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以来,青瓷在南方蓬勃发展起来,而北方的青瓷器发展还不清楚在何时出现。根据《中国陶瓷史》的说法:北朝的青瓷窑址除山东已有发现以外,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均未找到,只能根据墓葬中出土的实物来进行探测。另外,从山东淄博寨里窑的青瓷器物看,它与河北封氏墓出土的青瓷有较大差距,与河南所发现的北朝青瓷,风格也不一样。由此可以推知,在北方,青瓷尚有其他窑场,不仅山东淄博的寨里窑一处(仅仅因为现在考古界还没有发现在这广大地域内有多少生产青瓷,所以,有关北方青瓷的状况只能搁置起来)。
白瓷发生的历史背景,是公元4世纪末期。此时,居住在塞外的鲜卑拓跋部的崛起,他们在北方建立了类似于中原的封建政权(指的是386年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迅速兴兵南下,并在南下过程中与汉族士族集团紧密结合起来并统一了黄河流域(公元439年统一北方,公元494年迁都洛阳)。
有关南北朝时期,是否在南方出现了白瓷,根据《中国陶瓷史》的论述,是没有找到确实证据的。换言之,在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白瓷生产状况如何,仍然还是一个谜。可是,北朝白瓷出现的时间已经浮出水面:“至于北方白瓷的出现,过去一般认为在隋代,但从各地发现的隋代白瓷来看,烧制技术已有一定水平。因此,在它之前还应该有一个发展过程,而北齐可能正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开端。”[7]这个结论的根据,就是白瓷是从青瓷系统中分离出来的,是因为在长期的青瓷生产制作实践中,瓷工根据需要不断改进材料的制作,有效地控制了瓷料中氧化铁含量,最终生产出有别于青瓷的“新品种”。有关白瓷在北方开端的时间,《中国陶瓷史》有以下一段记述:“近年来在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首次发现了北朝的白瓷。这一发现,把已知白瓷产生的年代上推了一个历史时期。这批早期白瓷具有明显的特点:胎料经过淘练,比较细白,没有上化妆土。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有些釉厚的地方呈青色,可以见出它脱胎于青瓷的渊源关系。如果拿它和隋代的白瓷相比,显然是不够成熟,表明它是一种早期的产品。”(www.xing528.com)
无论怎样,这已经说明了一个客观事实,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瓷器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一个完美过程的结合体。这就是说,白瓷的成熟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