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十五讲:社会主义改造设想的提出过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十五讲:社会主义改造设想的提出过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改造设想的完整表述。社会主义改造设想的决策,可以追溯到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这是把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且作为工作中心问题的开始,是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封锁、制裁中国,苏联承认、援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要求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从而取得苏联的更大信任和更大援助。就这样,社会主义改造成了发展中国革命、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十五讲:社会主义改造设想的提出过程

社会主义理想与工业化强国梦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虽然存在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性,却没有被明确地概括为相互结合的统一体。直到1952年毛泽东构思新的历史征程路线图时,才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理想与工业化强国梦想结合起来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改造设想的完整表述。

社会主义改造设想的决策,可以追溯到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如何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全胜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论断,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的新的历史任务:建设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在此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设想。这个初步设想,是以俄国在十月革命之后的发展路径为参照提出的。到1951年前后,沿着这个初步设想的思路大体形成了先进行三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时间;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这个共识,把工业化建设界定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般原理。到1952年下半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大陆得到了彻底胜利,构思新的历史征程路线图成为最为重大的战略决策。如何进行工业化建设是这个战略决策的核心问题。

思考工业化建设问题的根据,包括苏联经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般原理和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的认识。这几个根据,是在初步设想并且形成共识时就明确了的。1949~1952年这个时段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状况的演变,完全符合中共中央的战略预期,几乎没有发生战略预期之外的影响全局的变量因素。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1952年如期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此时,在构思新的历史征程的决策中,工业化建设优先于向社会主义过渡。1951年5月,刘少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报告中解释“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时提到:10年经济计划以后,新中国的面貌就要改变,那时将不但有强大的农业而且有自己强大的工业,那时才可以考虑社会主义的问题,现在不能提这个问题,现在提这个问题至少早了10年;只有看实际情况才能答复什么时候搞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从这个报告的主题可知,如何进行工业化建设是中共中央正在决策的核心问题,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还只是个理论问题,是10年之后才提上议事日程的现实问题。然而,在实际筹划工业化建设的现实路径时,毛泽东却改变了先进行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www.xing528.com)

1952年9月,在讨论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把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并且作为工作中心问题的开始,是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毛泽东为什么改变了先进行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这个改变,主要在于他发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满足工业化建设所需物资的主要途径。工业化建设需要人才、技术、设备和其他配套物资。苏联同意援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可以派遣专家、提供技术和设备;中国必须自己配置其他物资,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必须集中有限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满足规模空前的工业化建设的物资需求。还有,在战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直接对立的世界体系中,新民主主义中国没有中立的能力。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不亮出社会主义旗帜,就会两头落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封锁、制裁中国,苏联承认、援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要求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从而取得苏联的更大信任和更大援助。中国政府能够集中和调配有限的物力、人力和财力用于工业化建设,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亮出了社会主义旗帜,也需要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中国。就这样,社会主义改造成了发展中国革命、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1953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