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邯郸学步的教训:文化审美与世推移中的德化陶瓷工艺美术

邯郸学步的教训:文化审美与世推移中的德化陶瓷工艺美术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历史上有个典故,叫作“邯郸学步”。在日常生活中,邯郸学步的现象,随时、随地、随事都会发生,这是由事物发展的高低、优劣所形成的不平衡状态决定的,也是这个大千世界的文化环境下必然出现的现象。邯郸学步的结果,还不至于丧失自己的性命,而仅仅是与危及生命无关的学习不佳。事实上,当年自耕农的后代与当年的泥塑工匠的儿子,都是脚踏实地的干将,而不是邯郸学步的“红眼病人”,更不是纸上谈兵的“练家”。

邯郸学步的教训:文化审美与世推移中的德化陶瓷工艺美术

教育学习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体,从教育方面讲,它是为培养一个具有动物特性的人成为具有社会特征的人的方式、方法,即通过一定的手段和途径将具有动物本能的人培养成具有社会特征人的事业。学习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社会知识甚至丰富的文化内容的必要手段,而学习有两种结果,一是学习先进的事物,让人奋进;另一种是学习别人落后的事物,让人变得落后。中国历史上有个典故,叫作“邯郸学步”。在诸子百家庄子所著述的《庄子·秋水》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个燕国人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仅学得不像,而且把自己原来的方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其大致意思是: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本事也丢掉。在日常生活中,邯郸学步的现象,随时、随地、随事都会发生,这是由事物发展的高低、优劣所形成的不平衡状态决定的,也是这个大千世界的文化环境下必然出现的现象。邯郸学步的结果,还不至于丧失自己的性命,而仅仅是与危及生命无关的学习不佳。而与之相似的是“纸上谈兵”的故事,更发人深省。这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喜欢兵法,对兵法理论可以说“倒背如流”,每每与人谈论无有不胜者,于是,大家都认为赵括将来一定是一个将兵良才。可是,他父亲赵奢却不以为然,认为赵王如果用赵括为统帅,赵国军队必然有灭顶之灾。后来,公元前260年秦国发动对赵国的进攻,赵王廉颇为统帅屯军长平(今山西上当),廉颇坚守以逸待劳,以消耗秦军实力为策略,以待时机反攻。于是,秦军在不能奏效的情况下,使用反间计促使赵王换将赵括,而赵括一反廉颇防守战略,对秦军发起全面攻击,结果赵军被包围,赵括自杀,赵军40万被坑杀。以上两个故事,都是因为学习不得法而导致自己事业失败的。学习要心领神会,得其精髓,然后结合自身实践加以灵活应用,方能事半功倍。

事实上,当年自耕农的后代与当年的泥塑工匠的儿子,都是脚踏实地的干将,而不是邯郸学步的“红眼病人”,更不是纸上谈兵的“练家”。

在德化窑历史上,曾经有两个值得称道的时代:一个是16世纪中后期到17世纪前期,就是明代德化窑白瓷成熟时期,此时,白瓷工艺成熟,生产制作技术提高;另一个是清代晚期到民国时期,此时,从全局上看,中国手工业生产已经发展并达到一个新高度。

第一个时期,德化窑白瓷成熟,围绕白瓷材料工艺形成了德化窑较为独特的瓷塑工艺美术,其产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商品经济价值。长期以来,在南方青瓷、青白瓷系统中,德化窑陶瓷不仅没有个性,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相对独立与较为有名的陶瓷品种。然而,经过宋代以来长期开发与利用,明代德化窑陶瓷终于发展成熟,成为一个颇具个性特征的瓷器品种,即它将白瓷中氧化铁氧化钛的含量降到历史上的最低水平,而氧化钾高达6%。一般地,白瓷的洁白度是由高岭土、瓷石中氧化铁、氧化钛的含量与烧成气氛决定的,氧化铁、氧化钛含量越低,瓷色越白;反之,会显不同的青色,或黄色,或褐色,或黑色等,所有这些都是历代瓷工不断实践并深刻总结的结果。在中国青瓷、青白瓷、黑瓷和白瓷技术的发展方面,德化窑的瓷工们做出了杰出贡献,即他们将白瓷的瓷质发展到本窑历史上最佳水平,并成为当时白瓷品种中具有独立个性之一的白瓷。就在德化窑白瓷成熟时期,瓷工们吸收历史上陶瓷成型的基本方法,主要利用雕、塑、捏、镂等方法塑造了宗教与神仙故事的人物形象,尽管当时的瓷工并不能从人体结构、神态表情、精神风貌等属于人物审美内容上很好地探究造型形象,但是,他们在瓷塑造型技术以及方法等方面的探索,足以说明,他们继承与发展了历史上泥塑陶瓷的方法,并为以后德化窑陶瓷造型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二个时期是中国工场手工业发展并进入到最后阶段,中国陶瓷工艺美术环境文化达到成熟与完善的新高度,围绕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出现的瓷塑行业,也在陶瓷文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明代以后,德化窑陶瓷继续发展,并逐渐向彩绘(主要是青花、粉彩)与雕塑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清代德化窑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并且有船舶航运之便,主要发展了陶瓷产品的对外贸易,并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了较高的文化声誉。

