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移民与自耕农后裔的生活及机遇

移民与自耕农后裔的生活及机遇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当年移民和自耕农的后裔们相比,德化现代的陶瓷界及其主体,显得十分憔悴。此时,以青白瓷为特色,德化陶瓷生产归属于南方青白瓷系统。由当年戍边农垦将士的后裔逐渐转化成自耕农,随后在失去自耕农身份的基础上又一次沦落为泥塑工匠。这样,世代生活在福建地区的迁徙人口逐渐成为该地居民,并创造着属于自身的文化生活。

移民与自耕农后裔的生活及机遇

历史上,历届政府移民不仅缓解了移出地区的人口压力,而且也为移入地区的文化发展做出重要的、积极的贡献,甚至改变了移入地区的环境,将荒蛮的自然环境改造成人类文化发展的主要基地。在中国,由于传统农业和传统手工业所经历的发展及进步过程较为悠久,所以,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传统农业与传统手工业经营思想较为根深蒂固。这样,后人往往依靠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技术,乃至理论来指导生产,甚至主导文化生活,这就是“前人种树,后人纳凉”思想的深刻根源。

回顾德化陶瓷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对比,可以这样说,它是“前人种树,后人纳凉”的状况。然而,现代陶瓷实践者们往往不这样认为,而是采取了相反的方式认识古人与炫耀自己,有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当年的拓荒者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代价,才开拓了这块属于他们后继者发展的天地。与当年移民和自耕农的后裔们相比,德化现代的陶瓷界及其主体,显得十分憔悴。可以说,当年的移民与自耕农及其后继者们是陶瓷文化的拓荒者,而现代的陶瓷文化创造主体,很少用来思考这样或那样的发展问题,人们在享有过去文化成果的同时,更加趋向于商业利益的追逐,而忽视了文化创新。

从德化窑陶瓷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果看,从唐代贞元年间(785—804年)永泰之归义乡置归德场,到清代末期,历经一千一百多年的陶瓷发展的历史,历代瓷工经过努力,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内容、形式,以及文化内涵,形成了陶瓷工艺美术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语义。从唐代末期到五代十国时期,在德化三班泗滨村,颜氏一族在其族头领颜化綵(864—933年)的带领下,经晋江迁徙并安居在德化,并进行瓷业生产,不仅初步打开了陶瓷生产的局面,而且,还为以后陶瓷生产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或者进行着“整体”规划,那就是颜化綵所编著的《陶业法》与绘制的《梅岭图》。

宋代以来,德化陶瓷生产得到重大突破,这不论材料工艺与制作工艺及技法,还是文化内容及其内涵,都跨越了一个时空观念。此时,以青白瓷为特色,德化陶瓷生产归属于南方青白瓷系统。但是,明代以来,德化窑陶瓷生产就脱离了这个系统,并独立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白瓷品种。有关明代德化窑白瓷的工艺特色与独立的历史地位,在前文中已经作过论述。

大明王朝的日趋没落,与蓬勃兴起的工场手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繁荣的商品经济,综合地构成了与时代极不协调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态势。16世纪中后期到17世纪前期,这段时间恰好是明王朝政治极度黑暗,海防松弛,倭寇猖獗,农民抗捐、抗税的暴动和起义、工匠抗捐抗税的暴动极为频繁的时期,因此,明王朝处在内外交困之中。可是,与此同时,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仍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工场手工业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兴起,在江南发达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技术为标志、以商品生产和买卖为主要目的和动机的工场手工业生产。

原本在明王朝建立初期,因军功而受封并承袭的农垦屯田将士的后裔,已经从自耕农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滑落成街头巷尾的“游民”,他们凭借一技之长,以泥塑工匠的身份从事寺院庙宇泥塑佛像的营生,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以走街串巷的方式来谋求做事的技术人,这是他们不得不进行的营生。在那样的社会,由于这些人很少占有土地或失去土地,而基本要依靠手工艺技术来维持生计,因而,生活很是艰难。由当年戍边农垦将士的后裔逐渐转化成自耕农,随后在失去自耕农身份的基础上又一次沦落为泥塑工匠。好歹有一技之长,恰好遇到了一个较为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那就是凭借一技之长可以游走于街头巷尾来谋求营生。此时,正值工场手工业时代方兴未艾,给他们发挥技术之长带来了契机。

