心有“脉冲星”——“中子星”。(www.xing528.com)

恒星不仅有单颗的,而且大多是成双或成团的。成双的恒星称为双星,三颗恒星组成的系统称为三合星,几颗恒星的系统统称为聚星,十颗以上恒星的系统称为星团。按照星团的外貌和星数,有球状星团和疏散星团(见图1-8)。

图1-8 昴星团与M13球状星团

(a)昴星团;(b)M13球状星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