清代,德化窑一反明代以输出白瓷为主,而主要输出青花瓷,例如,在南中国海海域打捞起属于清代的、距今有190多年的沉船“泰兴号”,发现30余万件属于德化窑生产制作的青花瓷器。因为此时西方社会普遍需要瓷器作为生活用品,而中国的社会生产已经进入到相当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代,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也大为提高,不仅能够生产质量高的日用青花瓷器,而且产量也相对提高。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德化陶瓷产品贸易业发生着较为深刻的变化。在自然经济时代主要以“以货换货”的经贸形式展开;商品经济时代,德化窑陶瓷主要以商品买卖的形式进行,但是,由于当时德化陶瓷生产较为分散,并且每个窑场都规模较小,生产能力有限,所以,贸易是以中间商收取货物集中起来,然后,再运往海外的形式进行。宋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不论官府经营生产的,还是私人经营生产者的,乃至普通平民生产与经营的,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并取得相应的实惠,最低限度地保证了物质生活产品的供需。例如,“宋天宝年间(968—975年)规定:对外贸易的商品‘以金银……瓷器’,换取国外的‘香、药、犀角等’”[4]。长期以来,由于德化陶瓷生产的窑场分散、生产规模小,在对外陶瓷产品贸易中长期依靠商人或官府,可以说,官府和商人几乎垄断了德化窑陶瓷产品的对外贸易。“宋元时期,德化对外贸易以管办为主,陶瓷产品由官商向生产厂家(实际上是窑主)收购销往国外。”[5]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即德化县外贸公司成立,才得以扭转。

清朝到民国时期,德化窑尽管大量生产青花瓷器出口海外,但是,白瓷瓷塑仍然有所生产,并在技术与表现上也较明代更加成熟。

此时,德化窑白瓷瓷塑基本上是以作坊的形式来进行组织与管理生产的,作坊主就是师傅,既是生产组织者和管理者,又是生产中的技术支撑与传授技术和技艺的师傅。例如,“蕴玉瓷庄”是由瓷工苏学金主办的,是当时德化窑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生产制作作坊。苏学金及其“蕴玉瓷庄”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开始收徒授艺,并将德化“写意”瓷塑发展到较为写实的高度。

总而言之,在历史上,经过历代瓷工的不懈努力,德化陶瓷工艺美术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陶瓷造型文化体系。(www.xing528.com)

从传统陶瓷文化的传承上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们将自己的陶瓷文化传播开来,并使之更加广阔地为他人所利用;另一个方面,是将自己的陶瓷文化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从两方面看,对于认识和接受陶瓷文化的人来说,都是学习者。从陶瓷文化史看来,陶瓷文化就是以这样的两种形式进行学习及习得的。