这也正是何朝宗生活的时代,此时,工场手工业发达与商品经济繁荣,而何朝宗寄身于街头巷尾,以寺院庙宇泥塑佛像为生,可以说从事的是“下等”(据从中国传统社会士、农、工、商的意识看)工匠的营生之路。于是,为了迅速脱离这样的生活窘境,何朝宗开始从事陶瓷手工艺制作。“无巧不成书”,何朝宗在泥塑上的制作经验和技术恰好与瓷塑前期的造型相吻合(这是针对现代瓷塑利用石膏模具注浆法成型制作而言的),这就为何朝宗能够较快地熟悉陶瓷制作工艺提供了技术基础。

有关移民的情况,首先是移民的前人为该地区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们起到拓荒者的作用。明代以前,确切地说,从魏晋开始,中原、西北等地的人口逐渐想南方迁徙,其中,有不少人口陆续来到靠近沿海的晋江、漳州、泉州、福州等地,人们除了耕种之外,也在逐渐适应海洋文化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断向海洋进军,以获取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源。于是,海洋文化在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地区继续发展,不过,此时的海洋文化已经不是当年土著居民纯而又纯的文化了。那是由于从中原、西北地区迁徙而来的农民和牧民将自身的农、牧业文化渗透在海洋之中。这种海陆文化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福建特色的双重文化发展态势。在当初,被迁徙的农、牧民可能得到封建政府相应的支持,包括粮食、住所以及相应的生产工具等,他们作为客家人生活在异地他乡,逐渐在适应着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随后,由于生活的逐渐稳定与生产的不断发展,迁徙人口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封建政府逐渐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辖,随之封建税收也严酷地加在迁徙人口的头上。这样,世代生活在福建地区的迁徙人口逐渐成为该地居民,并创造着属于自身的文化生活。

另一方面,就是迁徙人口,是指战争中所迁徙而来的住屯军。从秦汉开始,中原王朝一直对边疆地区用兵,企图将这些属于“边疆”的地区尽快纳入自己的版图。例如,公元前214年,大秦帝国对闽粤用兵,为了保障军队运输及后勤供给,委派专人修了灵渠,即将湘江和珠江联系起来。汉代历至孝文即位,将军陈武等议曰:“南越、朝鲜自全秦时内属为臣子、后且用兵阻阨,选蠕观望。高祖时天下初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今陛下仁惠抚百姓,恩泽加海内,宜及士民乐用,征讨逆党,以一封疆。”[15]这是臣下力谏汉文帝对南北地区用兵的话,同样表明中原王朝在开疆拓土上的始终目标及其共同理想。随着历史的发展,主要是中原王朝势力的不断增长,边疆地区越来越被纳入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并最终成为中原王朝领土的一部分。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大明王朝建立过程中的立功将士都得到褒奖与封赏,许多人受封并成为世袭贵族,不少人被派往各地充任封疆大吏。最为典型的就是派出军队在各地驻防,一是为了强化地方治安,使天下达到长治久安;二是为了捍卫边防安宁,巩固开疆拓土的既得成果。明朝初年,抚州临川县何昆源从军,在明王朝建立与巩固中建有军功,升任江西建昌府卫军,洪武七年(1374年)调往福建泉州任卫军,受百户之封,后补总兵官右营。随之而来的还有其弟,充任泉州右卫海防指挥所。1384年,即明洪武十七年,何昆源所属之军奉命驻军德化并屯田,这样,何氏一族开始了由军功之人向自耕农地位的转化。(www.xing528.com)

后来,何氏的后人逐渐从自耕农沦为贫民,并成为自食其力的泥塑艺人而操走街串巷的做工卖艺职业。这不仅反映了明王朝的衰落,而且反映了社会文化变化中一个阶层地位的滑落。可是,也正是这些人的后裔创造了属于自身的文化生活,并为陶瓷文化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经过一代又一代移民的开拓,德化逐渐发展起来的农业、林业畜牧业,以及陶瓷手工业和商业等一并构成德化的传统文化。在德化窑后续发展中,移民后裔与住屯军后人的命运几乎是一样的,前者继承了先祖的衣钵从事陶瓷业,而后者逐渐沦为瓷工,也同样参与陶瓷器制作。德化作为移民的开发地,经过移民历代的拓荒,终于成为人文发展之地,尤其成为陶瓷生产及利用之地。

