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解放战争的持续推进,国民党政府不但在军事上连遭挫败,而且其统治区的经济、政治、思想甚至外交状况也急剧恶化,危机不断加深。
为了适应扩大内战规模的需求,国民党政府的军费开支猛增,造成整个财政入不敷出,陷入危机。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更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1948年8月,法币发行额已比1937年抗战前增发47万多倍,而物价跃至抗战前的725倍。人民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洗劫,民族工商业大批倒闭,失业人数陡增。广大工人、市民乃至中下层小资产阶级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农村经济急剧衰退,广大农村中饥民遍地,饿殍载道。公教人员和学生群众的生活也陷入极度的困境。
国民党政府由于其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抗战胜利时派出官员到原沦陷区接收,结果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巨额敌伪资产转归官僚资本集团控制的部门占有,其中很大部分被官员个人侵吞、隐匿、变卖,导致国民党迅速失去民心。一名国民党接收官员也向蒋介石进言:“像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人心。”
全面内战爆发后,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爱国学生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民主运动,影响到全国许多城市。学生运动的高涨促进了整个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促使各地的人民斗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稳定后方,在其统治区内大力加强特务活动,加紧迫害和镇压爱国民主力量。国民党统治区成为特务横行的世界,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
为了取得美国的支持,国民党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卖国政策。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同美国签订许多条约、协定。美国依靠在中国取得的种种特权,使其商品像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市场。大量的美国商品和资本流入中国,对已经处于危殆境地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无疑是一种摧毁性的打击。
国民党统治集团自身的贪污腐化,对人民的横征暴敛和镇压迫害,以及内战卖国政策,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全面危机之中。
与国统区陷入全面危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解放区呈现出的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全面内战爆发时的解放区,与抗日战争时期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积极收复日伪占领区,扩大解放区的指示,不仅在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收复了大批城市和广大乡村,而且还开辟了东北解放区,使解放区的面积和人口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解放区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医治抗战遗留的战争创伤,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从而使解放区日趋巩固,为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御作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是解放战争第一年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保证。(www.xing528.com)
这时解放区建设的内容主要有政权建设、财经工作和民兵建设,在此基础上共产党紧紧抓住加强解放区建设的中心问题,即实行土地制度改革。1947年制定和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
所有新解放区,在人民解放军的帮助下,都迅速建立了人民政权,并依靠在斗争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建立了工会、农会、妇女会等群众团体。一些老解放区,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和各种群众组织的建设,调整干部配备,健全领导机构。
为了适应战争需要,解放区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的财经工作方针,对财经工作实行由和平建设体制到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做到既满足战争的物资需求,又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的负担,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各解放区还把民兵工作作为根据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方各级党委均以一名委员兼任同级人民政府的武装部部长,并以县为单位编成民兵团,以区为单位编成民兵大队,以乡或自然村为单位编成民兵中队或分队,在不误农时的前提下,担负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并加强军政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和开展支前工作。
加强解放区建设的中心问题,是实行土地制度改革。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土改运动,使农民摆脱了几千年来遭受的封建压迫和剥削,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激发了他们发展生产和支援革命战争的热情。
总之,根据地建设工作的开展,使人民解放军有了巩固的后方,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从而获得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基本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