在陶瓷文化的学习中,有时会像那个燕国人一样犯“邯郸学步”的错误。从浅层次讲,现代德化陶瓷生产在一些方面就犯了燕国人“邯郸学步”的错误:一个就是对西方民俗文化所谓的“陶瓷小工艺品”加工,这种陶瓷生产类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彩绘陶的生产方式,但与秦始皇兵马俑制作相差甚远,文化功能也不是兵马俑的文化功能。秦始皇兵马俑是在当时那种特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不能达到其实际功能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制作技术。而现代陶瓷生产技术水平,从技术层面上看,已经不是难题了。然而,它采取这样的装饰方法,就是为了经济利益。这是西方人为了自身瞬间即逝的民俗生活所采用的一种简单明了和廉价省力的生产工艺,原本就不属于现代的陶瓷生产工艺范畴。它是在烧成的陶瓷造型上利用油彩颜料进行各种彩绘,或者利用电镀的方式在陶瓷器物的表面镀一层金属,以为增加的产品的美感。实际上,不论油彩彩绘装饰,还是电镀装饰,都已经远离了陶瓷生产工艺固有的本质特征。无论怎样,德化采用这种加工生产是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它以忘却自我的方式来搞活地方经济,这只能是权宜之计,并不是长期发展的陶瓷文化经济战略的目标。

在现在德化的陶瓷生产中,还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投入资金对这种产品进行加工生产,他们仅仅为了具有经济价值的订单需要,来加工该种陶瓷产品,而不在自己的工艺技术上去创新,甚至完全抛弃了自己优良的传统工艺。这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德化传统和现代陶瓷生产,尤其是创新的力量,给陶瓷文化的发展和丰富带来了不利影响。真正的陶瓷生产是在陶瓷材料及其相对应工艺的基础上的创造性生产,就是学习别人的东西,也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奉迎别人的生活。此外,在这种“陶瓷小工艺品”的加工中,需要投入彩绘人员的手工制作,彩绘人员长期与该产品的材料接触,早已被那种难嗅的味道损坏了嗅觉。

另外,德化现代陶瓷工艺在继承传统中,也不够全面,或者说,传统陶瓷工艺美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最重要的是许友义引进石膏模具注浆法,稀释了传统工艺美术的手工技术含量,使制作技术的难度降低。石膏注浆法可以很快地成型,要比手工成型容易,并且能够复制多个造型。准确地说,石膏注浆法的渗透和参与,使原本一个创意仅有一个作品的表达转化成了批量制作。这不仅稀释了传统工艺美术技术的丰富性,降低了成型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陶瓷工艺美术“孤品”的文化时代;其次,社会文化分工已经将陶瓷工艺美术分成若干部分,人们可以以材料的等级或技术难度随意确定它是否就是陶瓷工艺美术品。现在我们随便找一个陶器物施一点儿颜色釉,待烧成就可以认为是陶瓷工艺美术品。陶瓷工艺美术发展,尤其表现在它的进步并不否认它在材料及工艺、制作技术及技巧等方面的进步。然而,工艺美术的文化特征,或者说它的本质,是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非物质文化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个主张,其中心是在保证实用性的前提条件下,力求材料美、工艺美,而不是舍掉前者来苛求后者的。当然,在工艺美术文化发展及丰富的道路上,它的文化内容,尤其是它的非物质文化内容得到不断丰富。于是,工艺美术越来越重视,甚至侧重于文化审美内涵上的建设,在文化语义与审美上格外展现了其时代特征。特别指出的是,陶瓷工艺美术,随着生产的发展与物质财富的持续增长,已经将重心放在审美之上。当然,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陶瓷工艺美术具有由其特殊的材料及工艺、制作及技术、形式及内容、文化内容及内涵,以及实用的文化范畴等。远者可以追溯到秦朝,始皇帝的兵马俑可以说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美术制品,但是,它与物质文化为基础的生活实用关系不大,可以说没有关系。从非物质文化语义上看,它竭力反映了历史上早已出现的丧葬文化内容,尤其它将丧葬文化与功利主义结合起来,着实歌颂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文治武功。如果没有这样强大的武装力量,大秦帝国的建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也是不可能的。再如,唐代,陶瓷工艺美术发展与进步,远远将秦汉以来所形成的文化内容抛在了历史文化的档案中,它极大地丰富了陶瓷文化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领域中的内容。从瓷器的发展状况看来,唐代的青瓷和白瓷基本发展成熟,并且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南青北白”的生产布局,它所生产的器物也十分丰富多彩,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唐代瓷器“器型有碗、盘、洗、碟、盒、杯、缽、釜、灯、罐、罂、缸、执壶和唾壶等。”[6]唐代陶瓷不仅关注地上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十分关心地下人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主要就是唐三彩的文化功用了。

