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胜利后的重要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贯彻执行党的七大制定的政治路线,力争实现和平建国,并于1945年8月25日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的主张。应蒋介石的三次电邀,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赫尔利陪同下乘专机抵达重庆。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这一行动,有力地宣告: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是真正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的。
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直接同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同时中共代表团广泛地进行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为了使谈判能够获得进展,中共代表就解放区政权和军队问题先后作过多次让步。通过这些努力,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
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些是国共会谈取得的主要成果。重庆谈判的举行和会谈纪要的发表,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同时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对于重庆谈判的意义,毛泽东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政协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关于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问题。(www.xing528.com)
政治协商会议历时22天,于1946年1月31日闭幕。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政协协议虽然不同于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但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基本上符合全国人民的和平民主愿望。政协协议的通过,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亲密合作,并同国民党中坚持民主进步的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准备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同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密切合作,经过长期奋斗,通过政治方式,使中国走上民主建设的康庄大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重庆谈判期间,开始于1945年9月10日的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