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尽管没有能够完成最初设想的富强的目标,其功绩却是不容否认的。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也越来越客观。洋务运动从各方面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是一次符合与顺应了历史进步潮流的运动。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自强的初步与主动的努力,可以说是当时的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从中西关系来看,它是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的启动。如果从中国几千年的对外交流来看,它是中国大规模向外来文化的第二次全面学习运动。洋务运动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依然有着丰富的历史启迪意义。
洋务运动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是有贡献的。
第一,经济方面。洋务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促生了许多新的经济形态。自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的50年间,中国总共创办了300多家近代企业,资本额达1.2亿元,其中主要是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有的企业的生产规模很大生产水平很高。以江南制造局为例,生产的主要有枪支、大炮、弹药、钢铁与船舶,生产的规模也很可观。到19世纪90年代时,江南制造局成了中国甚至是东亚最先进、最齐全的机器工厂。这些企业当然对于中国的整体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民族资本家与近代工人这两个新的社会阶层。但近代民族资本家力量弱小,资本最大的也不过二三十万两。到1894年,除了码头工人无法统计之外,产业工人大约10万人,其中洋务派经营的企业工人占37%,民族资本中工人占28%,外国资本中工人占35%。同时,产生了中国的城市群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
洋务运动中这些企业的创办也是对外国资本向中国渗透的一种抵御,是对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与保护。洋务派创办这些企业的出发点之一,就是打破外国资本对于中国经济越来越严重的渗透,比如铁路、电线电报业、矿业等都面临这种严峻形势。当然在实践中,也确实起到了这种作用。比如,轮船招商局设立不久,就改变了洋商对于中国轮船业的垄断局面,迫使当时的怡和、太古轮船公司与之三次订立合同,形成了轮船业三强鼎立的局面。(www.xing528.com)
第二,国防方面。尽管几次决定性的战争,以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中国军队都没有能够获胜,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洋务运动对于近代国防的贡献。在清朝廷有限的财力下,毕竟建起了一批军工厂,实现了部分先进武器的国产化,培训了新式军队,建立了新式军事学校,培养了军事人才,建立了曾经鼎盛一时的北洋海军这一并不牢固的海上长城。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以及收复西北的战争中,这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左宗棠在西北设立的兰州制造局,在收复伊犁的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时,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制造局也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当然,这些企业也在镇压人民的反抗中起到了负面作用。
第三,教育文化方面。洋务运动中新式学校的创办,是中国传统学堂制体制向现代学校制度转变的开始。大量翻译西学,是中国人向西方大规模学习与吸收西方文化的开始。留学生的派遣,为中国主张出国留学的先声。洋务运动中,也有不少西方人来华工作,把西方文化的精华带给了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也出现了第一批自然科学家与其他领域的学者,形成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整体上中国单一的文化环境被改变,变为中西两种文化的交流局面。
第四,思想方面。洋务运动对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来说,是一次开眼界,通过他者反思自身,思想观念在碰撞中得以改变的过程。中国文化中视为“奇技淫巧”的西方科技与工艺等成为中国人学习的对象,这本身体现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重大改变。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有部分人得以出洋,直接感受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对于中国不再只是以其古代与今天比,而是多了一个比较的坐标。
第五,外交方面。中国历史上的近代外交是由洋务派建立起来的。中国开始以国际社会的一员,出现在世人面前。30年间,尽管中国依然遭受屈辱,但是中国外交在这段时间内也有不小的成就。曾纪泽以自己的外交努力,收复了新疆一部分领土,这是外交的成功例子。中国的驻外使节,以自己的良好修养,赢得了西方各国的尊重。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在弱国外交的情形下,利用各国在华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