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6年6月内战爆发到1947年6月,短短一年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经历了从“自卫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迅速转换,从根本上粉碎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速战速决计划。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在全面内战爆发之际,中共中央清醒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地确定了用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以期恢复国内和平的方针。“武装自卫”这个口号表明,这场战争是国民党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是被迫应战的,其目的仍然是制止战争、恢复和平。为了能够以劣势兵力挫败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实现国内和平,中共中央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确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富有远见的方针和政策。在军事方面,中共中央军委要求人民解放军实行“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的作战方法,求得在总的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最有效地打击敌人,逐渐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使国民党军队愈战愈弱,人民武装愈战愈强,并取得最后胜利。在政治方面,中共中央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集团的原则。在经济方面,中共中央指出:必须一切依靠自力更生,作持久打算。为了应付长期战争,解放区应有计划地发展生产和整理财政,既要满足自卫战争的物质需要,又要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同时,必须提倡节约,力戒浪费。在上述正确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在自卫作战中不断地赢得了胜利。
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由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下降为150万人。由于战线延长,大部分兵力用于守备,战略性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且士气低落,官兵中充满失败情绪。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人增加为195万人,其中正规军100万人。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因大量缴获而得到很大改善。由于不需分兵守卫后方供给线和城市,机动兵力则大大增强。
战争初期的实践证明,人民解放军只要在战争中坚持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方法,不断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就完全有把握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面对新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逐步作出以革命战争方式最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抉择。1946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致电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电报中第一次用“人民解放战争”这个概念,取代在此之前一直使用的“自卫战争”的概念,并把它同“建立民主的中国”和蒋介石“自取灭亡”联系在一起。(www.xing528.com)
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之不能持久的方针,中共中央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不待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立刻将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而仍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包括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谭震林、许世友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聂荣臻率领的晋察冀野战军,徐向前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等,也在同时加紧发起攻击,渐次转入反攻。同年夏季,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反攻,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局。各个战场上的攻势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开展全国规模战略进攻的总形势。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因为这时,不仅老百姓反对蒋介石,就连上层分子(除了少数反动集团外)、中产阶级也不想支持、拥护蒋介石了,也要推翻他了。这个口号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和全国人民的斗志。由“自卫战争”到“解放战争”,由“制止内战,恢复国内和平”到“打倒蒋介石”,这是中国革命发展进程中党的战略指导思想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