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也是陶瓷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但是,唐三彩不是人们为实用文化生活的用器,而是“冥器”,即用于丧葬文化的器具,特指为祭祀或陪葬所用的陶瓷器物。唐三彩主要制品是陶塑,“三彩陶塑一方面保持了秦汉以来我国彩塑的写实传统,一方面又创造性地运用低温铅釉色彩的绚丽、斑斓,烘托出富有浪漫色彩的盛唐气象。”[7]由此看来,唐三彩为工艺美术所做出的各种突破,均在非物质文化上进一步丰富了陶瓷文化的内容。就是这样,在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发展史上,陶瓷材料及其工艺的不断创新与造型的变化,以及文化功能的嬗变是随着人们文化需要而逐渐变化的。

同样地,德化窑及其陶瓷产区的陶瓷工艺美术也经历了材料及其工艺、制作技术及其技巧、造型形式及其功能、文化内容及其内涵等内容的不断变化,它是随着人们文化生活需要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在唐代,德化窑主要生产属于南方瓷系的青瓷,器物主要用于物质文化生活方面,不论是碗、盘、灯、盏和罐,还是法器,均体现了工艺美术从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开拓的发展思路。宋代,德化窑瓷器属于南方青白瓷系统,但是,与典型的景德镇青白瓷相比,它在釉色上泛黄色,主要器物除一般的日用瓷器,还有盒、瓶、罐等。宋代以后,德化窑陶瓷在瓷质和釉色上逐渐向白色转变,直到明代,德化窑白瓷发展成熟。故此,德化窑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是与生产技术及时代文化需要密不可分的。

与历史上陶瓷工艺美术的传统相比,现代德化瓷区的陶瓷工艺美术不时受到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乱象丛生。20世纪5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文化领域的全面变革,尤其是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建立,骤然打破了工场手工业时代的陶瓷组织生产与管理的形式,并且用计划经济的方式替代了商品经济,全部的陶瓷作坊主、瓷工等突然转变成了陶瓷工厂的工人、技术员、特技师,随着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变化,陶瓷生产者的生产意识及其创造性和积极性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德化陶瓷产区,人们不停地为文化骤变所带来的生产商品品种的变化而变化自己的创造性主题,尤其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政治运动,迷信个人崇拜所导致的领袖塑像的制作,引导整个陶瓷产区专门生产政治色彩鲜明的产品,而对陶瓷材料及工艺、制作技术及技巧考虑很少,产品也整齐划一地表现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造型特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对外开放之故,德化陶瓷产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也就是面向西欧、美洲等地区的民俗文化的陶瓷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这种外向型经济既给德化陶瓷生产及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益处,又给德化陶瓷工艺美术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前者是德化陶瓷产区通过生产或加工这样的产品,迅速积累了现代工业生产的资本,经济利润的攀升在提高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的同时,直接刺激了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并最终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后者是这种产品纯粹属于产品加工性质,可以说是当年殖民文化的延续;产品加工是利用了德化陶瓷产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与比较优良的陶瓷物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国外资本与国内商业的盘剥,同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此,更重要的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直接地、大面积地导致了德化陶瓷工艺美术制作水平的下降,给德化陶瓷文化的发展造成负面,甚至是消极影响。每每想到此情,看到此景,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邯郸学步这个典故。历史上,德化窑除了明代陶瓷生产鲜明地带有自身的个性特色之外,长时期内均处在南方瓷系之中,胎质和釉色都是在共性中略显个性的。尤其现在的陶瓷生产,由于受到多元性文化的影响,陶瓷生产在吸收其他文化的同时,不免材料及其工艺有着鲜明的差别,故此,德化陶瓷生产及其工艺美术特别显得扑朔迷离。

总而言之,在现代德化陶瓷产区,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是呈现出技术难度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值此之际,从业人员人数递增,作坊数量大,但质量,尤其文化品位严重不足。因此,摆在德化陶瓷工艺美术面前的,是提高技术含量和文化品位,促进陶瓷工艺美术向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及其适应性的地位迅速转变,以适应更大更广的社会文化市场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