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郊区活动空间模型拟合结果

城市郊区活动空间模型拟合结果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组模型拟合的结果显示,在加入就业地空间属性变量后,模型的拟合优度大幅度提升,表明居民就业地的空间位置直接影响了其在工作日对于城区空间的利用。表11-2居民空间利用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注:***对应0.01的显著性水平,**对应0.05的显著性水平,*对应0.1的显著性水平。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加依赖城区空间,未婚比已婚居民更加依赖城区空间。

城市郊区活动空间模型拟合结果

本文采用变量分步纳入模型的方式对居民活动空间在城区内的比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模型1只考虑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属性以及社区的影响,模型2加入就业地空间属性,考察其对行为决策影响的稳定性(表11-2)。

(1)两组模型拟合的结果显示,在加入就业地空间属性变量后,模型的拟合优度大幅度提升,表明居民就业地的空间位置直接影响了其在工作日对于城区空间的利用。并且根据空间变量的回归系数,在城市空间上由外向内偏回归系数逐渐增大,即就业地越接近市中心,对于城区空间的依赖性越大。

表11-2 居民空间利用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结果

(www.xing528.com)

注:***对应0.01的显著性水平,**对应0.05的显著性水平,*对应0.1的显著性水平。

(2)居民的个体社会经济属性也对居民对城区空间的利用情况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加依赖城区空间,未婚比已婚居民更加依赖城区空间。女性由于在家庭中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其中的一些活动需要在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区空间进行,且对于女性而言,城区内的购物及娱乐设施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更加依赖城区空间。而未婚的居民则由于受到较少家庭责任的限制,下班后可以在城区空间内作更长时间的停留,因此更加依赖城区空间。收入对于居民工作日城区空间利用的影响呈“U”形,即相对于中等收入居民,低收入和高收入居民均更加依赖城区空间。

(3)在考虑了城市空间的影响后,部分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对于居民对城区空间的利用情况的影响变得显著。家庭中有60岁以上老人的居民更加依赖城市空间,可能是由于他们能够摆脱一定的家庭责任,可在城区进行较长时间的停留。有小汽车的居民对城区空间的依赖相对较弱,他们出行的机动性较强,空间利用的自由度较高,活动空间往往较大,很多活动往往无需到城区空间中进行。

(4)社区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其对居民的空间利用也存在一定影响,天通苑居民对于城区空间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与前文分析结论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