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郊区活动空间:细描城区、郊区、个体活动

城市郊区活动空间:细描城区、郊区、个体活动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样本一天的GPS轨迹,生成95%置信度的标准置信椭圆,进行个体活动空间的刻画。对个体一日活动空间进行叠置分析,以不同日活动空间的并集来刻画个体的日常活动空间。为了考察样本对北京城区空间以及郊区生活空间的利用情况,研究还进行了居民活动空间与城区空间和案例地区郊区生活空间的叠置分析。

在前文基于2010年数据采用各类方法对个体活动空间进行刻画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和数据特征确定个体活动空间的测度方法。本研究需要刻画出个体活动的空间范围,以便利用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密度插值法侧重对活动分布特征的表达,而不强调具体的活动空间范围;利用GPS数据可省去最短路径分析法的网络分析部分,仅需要构建缓冲区进行分析,但缓冲区半径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排除以上两种方法。多边形法仅强调几个顶点内的活动范围,而离实际活动点距离很近的空间也可能由于在外侧而被排除,因此选择椭圆法对活动空间进行刻画。

对于样本一天的GPS轨迹,生成95%置信度的标准置信椭圆,进行个体活动空间的刻画。对个体一日活动空间进行叠置分析,以不同日活动空间的并集来刻画个体的日常活动空间。鉴于在工作日和休息日,居民的活动空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分别对工作日的五天和休息日的两天活动空间进行叠置分析,得到居民工作日的活动空间和休息日的活动空间。

为了考察样本对北京城区空间以及郊区生活空间的利用情况,研究还进行了居民活动空间与城区空间和案例地区郊区生活空间的叠置分析。以四环内的空间代表北京城区空间[1],为了便于进行天通苑和亦庄的比较,对其空间范围进行了标准化,考虑天通苑与亦庄的社区空间范围以及居民的可达范围,分别以天通苑和亦庄的核心区为圆心,作半径为3千米的圆,来代表天通苑和亦庄的郊区生活空间[2](图11-1)。利用样本活动空间与城区空间、郊区生活空间交集的面积及其在样本活动空间中所占比例来衡量居民对于空间的利用以及城郊关系。(www.xing528.com)

图11-1 城区空间以及郊区生活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