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化陶瓷工艺美术:苏清河的典型代表

德化陶瓷工艺美术:苏清河的典型代表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德化陶瓷产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是需要保护历史上的古陶瓷窑址及其遗存的陶瓷品,二是需要保持并传承德化传统陶瓷制作的工艺技术及其陶瓷文化的文化内涵。在德化陶瓷产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莫过于“蕴玉瓷庄”,可以说,它是德化传统陶瓷瓷塑技术传承与发展的“活化石”。因为祖上世代从事陶瓷生产制作,因此,苏清河对瓷塑并不陌生,尤其对传统白瓷瓷塑特别钟爱。

德化陶瓷工艺美术:苏清河的典型代表

文化的发展,继承是一个方面,创新是另一个方面。假如一味地继承而不去创新,甚至不能够创新,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创新永恒地成为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在中国,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的遗存实在很多,这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不仅是一种伟大自豪,而且是一种文化拥有的幸事。然而,对之进行必要与有效的遗产保护,是完全必要的。保护及传播这些文化遗产对于文化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德化陶瓷产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是需要保护历史上的古陶瓷窑址及其遗存的陶瓷品,二是需要保持并传承德化传统陶瓷制作的工艺技术及其陶瓷文化的文化内涵。在德化陶瓷产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莫过于“蕴玉瓷庄”,可以说,它是德化传统陶瓷瓷塑技术传承与发展的“活化石”。“蕴玉瓷庄”的传承人也包括它的旁系弟子,其中,邱双炯和苏清河是该瓷庄制瓷技术的传承人。长期以来,他们为继承与传播德化白瓷瓷塑做着不懈与积极的努力,并在不同环节上均具有很大的突破。

与邱双炯同出一门的苏清河,在个人建树上绝不与之逊色,但却因为自己的经历与邱双炯有着不同的人生凯歌。

苏清河,1941年7月出生在福建省德化县宝美村后井,2012年1月因突发疾病病故,享年72岁。因为祖上世代从事陶瓷生产制作,因此,苏清河对瓷塑并不陌生,尤其对传统白瓷瓷塑特别钟爱。

然而,事物总是不会按照人的愿来发展的,它的变化往往出人意料,甚至使人措手不及。这种现象可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概括。这在苏清河的生平中可以说是发生的太多了。从他曲折与充满戏剧色彩的人生中,既可以窥见一斑,又可以看到德化陶瓷文化发展的时代特色。因为苏清河的父亲早逝,靠祖父与母亲共同养育,在他小学未经完成之际,祖父又去世,他随之辍学进入陶瓷生产制作行业进行生产劳动。他一边劳动,一边习艺,在劳动忙碌中逐渐提高技艺,后终于成就一代匠师之业。

与邱双炯的瓷塑风格特征相比,苏清河的瓷塑风格大有对立之感,这是一师出别徒,也是“蕴玉瓷庄”求变与创新风格的体现。

苏清河于1956年5月进入德化瓷厂工作,被分配在雕塑组,师从苏勤明学习瓷塑造型,很快便有所斩获。在苏勤明麾下学习瓷塑的各种工艺制作技术的同时,又拜当时雕塑艺人许光益学习木雕佛像的造型工艺技术。这样,他便将硬性雕塑与软性雕塑相结合,并融为一体,从雕中取得虚空间,从塑中塑造实空间。这种属于雕塑方法论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为苏清河的进步及其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造型基础。很快他便创作了《洛神》《白蛇传》《田螺姑娘》等受到众人好评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这种牛刀小试的创作为同行所称道,这也的确给苏清河不小的触动,成为他为瓷塑奋斗终生的精神支柱。(www.xing528.com)

然而,陶瓷工艺美术就如一块海绵,尽管人们不停地往上浇水,见到的仍然是较为干枯的海绵,往往因为所浇灌的水量不足而显示不出任何浇灌的迹象。恰逢1962年,德化瓷厂停产之后,苏清河决然来到建阳县建阳瓷厂,在建阳瓷厂工作期间系统地习得了宋代建窑制作陶瓷的工艺技术,尤其对兔毫、天目、银丝等建窑传统瓷釉的工艺有了深刻了解。这对苏清河进一步认识、理解陶瓷材料及其工艺,以及制作陶瓷产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进一步启发和促进他在德化窑陶瓷生产上需要加强陶瓷材料及其工艺研究的想法向理论化方向转化。于是,苏清河在材料工艺研究方面开始振作与兴奋起来,他成功地研究了釉色与瓷塑的关系,他用实验的方法用莹玉白瓷的不同配方来配置白瓷材料,并用这些白瓷材料制作不同的瓷塑造型形象。这样,苏清河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与做大的陶瓷工艺美术之路。

