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在德化陶瓷生产的初始,它属于南方青瓷系统,作为青瓷生产的发展片段,不论材料及其工艺,还是造型形象及其功能,均体现着瓷的特征;随后,青白瓷在江南地区独领风骚,德化窑进入青白瓷的生产中,此时,主要以日用器物为主;南宋,德化窑在青白瓷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改进材料的化学组成,其氧化铁、氧化钛含量降低,瓷色色泽渐趋白瓷,直到明代,德化窑成为白瓷生产的典型代表;清代,因对外贸易需要,德化窑大量生产青花瓷器。由此可见,德化窑受到陶瓷发展大趋势的影响,从青瓷到青白瓷,然后再到白瓷,这是德化窑在陶瓷自律性中沿着陶瓷发展规律逐渐完善的路径。清代,德化窑大量生产青花瓷器,是受到商品因素影响,在陶瓷生产上出现的现象,是陶瓷文化他律性的反映。
从青瓷到青白瓷生产的发展,经历了大约上千年的时间,人们在探索陶瓷材料工艺、制作工艺、成型、装饰,以及文化功能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地前进着。
在宋代,基本上形成了以产品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为主要特征的几大瓷窑体系,即“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州窑系、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窑系、景德镇的青白瓷系”。[16]在南方青白瓷系统中,德化窑的青白瓷代表了福建地区的生产水平和工艺特征。根据中国考古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对德化窑的考古证实:德化陶瓷生产历史较为悠久,确切的起始时间,无人知晓,也无法考证(由于历史悠久,过去生产陶瓷的遗址几乎被人们毁坏殆尽,给考证带来巨大困难)。根据宋代德化陶瓷生产状况看,德化应该在唐代、五代十国时期就有了陶瓷生产的现象,否则,难以想象宋代德化陶瓷生产的状况是如何发生的。历史上,由于德化属于东南沿海地区,相对于中原王朝,东南沿海成为边疆地区,甚至是异域。为了将这些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历史上多数王朝屡次对之用兵,因战争屠戮,属于该地的土著居民几乎被杀戮殆尽。于是,中原王朝又从中原、西北等地迁徙大量人口,移民该地以充实边防,故此,德化窑是“客家人”创造的陶瓷文化,基本上保持了唐代以来所形成的中原文化的传统。另外,由于德化地处南方的海疆地区,因而具有东南沿海海洋文化的特征。由此看来,德化窑的陶瓷文化在内容上十分丰富。
根据多年来的考证可知,德化陶瓷在唐代便有分散生产,宋代开始生产具有南方整体特征的青白瓷,并代表了该地区的地域性特征。但是,至今为止,考古界仍然没有发现属于唐代的德化窑遗址,所以,这样的结论仍然属于推测。
德化窑在成熟时期生产的白瓷,品质优良,并且十分具有地方特色,在当时,甚至以后的若干时期内都十分出色。但是,德化陶瓷在发展过程中,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
由于多年的努力寻找与研究,德化有关单位找到了属于唐代移民的部分家谱,记载了一些“客家”人迁居德化三班制瓷的状况,在此,部分载录如下:
从德化三班泗滨村颜氏族谱中可以看到:“《泗滨颜氏族谱》载,始祖颜芳,原籍河南温县,于唐元和十年(815年)移居德化泗滨”[17];“颜化綵(864—933年)讳纹,德化县前身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今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人。瓷都德化有史记载最早的陶瓷烧制工艺研究家,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作者,历史著名瓷村泗滨梅岭(今南岭)窑场始建设计师。”[18]颜化綵,唐咸通五年(864年)七月初三出生于德化三班泗滨,祖父颜芳(787—860年),由河南温县迁徙入闽,辗转来到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唐代德化制瓷业已甚兴盛。至晚唐时期,制瓷工艺已有相当水平。三班泗滨在颜氏未迁入定居之前,当地先民早已从事陶瓷烧制。(颜)化綵叔父、归德场场长颜仁郁曾在诗咏中生动描绘当时泗滨等地农业、瓷业的兴旺景象:‘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麦黄正满绿针密,稻黄无际红云平。’”[19]这说明当时人较为赞赏诗作,与大唐文化的时代背景相吻合。例如,唐人对越窑瓷器的歌咏:“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孟郊),等等。这是唐代诗人崇尚陶瓷、茶饮文化气息的写照。
此外,还有“唐代,美湖洋田村上田墓林建窑生产瓷器。唐末,泗滨村民于上寮等地建窑场生产陶瓷。唐末至五代,德化三班颜化綵(864—933年)编著《陶业法》,绘制《梅岭图》”。[20]其中,《梅岭图》是有关在梅岭建构陶瓷窑场的设计图纸,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财力不足,而未能如其所愿。直到500余年之后的明代,颜氏后人颜俊高(1425—1485年)聚集资金并发动族人,在梅岭建立起烧制陶瓷的窑场。
综上所述,德化三班泗滨是德化陶瓷生产的发现地,它从唐代开始由迁徙而来的“客家”人颜氏家族不断发展起来。
宋代,德化陶瓷生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就是德化窑陶瓷紧跟江南青白瓷生产的步伐,成为青白瓷品种之一。目前,德化窑宋代瓷窑遗址,发现的有碗坪仑和屈斗宫两处。两窑烧制的瓷器为青白瓷,在遗存器物中,尤其以洗和盒子最多,造型也多种多样。纹饰以刻、划、印为主并且较多出现在盒子的盖子之上。在瓷器造型中,尤以盒子为典型,它分为大、中、小三个尺寸,形式分为圆形、八角形和瓜棱形等多种样式,盒盖多以折枝花卉装饰,采用印花技法。另外,德化窑此时的陶瓷制作也采用铭文和题款的方式,例如,在盒子上有刻“颐草堂先生雕造功夫”字样的,与在屈斗宫遗址出土匣钵有刻“丁未年”字样的。
总之,在南方陶瓷生产发展到青白瓷的时代,德化窑与其他窑一样,均继续在为陶瓷的进一步发展做着积极与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从历史上看,在德化,从唐代开始到清代,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发展与演变状况是这样的:在宋代,德化窑陶瓷生产在材料工艺、制作工艺上进行着积极探索,它以生产青白瓷为主流,在材料及制作工艺上进行着探索,这为以后陶瓷生产的发展做着积极的准备。故此,宋代是德化窑陶瓷生产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尽管迄今为止,陶瓷考古界在德化境内所发现的属于宋代的瓷窑遗址主要的仅有两处,可是,与狭小的地域相比,这已经是不小的发现了。如果将唐代确立为德化窑陶瓷生产的起始阶段,那么,宋代就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初步展开时期。明代成为德化窑陶瓷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时期,即它以成熟材料及生产工艺为核心,将白瓷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宋代,重文抑武,尤其文化艺术发展更加突出,这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各种工艺美术的迅速发展。另外,两宋时期也是一个人口迁徙较为频繁的历史时期,一是以北宋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由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并对之屡次用兵,宋王朝频繁地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诸如辽、西夏、金、蒙古帝国等长期作战,在大量军队不停戍边的同时,北宋政府也迁徙各地居民进入边境地区,以充实因战争而荒芜的土地;二是北宋末期,尤其是北宋灭亡之后与南宋立国初期,宋金双方战事不断,大量流民不得不举家南迁,于是,相安无事的江南地区陡然增加了许多不同地区迁徙而来的居住人口。在举族迁徙的人口当中不乏各种工艺工匠,其中,陶瓷工匠居多地滞留在南方不同的陶瓷窑场。德化窑正是在北方陶瓷瓷工不断加盟中发展起来的。
