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荷兰人,在华期间化名孙铎)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先后到达上海,与上海的共产党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取得了联系。李达和李汉俊,在1920年12月陈独秀赴广州后先后代理书记的职务。据李达回忆,经过交谈,马林和尼克尔斯基都建议应当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0]李达、李汉俊同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即,他们写信通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和旅日的共产党组织,各派两名代表到上海出席会议。
国内各地的共产党组织和旅日的共产党组织,一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着53名党员[11]。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在广州的陈独秀和在北京的李大钊,均因公开任职的事务繁忙,未能出席大会。
据一份档案记载,这次大会定于6月20日召开,外地的代表直到7月23日才到达上海。由于秘密活动的缘故,以北京大学暑假旅行团的名义借宿在私立博文女校内;会议地点是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李汉俊之兄李书城(中国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的住宅内,楼南路侧尚存农田,位置偏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21年7月23日晚上开幕,张国焘主持会议。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首先致辞祝贺,介绍共产国际的概况,建议把会议的进程及时报告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随后,代表们商定了大会的任务和议程。7月24日,各地代表向大会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情况。随后两天休会,由张国焘、李达、董必武起草纲领和决议。接着三天举行三次会议,集中议论此前起草的纲领和决议。据一份档案记载:“代表大会的第三、四、五次会议专门研究了纲领,有些问题经过长时间辩论以后,作出了最后的决定,只有引起热烈争论的一点除外。这一点就是党员经执行委员会许可能否做官和当国会议员。”[12]30日夜晚第六次会议刚开始不久,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道歉说走错了,匆忙离去。具有长期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立即断定此人是敌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大部分代表迅速分头离开。稍后,法租界巡捕搜查会议地点。面对这种情势,在当晚集中于李达寓所商讨,决定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我们在那里研究了委员会起草的实际工作计划。在我们对其他政党的态度问题上,产生了短时间的争论。”在31日举行的第七次会议,继续着前一天未能完成的议题。先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纲领》,这份15条、大概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安排部署今后的工作。最后,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会议在齐呼“第三国际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声中闭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www.xing528.com)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联合第三国际。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坚持用革命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而同崇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主张走议会道路的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划清了界限。
大会确定了今后的实际工作计划。《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以社会革命作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黄色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确定了今后六个方面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方法。这六个方面包括:工人组织,宣传,工人学校,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对现有政党的态度,党与第三国际的联系。因为党员数量少,决议中规定组织工人为基本任务,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组织农民和军队的问题留待以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