在苏清河的陶瓷工艺美术生涯中,有一段值得回忆的往事。1968年到1972年,他受聘于福建省永春县苏坑瓷厂任技术员,从事领袖塑像的设计与创作工作,并适时地创作了《红灯记》《白毛女》等现代京剧中的人物形象,这些瓷塑形象的塑造,不仅反映了时代文化特色,也为苏清河思考现实文化环境及其状况开辟了思路;1972年至1978年,他又受聘于福建省古田县棋坪洋瓷厂任技术员,在制作瓷塑的同时,他设计制作了属于陶瓷文化泛文化的茶文化瓷器,如茶具等茶饮器皿,这些器皿经他之手往往变得更加实用;为了改变德化窑陶瓷色彩的单一性,他还设法以颜色釉为材料对陶瓷制品进行装饰,在此,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陶瓷工艺制作经验;1978年至1985年受聘福建省苏洋大队瓷厂,结合日用瓷、工艺瓷仿古产品等造型及其配方,研究了陶瓷材料工艺与造型等方面的问题,并使该厂在经济效益上取得成功。直到1985年,苏清河回到家乡德化县宝美村为止,在外地工作的20多年中,伴随着天南地北的奔波,既有流离生活磨砺的厚积,又有丰富人生阅历的积累。这段生活为他日后在陶瓷工艺美术文化活动中取得硕果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1985年,苏清河加入宝美村村委会,并任副主任之职,同时兼该村瓷厂厂长,这给他在陶瓷生产上积累管理经验与组织生产陶瓷产品提供了实践的天地。20世纪90年代,苏清河适应当时中国国内社会变革需要,在积极适应陶瓷文化发展需要的过程中,组织技术力量对陶瓷材料及其工艺进行研究,开发了“莹玉白”和“稀土陶瓷”两种新产品,受到中国国家相关权威机构的认可。在人生复杂多变的生活中,苏清河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在陶瓷工艺美术生产制作,乃至创作上也具备了专家的素养。21世纪初,不仅是世界文化发展迈入新纪元的时节,也是苏清河人生履历更丰富多彩的一个时节,他励志潜心研究“中国白”瓷塑的传统工艺。于是,他从明代何朝宗瓷塑开始,一直到乃师苏勤明的瓷塑创造,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样,苏清河的白瓷瓷塑具有既继承又发展,甚至创新的特征。他从师承中走出了一条适合体现自己审美水准的工艺美术创作之路。

苏清河的瓷塑风格,是具有“小”“精”“巧”“妙”的文化特征的,而且,这四个特征不是孤立的,是在两两结合中而形成的“小”和“精”的协同关系,即“小精”,与“巧”和“妙”的联合关系,即“巧妙”。所谓“小精”的“小”是指造型的小体量,也是相对传统及现代白瓷瓷塑的造型特征及体量特点而言的,它是继承了德化传统瓷塑精巧特征并将之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的典型化的一种风格;“小精”的“精”是指形象塑造及其制作工艺,可谓精益求精,以体现制作工艺技术来达到心细入微的创作态度,证实了精雕细琢之美。所谓“巧妙”的“巧”是在具体作品上的展现,一方面,是相对于传统瓷塑人物的造型形象的处理方面,是为巧,达到了以巧见真之感;另一方面,是指个体造型中的细部处理,以及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结构关系处理进行处理,并力求达到惟妙惟肖的高度。相同的,“妙”也是这样造型处理方面所达到的水准。此外,针对一件作品也会根据需要达成了“巧妙”的视觉效果

总而言之,苏清河的瓷塑作品具有用材简约、惜土如金、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特征。因此,给人造成的影响是精雕细琢见真情。

苏清河在德化陶瓷工艺美术界取得的成绩:1980年9月,《开片釉》文具作品被福建省轻工业厅评为“1980年全国陶瓷产品新造型、新装饰、优秀造型奖”;1984年9月,瓷瓶作品《寄艳》《芭蕉》(两件)被福建省经济委员会评为“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设计创作二等奖”,等等,同时,苏清河的陶瓷材料及作品赢得众多的、不同级别的奖项。就是这样,他在德化陶瓷产区兢兢业业为人处世一生,走出的是一条充满艰辛与奋斗的路,留下的是丰硕的陶瓷文化成果与人们对之不尽的追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