北宋时期,德化就已经生产瓷器并输出海外了,例如,“北宋(960—1125年),盖德碗坪仑建龙窑生产瓷器,曾经销往日本”。[21]南宋以来,由于北方战事不断,德化窑生产的瓷器更加大量的外输,“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加藤四郎来德化学习制瓷技术,回国后依法烧制陶瓷,其建造的窑炉至今仍称为‘德化窑’”。[22]白瓷刻花工艺是宋代以来,在定窑兴起并盛行的瓷器,也在德化窑出现并成为典型的装饰类型,“宋代,太平宫(丁墘村梅墘山)、佳春岭(三班桥内)等窑场,生产白度高的莲花纹碗、刻花大瓷盘、印花浮雕盒等产品”。[23]北宋灭亡后,大批北方瓷工南迁,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北方陶瓷文化内容及其表达方式,尤其材料工艺也得到了发展和进步。从南宋开始,德化窑生产的瓷器在釉色上明显开始变化,例如,“盖德碗坪仑龙窑生产瓷器的釉色有青灰色、酱褐色、黑釉等”。[24]总之,两宋时期,德化窑陶瓷生产取得重大进展。
两宋时期,德化以生产青白瓷器为主流,不少产品输往海外。尤其是南宋失去了中原的统治权及利益,对江南地区的经营加强以后,特别发展了造船业以达到对外贸易的目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甲集卷十五市舶司木息条中说:‘建炎二年至绍兴四年凡七年间,泉州市舶司获利九十八万缗,绍兴末期广、泉二市舶司抽分及和买所得,每年多至二百万缗……’”[25]为了增加与扩大对外贸易,两宋政府大力发展造船业,“北宋时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地区造船业比较发达,能制造远涉重洋的民用海船,载重二千斛,船上设备齐全,包括抛泊、驾驶、起碇、转帆、测深等部件。”在海外贸易的产品中瓷器占有重要份额,此时,输出的瓷器包括三个类型或种类,为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器。成书于南宋理宗时期的《诸蕃志》一书,作者赵汝适在自序中说:“汝适被命此来,暇日阅诸番图,有所谓石床长沙之险,交洋竺屿之限,问其志则无有焉。逎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道其风土,与夫道里之联属,山泽之蕃产,译以华言,删其秽渫,存其事实;名曰诸蕃志……”“序里讲到了成书经过与所持态度。书中列举了当时亚洲五十六个地区或国家,其中用瓷器进行贸易的有十五个地区或国家,占全部的四分之一以上。”[26]这十五个地区或国家,是“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凌牙斯加、佛罗安、兰无里、细兰、阁婆、南庇、层拨、渤泥、西龙宫、麻逸、三屿。”[27]赵汝适是福建路市舶提举,专司海外贸易事务。由此可见,瓷器在南宋政府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海外贸易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德化陶瓷生产正是在南宋政府积极疏导下发展起来的,起码是在它的影响下有了明显发展。
总之,在两宋时期,由于政府政策的影响,德化窑陶瓷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倾向于海外贸易产品的生产。
【注释】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264页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126页
[3]同上,第133页
[4]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127页
[5]同上,第136页
[6]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139页(www.xing528.com)
[7]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167页
[8]同上,1982.3,第203页
[9]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191页
[10]同上,第181页
[11]同上,第202页
[1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264页
[1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337页
[1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5.1,第231页
[15]同上,第235页
[16]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229页
[17]德化县志编纂委员会,《德化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4,第98页
[18]郭其南,《瓷都群星——德化瓷坛古今百家》,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12,第1页
[19]同上,第2页
[20]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陶瓷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12,第3页
[21]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陶瓷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12,第1页
[22]同上,第3页
[23]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陶瓷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12,第3页
[24]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化陶瓷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12,第3页
[25]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3,第306页
[26]同上,第307页
[27]同上,第30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