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提出、二十二日通过)
呈为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公例,失臣民立宪之希望,仍请明降谕旨另行组织,以重宪政而固国本,恭请据情代奏事。窃议员等前以总理大臣为组织内阁之主体,不宜以皇族充任,呈请代奏取消内阁暂行章程,另简大臣组织,未奉明旨。刍荛之言,不足以动天听,惴惴待罪,罔知所措。伏念议员等伏阙请愿,以达国民之公意,既不得邀俯察,何敢再行渎请。惟议员等爱我国家,爱我皇上,惧愚诚之未至,使人民对于政府生希望断绝之感,实非国家前途之福,不避斧锧,谨再为我皇上缕陈之。君主不担负责任,皇族不组织内阁,为君主立宪国唯一之原则,世界各国苟号称立宪,即无一不求与此原则相吻合。今中国之改设内阁,变旧内阁之官制而另订官制,改军机处之旧名而更定新名,其为实行宪政特设之机关,固天下臣民所共见,而第一次组织内阁之总理适与立宪国之原则相违反,外国报纸屡肆讥评。以全国政治之中枢,而受外论之抨击,已有妨于国体,犹曰外人不知内情,可以置之不论也。自先朝颁布立宪之诏,天下喁喁望宪政久矣,请国会之早开,以求实行宪政也,责军机之不负责任,亦以求实行宪政也。天下臣民求实行宪政之心日积日高,希望政府之心即日益日炽。挟最高最炽之希望,一睹新发布之内阁组织之总理,乃于东西各立宪国外开一未有创例,方疑朝廷于立宪之旨有根本取消之意,希望之隐变为疑阻,政府之信用一失,宪政之进行益难,未识朝廷何以处之。内阁之责任显于弹劾,终于惩戒。各国内阁大臣惩戒之例,若英内阁之曾受弹劾而宣死刑,意内阁之曾受弹劾而致流放。唯其绝非皇族,故于国家大本无所动也。今以皇族当其冲,惩之则于亲亲之仁,不能无所顾惜;不惩则全国民之攻点交集于君主之身,国本动摇,实大变之所伏。此虽杞人之过虑,然既为历史之所有,不能保事实之必无,万一此种事实发生,未识朝廷何以处之。内阁总理大臣任命于君主以组织内阁,故责任联带,实以总理为中心,其能联带负责之原因,必在总理大臣与组织之国务大臣为同一政治方针之党派。君主无偏无党,操黜陟之权以临之,故元首超然而大权益固。若以皇族总理组织内阁,大权之行使欲为懿亲留余地,必生进退为难之现象,即乾纲长振,不至生此现象,而皇族悬内阁之希冀,国中党派将有附和皇族以为政党之中权者。皇族既涉政治,不能禁政党之附和,政党各为附和,不能不生党派之竞争,及至酿成竞争,为患何堪设想。机虽不必骤动,弊实中于陷微,万一此种事实发生,未识朝廷何以处之。四月十二日,庆亲王奕劻奏内阁总理大臣断难胜任,仍恳收回成命一折,奉上谕,倘至数月以后精力实有难胜,彼时再候谕旨等因。钦此。恭绎圣训,亦知庆亲王内阁原出于暂时之权宜。既开皇族内阁之端,即易启臣民之误会,第二次总理仍将为皇族之风说渐传播于人口,虽受盲瞽之拟议,决非朝廷之意。而以前次议员等呈请代奏,未奉明谕,实为误会之大因。且既设内阁而奏尚留中,即为内阁辅弼之无状。盖内阁责任缘署名而生,署名则责在大臣,留中则内阁大臣均处于消极之地位,而以责任纯归于皇上。既设内阁重之以同负责任之明旨,署名与留中断无并存之理。内阁成立之后,奏折留中者凡数见,此天下臣民所以益不信内阁而妄测朝廷之意旨也。议员等入都以来,闻诸朝中士大夫多谓皇族组织内阁原非朝廷本意,实有万不得已之苦衷。果如所言,朝廷真有不得已之苦衷,正当明布丝纶,期与臣民共见,不宜以焦劳独贻君父。议员等抱忠君爱国之隐,为披肝沥胆之词,仍请皇上明发上谕,于皇族外另简大臣组织责任内阁,以符君主立宪之公例,以餍臣民立宪之希望。不胜悚惶待命之至,伏乞代奏。谨呈。(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