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地大物博和自然经济的社会状态,中国几乎不需要外国的大宗货物。经过多年的尝试,外国商人发现鸦片是平衡对华贸易的一种商品。鸦片原产于西南欧和西亚,明代以后作为药物传入中国。17世纪前后,吸食鸦片的恶习自南洋传入中国,流布渐广,终于演变成危害严重的社会问题。清朝廷不得不采取应对举措。1729年颁布第一道禁烟上谕,1796年下令禁止海外鸦片输入,1800年颁令严禁外商输入鸦片并禁止种植罂粟。面对清朝廷的禁令,西方商人先是以广州为非法走私鸦片的基地,1821年受到严厉打击而转移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鸦片战争前夕,伶仃洋成为鸦片走私集散中心。”[1]英、美鸦片商人垄断着对中国的鸦片走私。
虽然清朝廷多次颁令禁烟,却几乎没有效果,鸦片走私和吸食之风继续泛滥。鸦片输入从1821年的5000箱上升到1835年的30000箱,每箱100斤。鸦片吸食者遍及官吏、绅商、士子、兵丁、差役和普通劳动者。鸦片之害不仅严重损害吸食者个人健康,而且严重危害国家政权。清朝廷势所必然地加大禁烟力度。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矛盾日趋激化。
1839年3月上旬,林则徐奉命抵达广州开展禁烟运动。英、美商人极力抗拒禁烟。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来到广州商馆,为鸦片贩子撑腰。林则徐下令包围商馆,停止中英贸易,撤退商馆仆役,断绝广州与澳门间的交通。“义律不能抵抗,只好屈服。他屈服的方法很值得注意。”[2]义律让英国商人把鸦片交给他,并以商务监督的身份给各商收据,他再将鸦片交给中国官府。这样一转手,就把英国商人贩烟与清朝廷禁烟的矛盾转变成了英国政府与中国朝廷的对立。义律的作为反映了英国对华政策的新基调,英国已经具备了对华铁血外交的能力。对英国的动向,清朝廷还一无所知。19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主持销烟。虎门销烟持续到6月25日,销毁了缴获的全部鸦片2376254斤,取得了禁烟的阶段性胜利。(www.xing528.com)
林则徐禁烟的消息在英国引起了狂热的侵华舆论。英国殖民主义者鼓吹利用这一“机会”使中英关系问题“获得永久解决”,于是酝酿和策划侵华战争。[3]清朝廷没有对禁烟后果的战略预判。1839年9月,广东水师在九龙附近洋面遭到英国军舰袭击,双方交战数小时;11月初,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师船巡查,在穿鼻洋附近遭到英国军舰袭击,关天培下令反击,击退了英国军舰。九龙之战和穿鼻之战,促使林则徐加强防备。然而,道光皇帝和清朝廷却没有任何战备意识。1840年2月中旬,英国政府任命乔治·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英国全权代表;4月中旬,英国议会通过了发动对华战争的决议;6月下旬,懿律率领的英国侵华舰队封锁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囿于对英国殖民主义侵略图谋的无知,道光皇帝和清朝廷陷入了战、和失措的窘境。6月底,英军北上,经过厦门海面;7月初,攻陷定海,之后继续北上;8月上旬抵达天津大沽口外,威胁京畿重地。道光皇帝获悉定海失守才开始部署沿海防御,查究致寇根由。琦善受命到天津交涉。琦善在复照中认同英方所称的战争借口。他还表示:逐细查明、惩治林则徐;只要英军退返广州谈判,定能满足其要求。9月中旬,琦善向英方通报,自己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将赴广州谈判。懿律见谈判要求已经达到,又见天气渐冷、港口即将冻结不利于军舰行动,就驶向广州。道光皇帝见英军南撤,以为英人志在通商,就下令裁撤沿海各省兵勇,惩治林则徐。然而,英方的议和条件包括开放广州、赔款600万银元和割让香港等条款。琦善不敢擅自答应,也不敢上报朝廷。为了达到目的,1841年1月初,英军攻陷了虎门附近的沙角、大角两座炮台。道光这时才对致寇根由和英方图谋有所省悟,又倾向抵抗,从各处调兵防卫广州。1月26日,英军侵占香港。从2月下旬到3月初,英军从虎门长驱直入,相继攻占了广州附近各炮台。4月,英国政府决定扩大侵华战争,压迫清朝廷订立一个侵略权益更广泛的通商条约。英军主力再次北犯,8月下旬攻陷厦门,10月初接连攻陷浙江定海、镇海、宁波。面对战事接连失利和妥协投降论调,道光皇帝战、和失据,一面继续调兵遣将,一面派耆英、伊里布主持对英交涉。到次年6月,英军进而攻陷上海、宝山,溯江而上攻陷镇江;8月初,英军抵达南京下关江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