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密不可分。中华民族是中华文明的主体,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继承者和发展者。“从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到万年前的文明起步,从五千年前氏族到国家的‘古文化、古城、古国’的发展,再由早期古国发展为各霸一方的方国,最终发展为多源一统的帝国,这样一条中国国家形成的典型发展道路,以及与之同步发展的中华民族祖先的无数次组合与重组,再到秦汉时代及其以后几次北方民族入主中原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这一有准确时间、空间框架和丰富内涵的中国历史的主体结构,在世界史上是举世无双的。”[3]“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在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后产生和确立起来的,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民族自觉、自主创造历史的社会产物,也是中华民族自觉、自主实现复兴的国家实体。中华民族现在的构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认的56个民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聚合和连续。”“中国人在他们整个历史上享有同一种族和同一文化。”“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都存在着惊人的政治上的统一。这种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中国文明——唯一在任何时候都未产生过祭司阶级的文明——的独特的现世主义……中国人的经典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族成员之间、君臣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4]
中华文明的特质与其生成的自然疆域直接相关。“在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时,首先遇到的是制约每个民族发展的力量——它的自然条件,一个民族国家的地理特征,对民族的历史生活过程有着强烈的影响。”[5]中国历史的疆域,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四周有天然限隔、内部构成体系完整的地理单元;这个地理单元,有着另外三大文明古国之自然疆域不具备的自然环境优势。对中华民族所处风水宝地的认知,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这种早期华夏族的“四至”观,已相当明确地概括出我国半封闭的大陆—海岸型地理特征。“这片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地理单元。这个地区在古代居民的概念里是人类得以生息的、唯一的一块土地,因而称之为天下,又因为四面环海所以称四海之内。这种观念固然已经过时,但是不会过时的却是这一片地理上自成单元的土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中华大地,东面及东南濒临浩淼无边的大海大洋,北方和东北绵延着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荒原草地和原始森林,西边和西北是万里黄沙与高山雪峰相间隔,西南则有气势绝伦的喜马拉雅山脉,呈新月形环绕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南侧——成为中华大地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分界。可见,虽然中华大地与东南亚诸国和朝鲜等国相接之处较为畅通,但就其整个地理环境而言,基本上自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自然疆域。这个自然疆域同中国疆域的范围最终底定极点——1820年清朝《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及所附《皇舆全图》所确认,并与得到沙俄和西欧列强承认的疆域基本吻合。[6]在这个自然疆域内,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汉江流域及至西南的崇山峻岭间,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与其他古文明的发源地不同;中华文明不是起源于自然环境单一的狭长流域或狭小地域,而是呈星火之状散布于极为广阔的江河纵横、地形多样、气候多样而自成体系的地理区域。[7]这样的自然疆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发展的风水宝地,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永续发展的地理环境。
中华文明的特质还与华夏文化的强大和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直接相关。中华民族的产生、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即公元前3000年之前的氏族和部落联盟时期,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民族集团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战争和联合之后,最后融合为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8]《尚书·周书·武成》中就有统一的华夏概念,提出了夏、商、周三代一脉传承的世系谱。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形成,也出现了共同的祖先认同。[9]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华夷之辨”“天下”观念,一直根深蒂固地传承到清朝。从秦、汉到1840年是中华民族自在实体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具有凝聚力和核心作用的汉族(由华夏发展而来)成分不断变化,匈奴、鲜卑、羯、羌、蛮、俚、突厥、回纥、契丹、奚、渤海等族的一部分或全部融入汉族之中,同时,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也与汉文化融合。一些在周边的各族群在各自的发展与相互交融中虽然保留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但在经济文化上已与汉族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双方形成互补性和依赖性关系,因此在政治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先后成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的民族地方,先后进入中国统一体。”[10]汉族农耕文化相对发达,是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最重大现象;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都基本上或整体上接受了汉化,接受汉化是少数民族政权发展成为大一统中央政权的必要因素。“在中国,真实的情况始终是,这些入侵并没有引起与中国文化历史的彻底决裂,而在希腊和印度,情况则正好相反。因此,独特的中国文明不间断地从商代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有时也有所变更,但从未遭遇毁灭或得到彻底的改造。”[11]时至今日,在历史文化心理上,“炎黄子孙”指称中国人,“华夏”指称中国。(www.xing528.com)
中华文明的覆盖范围,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自然疆域密切相关。随着生产和交往的扩大,中华文明既润泽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自然疆域,又传播到了周边或海外区域。“中华文化圈”“儒家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这几个概念都显示了中华文明的覆盖范围。文化圈是文化影响所覆盖的范围,不局限于当前的国家领土、领海。中华文明的覆盖范围,还包括越南、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几个国家或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