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春,中共宾阳县委在迁江县陶邓乡建立中共陶邓支部,书记韦绍良,党员韦绍明、韦鸿基。中共陶邓支部是迁江县建立最早的党组织,当时迁江县尚未建立有中共党组织,中共陶邓支部划归宾阳县委领导。1935年11月,中共郁江特委筹委书记陈岸在宾阳大桥思村召开党员会议,参加会议人员:陈岸、黄广年、思凤歧、思日新、玉贝珍、韦国耀、覃笃初等。会议成立中共宾阳县委会和中共宾阳、永淳、迁江三县临委。会议研究决定:加强对支部领导,发展组织,宾阳向西、北、东区发展,迁江向县城发展,永淳向郁江南岸发展,建立赤卫队,开辟游击根据地,为玉林、陆川等县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迂回阵地。组织建立约一年时间,因黄广年外出经商,三县临委无人负责而消亡。
中共陶邓支部活动遗址——那潭村韦鸿基家(兴宾区党史办供图)(www.xing528.com)
1937年9月,因宾阳党组织被国民党特务混入,特委委员陈岸毅然切断了与宾阳县委的联系,陶邓支部也就中断了组织关系。后来韦绍良、韦绍明外出谋生下落不明。1947年和1948年,原陶邓支部成员韦鸿基在陶邓、石陵、迁江、平阳一带进行革命活动,曾准备发动数百人的武装起义,围攻国民党迁江县当局,但因队伍多为游民武装,纪律松弛,难于约束,起义流产。1948年除夕之夜,韦鸿基回家过年,到岳父家探望寄养在那里唯一的女儿。因被隔壁地主告密,于次日(1949年正月初一)被国民党迁江县警察局陶邓分局局长李廷长率警察包围于家中,韦鸿基在突围时牺牲,后被警察割下头颅拿到迁江太平社“示众”三天。一个年轻的生命倒下了,但是,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正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