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说在人类所塑造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中,天、地和人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它尤其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所形成的关系的作用。然而,事实上,在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因为不熟悉或不了解自然的制约力而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自然的侵扰与破坏,而使人类收获甚少。为此,世界上任何民族,发展任何文化,如果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并发挥三者的作用,那将会更有利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在此,所讲的“天时”包括自然环境中的气候,社会环境中的人为机会和机遇,如果能够将这些极好的条件抓住,就会为文化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此处的“地利”也具有广泛意义:自然地理因素、人工地理因素,以及由人与环境共同构成的环境因素,是决定一事成败的重要条件,是为“地利”;“人和”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意识中,尤其是儒家思想,集中强调了“仁”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家庭内部的和谐,到社会集团、阶层,以及民族的和谐,再到全球的和谐,皆构成一个大的和谐的人类社会环境,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三者达到一个完整的统一,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方案。总之,以人为核心的环境必须达到统一,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所谓环境,是相对于一定核心事物而言的,即与某一核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共同构成的以这一核心事物为服务对象的事物关系的系统。这一核心事物在此环境中具有代表的意义,代表了此环境服务的对象与此环境的属性,是为环境的主体。而与环境中的核心事物相关的周围所有事物是为环境的客体,这些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环境科学在本质上研究的是以人为主体的周边所有事物及其境况。从人类出现到现在,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付出了沉重代价,不过也获得了伟大成果。人不仅与自然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而且还创造了更适合人们进行多种文化生活的人文环境。
中华民族很早就在探索以人为核心的环境问题,早在战国成书的《考工记》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论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段话从天、地、物、人等因素综合阐述了工艺美术发展的环境,是工艺美术发展有关环境重要意义的最初理念。它从气候、地理、原材料、制作技术四个方面着手综合论述了发展工艺美术必须重视及必须解决的问题。(www.xing528.com)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工艺美术的环境在不断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