在文化发展中,于前人“种树”的基础上,后人进一步推进了前人的成果,更好地发展了以陶瓷生产为主的商业贸易文化,逐渐使德化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来,并形成海陆文化叠加的文化特色。海洋文化是以渔业为主并兼有对外贸易的文化,德化陶瓷产品从宋代以来,就对外输出,并取得斐然的经济效益。以陶瓷生产为中心的主产业,不仅为就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为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思路,提高了该地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然而,如果客观地分析地区文化发展态势及其方向,不免令人可以清晰地看到:与德化窑陶瓷生产的传统及其历史文化相衔接、相比较,现代德化陶瓷产区的陶瓷生产及其文化发展态势而言,应该继承传统工艺美术之衣钵,发扬技术的特长,促进陶瓷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现代“机器美学”为核心的、以现代工业产业化为模式及其显著特征的陶瓷生产,它是将目前已经形成的陶瓷文化发展环境为依托,作为发展现代陶瓷文化的基础,将现代工业产业文化持续发展下去;另一个是以传统手工艺思想,即传统工艺美术思想为核心的、以手工制作为特征的陶瓷生产及其利用所形成的陶瓷文化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这是在充分发掘传统技术基础上,更加广泛地利用旧有的人力及其他文化资源,将传统陶瓷文化持续发展下去。前者,是现代工业企业化文化的主要类型,它以大机器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流水线为作业方式,在生产程序上的每个环节均由专门的技术工人来完成,并最终完成产品的生产。它的主要发展趋向是发挥机器生产及机器技术的特长,进行高度规模化生产,批量生产产品,以满足大规模的市场化需要,最终填补物质资源不足所留下的物质文化生活之空白。在生产中,它所体现的是团队合作精神,而将个人创造淡化。在创造性文化表达中,它以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为整体创意,包括生产、营销、物流,以及消费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而生产、销售、消费是设计的后续反映,这样,它不仅将设计人员,也将生产环节的工人及其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甚至消费者均捆绑在一个阵线之上的文化运作,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的是理性化的感受。故此,后现代主义对之在进行有力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后现代主义在继承现代机器美学,也就是现代主义设计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发展了文化,并使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后者,显然是传统陶瓷工艺美术文化的坚持与发展。

在德化陶瓷产区,现代工业化陶瓷生产的状况,它主要以生产日用陶瓷产品中的餐具、茶具,以及以材料工艺为主要特征的陈设陶瓷产品,这种生产的商业倾向主要是内销产品,少数为外销产品。另外,它以生产现代西方工艺陶瓷产品为外向型经济,并建立了现代工业生产线,但是,这种现代工业产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其技术含量较低。在此,尤其西方工艺陶瓷生产为德化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与发展的良好空间。在特定时间内,这种产业维持了近20年的主流地位,给德化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的机会,促进了德化社会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总之,现代大工业生产给德化陶瓷生产,在组织与管理生产、生产资本筹集及其积累,与生产技术、工艺创新、产品品种、经营模式、销售渠道,以及市场导向等众多方面带来巨大变化,促进了德化陶瓷现代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而德化陶瓷生产工业化之路还很漫长。

然而,德化陶瓷文化的发展并没有真正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也没有沿着陶瓷文化的自律性规律发展。从传统与现代对比以及长期的陶瓷文化发展趋势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德化陶瓷发展方向的迷失,看到未来德化陶瓷产业化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沿着传统陶瓷文化的方向发展,既是按照陶瓷文化发展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紧密结合的规律发展,又是按照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及其产品的市场导向发展。

后者是传统文化的主要类型,它是德化陶瓷文化沿着自身规律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步充实自身的良性发展道路。

德化陶瓷是中国陶瓷生产中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内容与鲜明个性特征的陶瓷文化之一,它之所以发展到现在并在历史和现实中具有倔强的生命力,最主要的是德化陶瓷生产,在历史上均沿着自律性和他律性紧密结合,并以自律性为主流而发展的。宋代,在南方以青白瓷为主流,各地陶瓷生产及其文化均在共性中展示个性。而到了明代,德化窑白瓷就好似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在白瓷发展史上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德化窑白瓷在明代成熟之后,展示了材料及其工艺的独特性、制作及其造型形制的独特性、表现内容及其文化内涵的独特性、文化功能及其价值的独特性等,完全体现了自身生产与文化表达的个性化特征。可以说,在前人拓荒的基础上,移民与自耕农的后人仍然沿着陶瓷文化发展的规律及其主流发展着。也可以说,移民与自耕农的后继者们抓住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发展契机,有力地发展了陶瓷生产及其文化。在陶瓷文化发展的跌宕起伏过程中,德化窑陶瓷生产及其利用在传统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制作经验,总结了与众不同的技术及技巧,为陶瓷文化的内涵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当年的移民与自耕农在生产与生活环境极端窘迫的状况下,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倔强的精神,在这方野兽出没的土地上进行了拓荒,不仅为自己开辟了一方能够生产和生活的环境,而且,也为后继者创造了继续前进的物质环境基础,尤其他们不屈不挠征服自然与改造自身的精神,更是后继者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也是子孙后代为之奋斗宝贵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